成语未雨绸缪(chóu móu)意思是趁着天没下雨,先修缮房屋门窗。比喻事先做好准备工作,预防意外的事发生。典出《诗经·鸱鸮[chī xiāo]》“迨天之未阴雨,彻彼桑土,绸缪牖[yǒu]户。”

这个成语还是和上期的周公有关。周武王灭商之后,为了安抚商朝遗民,就把纣王的儿子武庚封在朝歌做诸侯,又把自己的三个弟弟管叔、蔡叔和霍叔分别封在武庚的东面、西面和北面,来监视控制武庚。

周公因在灭商中功劳巨大,武王就把他留下辅政。后来武王得了重病,周公特地祭告周朝祖先:表示愿意代哥哥去死,请先王保佑武王恢复健康,然后周公把祝辞封存在石室里,严令史官不得泄密。

预则立不预则废的素材 一五三预则立不预则废(1)

不久武王不治身亡,年幼的周成王即位,周公受遗命摄政。但这引起了管叔等人的不满,他们散布谣言说周公有心篡夺王位,引起了成王的怀疑。武庚见他们君臣出现了矛盾,就联络管叔等积极准备起兵叛乱。

周公查清了谣言的来源,知道了武庚准备叛乱的情况。便写了一首名为《鸱鸮》的诗给成王。诗的大意是:鸱鸮啊鸱鸮,你夺走了我的孩子,不要再毁掉我的窝!趁着天未下雨,我要剥下桑根的皮修补好门窗!

成王并未能了解周公的苦心,后来成王在石室里发现了周公的祝辞,深深为之感动,解除了对周公的怀疑,派他征讨三叔和武庚。周公很快平息了叛乱,周王朝的统治得到了巩固。后来,人们便用“未雨绸缪”这个成语来比喻事先做好准备。

现在大家都习惯看天气预报了,现在的技术保证了天气预报的准确性,使人们可以更好地安排自己的计划。其他事情,我们也要能做出正确的判断,以便做好应对的准备。

预则立不预则废的素材 一五三预则立不预则废(2)

最近的中美贸易战中,我国的应对有理、有利、有节,得益于国家早有准备,做好了应对各种风险和困难的准备,见招拆招,当然美国也不是省油的灯,他们也是做了缜密的计划的。这都是未雨绸缪的表现。

国家如此,个人也如此,凡是预则立,不预则废。能预见到人生中会遇到的问题,做好准备,等真遇到问题时将不会手足无措。当然这需要不断学习,只有知识经验多了,判断才会准确,才可能会做到未雨绸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