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mmer姐姐 / 文
最近,一位新冠肺炎确诊患者的流调,引起了人们的热议。
大家纷纷心疼在北京到处奔波的“打工人”,同时感慨在非一线城市里生活的安逸与幸福。
但也有人说,你们有什么立场心疼人家在北京努力奋斗,积极实现自己梦想的人呢?也许人家就是不满足于在家当一条“闲鱼”呢?
究竟什么才是幸福的标准?一千个人可能会有一千个答案。
因为每个人的幸福,其实都掌握在自己手中。
最近,我读了一本用心理学角度来解读幸福的著作——《遇见幸福》。
本书作者喻丰,是武汉大学心理学系教授、博导,国内知名的青年学者及心理学专家。
他在这本书中,通过34篇有关积极心理学的文章,详细阐述了积极心理学的研究历程、研究背景及相关概念与理论。
此外,作者在现有的积极心理学理论研究之上,又阐述了自己对幸福、对人生意义的思考,不仅能让读者了解到更多有关积极心理学的理论,而且能让读者学会运用积极心理学的方法,拥有更有意义的人生。
什么是积极心理学?积极心理学之父马丁·塞利格曼说过:“心理学不仅要研究弱点和损伤,还应该研究优势和美德。”
积极心理学研究的是使个人、群体和制度繁盛或到最佳状态的条件和过程。
这里所谓的“积极”,就是预设了一颗主动的人心,或者用“能动”这个词更为恰当。
人能够控制自己、调节自己,发挥自己的能动性、自主性、自由意志,去寻求幸福,这是人之为人的最初状态。
在古希腊时代,以主动的人心去寻求幸福并不是易事,古希腊人对于幸福的定义,往往是在一个人临终的时候,纵观一生,评论得失,判断幸福。
后来,大哲学家苏格拉底将幸福的评价变成了人们对幸福的追求。
他认为,人们应当掌控自己的人生,而这个工具就是自己的理性行为。
积极心理学,不是“想要让人去如何”的心灵鸡汤,而是客观无偏的对人性的结论和描述。
作者在书中说:“我们能够学习的,是主动去改善自己,力所能及地改善世界,在这个过程中,保持积极心理学倡导的态度,不违良心,心向善良,明辨是非,骨气长存。”
幸福是“有意义”的快乐和满足说回开篇的那个问题,到底什么是幸福呢?
这本书告诉我们,幸福是一种主观的感受和体验,因此,幸福离不开心理学的探索。
心理学中最常见的方法,是主观自我报告。
心理学家至今已经编制了数份不同的幸福量表,让人们来评价自己的幸福感受。
也有心理学家使用经验取样的方法,在每天的不同时刻,问同一个问题:“你觉得自己的幸福程度是多少?”之后又对答案进行平均,得出的值就是这个人的幸福水平。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对这个问题的回答,也就是心理学家对幸福的理解。
这个问题看似简单,实际上是在要求人们,在主观体验到基础上,平衡自己相互冲突的各种欲望,思考自己相互抵触的各种目标,得到一个总体的评价。
欲望和目标的实现,代表着满足和快乐,而各种目标和欲望之间,通常又并不一致,此时就涉及到我们对不同目标的意义和思考。
从心理学的观点来看,幸福确实是一种主观的感受,但它又不仅仅是简单的快乐和满足,而应该是“有意义”的快乐和满足。
如果用一个公式来说明幸福,就是“幸福=满足 快乐 意义”。
所以,如果一个人最终追求的目标是幸福,那么他就应该明白:在快乐之上,还应该有意义。
我们应当如何获得意义呢?它存在于更高的层次,并体现了人类的自由意志。
能够让我们感到有自由意志的活动有三种:思考、努力和等待。
这是因为,生活和世界,是经由思考才获得意义的;朝着目标努力,是一种能看到希望的、朝向未来的、有意义的活动;而等待,则体现了我们的意志和坚持,同时也要求我们暂时放弃眼前的欲望。
综上所述,让自己更多地进行审慎的思考,不懈地努力,并积极地等待,这些行为都在心理学水平上体现了自由意志,能给我们带来幸福的感觉。
金钱可以买到快乐和幸福吗?无论是各种心灵鸡汤还是影视剧中,我们都可以看到这样的说辞:“你以为有钱就可以为所欲为吗?我不在乎你的钱!”
我们的孩子,也一定会问过这样的问题:“钱可以买到幸福吗?”
相关研究表明,一个国家的GDP与幸福感是正相关的,但不是相关系数等于1的完全正相关,而是一种边际效应递减的曲线关系。
也就是说,在财富较少时,金钱的增加是可以增加幸福感的;而在财富较多时,这个关系就不那么明显了。
有个叫做“费希纳定律”的原理,大概意思是说,在不同状况下,人们增加同样的幸福感所需要增加的钱的数量,是完全不一样的,这叫做“情感适应”。
为了防止情感适应,也就是为了让我们更容易得到“幸福感”,我们要选择那些不容易适应的好事去做,而避免那些不容易适应的消极事件。
那么,如何“花钱”才能更“幸福”?作者告诉了我们两条路径。
第一条叫做买体验。研究发现,买实体的东西,不如买体验划算。
比如,有人会觉得用十块钱买一首歌的感觉,好于用十块钱买碗面吃;商家做抽奖促销活动,如果奖品是一顿200元的晚餐,参与者的积极程度要远远高于奖品是200元现金……
细细想来,我一个朋友的孩子,非常喜欢抓娃娃机的游戏,每次都会抓个100、200元,如果抓到一两只娃娃就会开心得不得了。
有时候妈妈不理解,对他说:“你不如用这个钱直接去买玩偶嘛,肯定比两个要多的多!”
但是他坚决不肯,认为两者简直毫无可比性。
现在看来,孩子的这种想法和感受并非特立独行,而是“有理有据”:
首先,体验会让你和他人相联系,通常情况下,体验都是社会性的,而愉快的社交活动,往往会提升一个人的幸福感;
其次,体验会让你有故事可讲。有故事,才是没有白活的人生。
第三,体验表明记忆重于一切。一个人可能最不愿意失去的,并不是某件事、某个人本身,而是害怕失去关于这一切的记忆。
第四,体验会让你认识到自己是谁。
有时候,我们也很难说清楚自己是个什么样的人,我们也要通过观察自己的行为,来认识自己,了解自己,这就是自我觉知理论。
第五,体验让你感受独一无二。
最后一点,体验会让快乐越来越多。
再好吃的食物、再美丽的衣裳、再新奇的玩具,都会有腻烦或者习以为常的时候,但是体验因为人的缘故,每次都会带来不同的感受。
所以,我们应当做的事是哪些?
❶ 不要把时间浪费在体验很差的事情上(划重点!)
作者告诉我们,相比于人生中发生的各种“大事”,各种生活中的小事,才会切实影响到你的幸福。
为了省电费,而在夏天不开空调;为了房屋地段,而牺牲了周边环境和设施的良好运转;因为是租的房子,就任凭其脏乱差也不去收拾……这些都是将幸福感当儿戏的行为。
❷ 把钱花给别人。
来自136个国家的研究数据显示,无论国家贫富,给别人买礼物、捐助慈善事业等“亲社会花销”,可以有效影响一个人幸福程度的变化,而给自己花钱则不能。
甚至这个效应也会出现在2岁以下的儿童身上,他们在款待别人的时候,会表现得比自己受到款待时更加高兴。
那些需要付出自身资源的亲社会行为,能让孩子获得更大的幸福感。
同时,这种“亲社会花销”如果是针对和自己强社会联系的人,获得的幸福感,也要高于花给和自己弱社会联系的人。
更通俗来说,给自己的亲人、朋友买礼物,会体验到更大程度的幸福。
而对于慈善来说,捐款给慈善机构,如果能够知道自己的钱是如何具体地帮助了别人之后,获得的幸福感也会更高。
我曾经捐助过一个民间慈善机构救助的小朋友,这个慈善机构与我一直保持着密切的邮件联系,时刻报告用款的进度和去处,并且每个月都会给我发送被捐助者的照片和育儿日记,记录了小朋友的每一次进步。
每当收到这些邮件,我总会感到心里暖暖的,非常有成就感。
✨ 慈善机构的邮件内容
我想,这种做法,不单单是为了财政透明,也会有让捐赠者感到幸福的目的吧。
但是,以上所说的“亲社会花销”,必须要有前提——自愿行为,并且花在对自己来说重要的“他人”身上。
综上,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
没钱时,钱可以买到幸福;钱不再是问题时,它对于幸福的购买力就有限了,要持续这份幸福感,就需要我们去买体验, 更重要的是,我们可以去为别人“花钱”。
面对压力,朋友是最好的力量源泉我的好朋友跟我说,她八岁的儿子,现在每到周日傍晚就情绪低落,有时候还要哭上一鼻子。
问他为啥,他说,想到马上要周一上学了,感到压力很大。
而我的这位好朋友,因为经济、育儿的种种压力,几乎每日焦虑到失眠,我想她的这种情绪,也或多或少地影响到了她的孩子。
“打工人”、“内卷”等代表着压力与焦虑的热词,也成了2020的关键词。
无论成人还是孩子,如何应对压力,似乎成了一个焦点话题。
作者在本书中也对“压力”这件事做了解释:
同样一件事,是否会造成压力,取决于我们对这件事的看法。
作者认为,最好的应对压力的方法,是要寻得社会支持,而这种社会支持的最重要来源,就是朋友。
一个人的社会关系是非常有限的。根据人类学家罗宾·邓巴的研究,一个人一生的社会关系,就是150个人。
我们40%的时间精力花在5个朋友上,另外20%的时间精力花在10个朋友身上。
基本上来说,大多数人的知己1-2个,密友5个,好友15个,还不错的朋友50个,只是朋友的朋友150个,熟人500个,能对上脸的1500个。
这就是我们的“朋友圈层”,前三种朋友是最重要的,是我们社会支持的来源,值得我们好好珍惜。
既然友谊如此珍贵,我们应当怎样更好地维系这份感情呢?
书中提出了三个条件:
❶ 不以功利的心态看待朋友,这种感觉是“你好就行。”
❷ 保持真诚、温暖的自我展露,这种感觉是“不用说,我懂。”
❸ 无条件的积极关注和支持,这种感觉是“不管别人怎样,我支持你。”
愿我们都能有好朋友,也能成为可以向好朋友提供支持与力量的人。
写在最后的这本书一共400多页,但是读起来一点儿也不费劲。
我想,这是因为作者本人的叙述方式和语言,就像一个素未蒙面的朋友,在耐心而温柔地向你娓娓道来。
本书作者喻丰教授,经历过高考失利,后来努力考上了清华大学的研究生,继而攻读了博士学位。
喻丰的研究生以及博士学位的入学考试成绩,都是满分,得到了清华特奖,他也是85后中国最年轻的心理学教授。现在就职于武汉大学,学生听他的课都是场场爆满。
我想,正是因为这些经历成就了今天的他,以一种非常温和而包容的态度,写下了这本著作。
喻丰教授在这本书中说道:
“本书是个人化的积极心理学知识,它是我对积极心理学的理解。
也许你同意,也许不同意,我都尽量基于科学心理学的研究,但仍是以我理解的方式。
这些文字不是写给研究者的,而是写给每一个人,它不是学术性的, 而是生活化的。积极心理学重要的不仅是学术,更是实实在在地用于生活。”
我想,心理学的意义,并不是单纯地面对心理疾病患者,也不是高高在上的理论,而是要面向更大的普通人群,面向有血有肉的生活。
通过一些行之有效的心理学方法,帮助我们认识自己,了解自己,让我们生活得更加从容,心中充满力量,这才是真正的“遇见幸福”。
以上。
2020年的最后一天,问问你自己和孩子:你认为什么是幸福?欢迎留言。
「 壹荐 」
《遇见幸福》
喻丰 著
中信出版集团
- 作 者 -
Summer姐姐
资深电视人、综艺达人
热爱一切八卦,对世界永远好奇
猫奴、吃货、爱购物
在意生活品质,更喜欢种草
坚决不过“没必要”和“差不多得了”的生活
倡导美好的亲子生活方式
文章版权归壹父母所有,欢迎转发到朋友圈,转载请联系壹父母助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