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小宛与林黛玉的关系很多人还没厘清,这里又将小宛董白与观音菩萨扯上关系,而立论的依据却是“前世”吴承恩的《西游记》,如此这般与“后世”的董小宛隔空牵手,想必会成为不少人的笑料——这不是白日做梦吧!各位看官,这回俺就要冒天下之大不韪,扯扯这其中的关系。

红楼梦董小宛原型(红楼女主董小宛似观音)(1)

一、 从董青莲(莲花)渐渐联想到观世音

研究《红楼梦》谈到林黛玉真身董小宛,本人对其名号(名—白,号—青莲)逐渐敏感,这也是联系到董小宛疑似归葬海安青墩的原因之一,青(青莲)墩北边是白(董白)甸,白甸北边是后(皇后董娘娘)港,白甸东边有座古林(林黛玉)禅寺,海安还有青萍(青莲)港,如皋南有白蒲(董白)、林梓(林黛玉),另外海安、如皋、东台还有董庄村、董家庄、董家舍、董家河、董家桥、董家店、董贤村等以董姓命名的地方。红楼探案中发现海安及周边有不少寺庙,而这些寺庙供奉最多的就是观音菩萨,大慈大悲观音端坐莲花宝座大家熟悉不过,更有不少立于水上荷花的露天观音,观音老母生日也是众寺庙最普遍的香期,儿时记忆中老人常将其说成王母娘娘的生日。如皋钱祖荣、郝明星破解出康熙生母董小宛,也佐证了王母娘娘与观音老母的对应关系;

红楼梦董小宛原型(红楼女主董小宛似观音)(2)

二、林黛玉与西游记里观音活像一人

《西游记》第8回描述她是“落伽山上慈悲主,潮音洞里活观音”,活观音一个“活”字道出了背后必有其人,根据对其眉目生动刻画——眉如小月,眼似双星,非常像《红楼梦》第3回中神仙似的林黛玉外貌——两弯似蹙非蹙罥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这些刻画描述跟如皋水绘园得全堂董小宛画像何等相似,而董小宛正是红楼女主的热门人选,所谓林黛玉的历史原型人物,也难怪水绘园一门头石匾赫然大书“万代瞻仰”;

红楼梦董小宛原型(红楼女主董小宛似观音)(3)

红楼梦董小宛原型(红楼女主董小宛似观音)(4)

三、眉心痣爆出甄英莲形似观世音

《石头记》关于英莲(香菱、秋菱)的形象,第4回假借门子道“当日这英莲,我们天天哄他玩耍,极相熟的,所以隔了七八年,虽模样儿出脱的齐整,然大段未改,所以认得,且他眉心中原有米粒大的一点胭脂痣,从胎里带来的。”一个眉心间胭脂痣特写暗示她与《西游记》观音菩萨“(玉面天生喜,朱唇)一点红”何其相似。依据《石头记》第5回 “咏叹一人,或感怀一事” 之批语,对英莲、香菱和秋菱描述其实均为董小宛(青莲/菱)人生分身经历,从而预示董小宛最终升天成佛化身观音;

红楼梦董小宛原型(红楼女主董小宛似观音)(5)

红楼梦董小宛原型(红楼女主董小宛似观音)(6)

四、茗玉小姐变身青脸(青莲)瘟神

《红楼梦》里刘姥姥讲了一个故事,一个知书识字叫做茗玉的独生女,却在十七岁那年一病死了,死后父母在祠堂里塑了像,以表思念之意,结果到最后,人也没了,庙也烂了,那个像就成了精。雪(岸)下抽柴(湾)故事暗示董小宛神出鬼没,身份两度生死转换,正如宝玉道:“不是成精,规矩这样人是虽死不死的。”知书识字的茗玉小姐就是董小宛,17岁病死暗指董鄂妃顺治17年金蝉脱壳,来到江淮大地上演了七仙女下凡的故事。如今东台西溪建有七仙女文化园,如皋柴湾据此典故建有千亩荷花平园池,东台富安明清董氏老宅与此似有关联。所以书中贾宝玉派了茗烟去找了一日,结果却是“哪里有什么女孩儿,竟是一位青脸红发的瘟神爷!”青脸(通青莲)瘟神暗示董小宛入宫期间天花横行如利剑,好人平安恶人丧生,正是青天(青莲)有眼,符了观音善恶两样对待之精神,如皋东北李堡发现的汉白玉痘神祠石碑,跟书中描述茗茵发现的青脸瘟神爷方位高度一致;

红楼梦董小宛原型(红楼女主董小宛似观音)(7)

红楼梦董小宛原型(红楼女主董小宛似观音)(8)

四、董小宛分身妙玉与观音形同一路

观音菩萨前世妙善与妙玉如出一辙,《红楼梦》第109回妙玉探望病中贾母,那一天只见妙玉头带妙常髻,身上穿一件月白素袖袄儿,外罩一件水田青缎镶边长背心,拴着秋香色的丝绦,腰下系一条淡墨画的白绫裙,手执麈尾念珠。跟着一个侍儿,飘飘拽拽的走来。这段描述仿佛让人看到《西游记》里观音菩萨飘然而至的情景。另外妙玉苏州人氏,她极通文墨,极熟经典,模样又极好,这些情形均符合董小宛(林黛玉)实际,妙玉其实暗写董小宛后来代发修行的人生经历,郝明星指水绘园吴蕊仙(神仙)就是从皇宫逃回的董小宛,钱祖荣发现如皋北边柴湾陶家(逃家)庵,因有董娘娘出家经历民间俗称尼姑庙。《西游记》第8回“我佛造经传极乐,观音奉旨上长安”,暗合妙玉17岁时随师父到长安都修行,都是暗示董小宛27岁时为民族大义受命进宫,其实1651年27岁的董小宛没有真正死;

红楼梦董小宛原型(红楼女主董小宛似观音)(9)

红楼梦董小宛原型(红楼女主董小宛似观音)(10)

红楼梦董小宛原型(红楼女主董小宛似观音)(11)

五、红楼梦真真国女孩似观音睡佛

《石头记》第52回宝琴说“我8岁时节,跟我父亲到西海沿子上买洋货,谁知有个真真国的女孩子,才15岁,那脸面就和那西洋画上的美人一样,也披着黄头发,打着联垂,满头带的都是珊瑚、猫儿眼、祖母绿这些宝石;身上穿着金丝织的锁子甲洋锦袄袖;带着倭刀,也是镶金嵌宝的,实在画儿上的也没他好看。有人说他通中国的诗书,会讲五经,能作诗填词,因此我父亲央烦了一位通事官,烦他写了一张字,就写的是他作的诗”。

红楼梦董小宛原型(红楼女主董小宛似观音)(12)

红楼梦董小宛原型(红楼女主董小宛似观音)(13)

这一段因有“昨夜朱楼梦,今宵水国吟”之敏感诗句,故红学界对真真国女孩子身世展开探究,因历史上有荷兰占领宝岛台湾之故,因而有人推测她为中国通的荷兰女孩。本人推断此为董小宛仙逝后着装入殓情形,巾帼英雄董小宛宝刀陪葬非常符合情理。官载顺治董鄂妃(董小宛)1660年9月23日宫中“去世”,郝明星解读出董小宛1675年1月19日去世,其中相差15年其实是指董小宛逃离皇宫,来到如(皋)海(安)江淮大地重获新生15岁,所以林黛玉父亲书中取名林如海。

红楼梦董小宛原型(红楼女主董小宛似观音)(14)

根据西海沿子、青埂峰、平安州/海安、机密大事、沙岗梓/沙埂子、青墩等敏感字眼,本人锁定董小宛归葬海安青墩,所谓“可怜绣户侯门女,独卧青灯古佛旁!”冒襄《影梅庵忆语》中董小宛喜欢品味的“月漉漉,波烟玉。‹莎青桂花繁,芙蓉别江木。›”露玄机,这段诗似乎暗示了其归葬沙岗青墩(莎青)的情境。海安青墩文化遗址虽于40年前有了重大发现,并且挖掘出了98座墓葬及众多陪葬品,但基于董小宛独葬青墩之下的判断,其墓依然深藏凤凰庄东北四岔港水下,这才是“今宵水国吟”的基本含义,当然墓上的“青墩”建国后因坍塌而不复存在,所以说大荒山无稽崖青埂峰已成历史,真真国其实就是另外一个世界。

红楼梦董小宛原型(红楼女主董小宛似观音)(15)

观音卧佛/睡佛似乎大江南北无处不在,目前我所走访周围寺庙几乎都有,根据董小宛的身世经历,以及《红楼梦》中的董小宛珠光宝气“独卧”青墩之描述,后世的众多观音卧佛极有可能据此情形绘制打造的,这些卧佛/睡佛无不侧卧或睡在莲花宝座上,董小宛不仅是顺治宠妃、康熙生母这么简单,其实她本质上属于民族英雄,化身观音万代瞻仰乃民心所向;

红楼梦董小宛原型(红楼女主董小宛似观音)(16)

六、如皋定慧寺供奉三个仙姑是观音

如皋、海安、东台的一些寺庙供奉戴凤冠披霞帔的娘娘,就像电视上珠光宝气的皇后样子,她们不像佛,不是神,更像人,这让我感觉其中必有蹊跷。东台泰山寺天妃山碧霞宫供奉的碧霞元君,容易让人想到云霄、琼霄、碧霄三仙姑,天妃山之天妃又能关联到慈航真人、送子娘娘、天妃娘娘。如皋定慧寺无名殿堂并列供奉三尊娘娘,虽不知其身世经历姓甚名谁,其情形又与上面仙姑娘娘何等相似,加之水绘园前面碧霞路之碧霞容易引发遐想,所以感觉这隐名埋姓的三尊娘娘大有来头,她应该是顺治宠妃董小宛董娘娘,千古一帝康熙生母王母娘娘董小宛。为此我请教了定慧寺侍奉这三尊娘娘的老居士,她严肃、认真并明确的告诉我,三尊娘娘都是观音菩萨。原来慈禧御笔“慧映中华”的定慧寺乃皇家寺庙,这就是观音菩萨董小宛的前世今生,难怪这里人常将观音老母与皇母娘娘混为一谈。

红楼梦董小宛原型(红楼女主董小宛似观音)(17)

红楼梦董小宛原型(红楼女主董小宛似观音)(18)

红楼梦董小宛原型(红楼女主董小宛似观音)(19)

红楼女主董小宛化身(西游记)观世音,可见董小宛入宫是改变历史的重大事件,必然成为明末清初修书立传的重大题材,假借妲己亡殷、西施亡吴、贵妃乱唐等故事,意在暗示董小宛反清复明英雄壮举,汉人血统的玄烨称帝标志着满清名存实亡,所谓“痴心父母古来多,孝(庄)顺(治)儿孙谁见了”,因而解读明清小说需要从这一背景入手,历史真相其实早已隐藏于文人墨客笔下。

注:钱祖荣、郝明星解读出玄烨生父冒辟疆,《好了歌》最后一句“孝(庄)顺(治)儿孙谁见了”见孙维中解读。

下回将探讨齐天大圣孙悟空与千古一帝康熙圣祖,通过孙悟空与观音菩萨等神仙间的微妙关系,试图换个角度揭开爱新觉罗玄烨的身世之谜。

以上仅是个人能力范围内的探索解读,因为涉及宗教文化及重大历史议题,仅供红学、史学、考古和宗教学研究参考,特此申明!

——红楼探案者 海安陈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