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源平台图库
在今年3月和8月,我先后删除了微博和抖音,至今没有重新下载安装。
为什么要删除这么重要的两个APP呢?原因比较多,主要有3个1、想做一个实验,看能否断开高黏性的APP,以及离开之后对我是否有明显的影响
2、感觉花的时间太多了,占据了大量的零碎时间,想找到一个平衡点,适当远离最快的社会咨询,最刺激、最丰富的视频内容
3、我是一名网络素养课老师,也想结合自己的情况做点反思,调整自己网络活动的同时,有一些课程开发的素材和基础
删除之后的状况是怎样的?在3月份删除了微博,感觉比较明显,特别是没删除几天,遇到了“东航事件”,似乎身边的人都知道,也在跟进最新的状态,也萌生重新下载的想法。
毕竟微博在社会事件的咨询上表现非常迅速,碎片信息也很多,在工作间隙期间,看微博是比较方便的,不太可能在公共空间刷短视频来了解动态,声音还是有影响的。
再后来,有一段时间也用了华为应用市场的“快应用中心”功能,不用安装,不用账号,需要使用的时候进入查看就行。直到7月,彻底删除了,快应用也没有使用了。
8月份删除抖音之后,最近安装过一次,原因是查看之前的“抖分期”是否还完了,不要造成信用问题,发现没问题就删除了。
其实,抖音还在使用,只是删除了手机移动端,网页端偶尔还会使用,主要以搜索为主。
现在都状况又是怎样的?不看微博信息,也不追社会热点新闻。会偶尔出现聊天场景接不上话题的时候,但不是很影响。
不浏览抖音信息,但会在网页端主动搜索抖音视频。
不会觉得错过社会热点,也不会觉得抖音有趣、有价值的内容在吸引我。
相对而言,我自己还是比较克制使用微博、抖音等产品的,并没有放任自己随便使用,也了解背后的设计和自己的心理需求,当每周看到使用时长,发现依旧无法“和谐”相处。
最后,说说自己的感想我们心想着技术、内容会带来美好的发生,放松、开心、知识、灵感;但一旦浸入网络之后,就和最初的“心想”没关了。
这里引用一篇文章的一段话,文章来源“36氪”,标题是“一个90后不用手机的365天”
原本想在采访间隙打个游戏、听听音乐,放松一下,却不知不觉变得更累;原本想找点儿创作灵感,却总是卷入各种情绪碎片中;原本想简单点个外卖,各种月卡、红包、积分却如此复杂,让我变得焦虑和烦躁……
我是比较赞同上面这段描述的,很多时候我们使用网络的初衷、想法与最后的体验感受和获得似乎发生了不小的偏差。
例如,原本是想研究一下这个软件,但不知不觉去看内容了;原本想学习了解一个观点、知识,但发现看完就完了;原本想在压力繁忙之余放松休闲一下,但发现难以轻松投入到下一段事情中了。
上面这样情况的发生,有观点说这就是人性,也有观点说这就是算法的设计,我认可这样的观点,所以我也会克制自己使用微博、抖音等软件的时间。
有一天我又看到一个新的观点:大脑天生懒惰,会习惯性、自动化回应当下情况。我决定有些软件放弃比克制更有效。
下面的内容是来自《超级大脑的七个习惯》,摘录了序言的部分内容:
大脑天生懒惰、喜欢随大流,且禁不住诱惑。大脑偏爱固定的自动化处理模式,一有机会就钻空子偷懒。无论是优秀的人还是勤奋的人,其大脑本质上都具有“惰性”。其原因之一在于大脑的“高能耗”。
成年人的大脑大约重1.4kg(相当于体重的2%)。但从能耗方面,大脑竟消耗了一日所需能量的20%。除了大脑以外,其他人体器官均无须消耗如此之高的能量。正是大脑“高能耗”的特点才使其养成了“一切尽可能自动化处理”的习惯。换言之“大脑的惰性”合情合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