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互联网上的各种事件,从阿里女员工事件,到贵州国台酒业领导性侵女员工... ...
有不少小伙伴留言询问「K社」 的看法。
尽管热搜已经凉掉,好像无事发生,但其实「K社」一直在有在密切关注事件的最新进展。
可在消息不断涌现的当下,思来想去,今天想带大家一同「品鉴」一部2003年的老剧。
近期有不少人开始重温它,并直呼respect,太贴切了———
《女人不再沉默》
尽管这是18年前的作品,画质和风格都不太符合当下的口味。
但大部分看过的人,却依旧觉得这是部真正意义上的「国产神剧」。
因为这是中国首部,也大概是最后一部,反映性骚扰、性暴力的电视剧。
而且这种尺度,在如今,几乎绝迹。
故事讲了什么呢?
还记得在「红黄蓝幼儿园」事件中,有一句话,令人毛骨悚然——
老师有一个长长的望远镜可以伸到你家里去,你做什么说什么我都知道。
当这句话,真正发生时,会是怎么样呢?
昏暗的房间里,滋生着变态的原始欲求,长长的望远镜,是窥探、凝视、妄想、扭曲。
而被窥探的生活,就发生在女主苏静身上。
01
事情,是这样变糟糕的。
苏静经过未婚夫介绍,进入到《时尚生活周刊》工作,甫一报到,就备受赏识。
连续遇到了两个大case。
先是跟随主编汪显声去采访「全国第一个性骚扰案件」的当事人以及律师,又在回家的路上,亲身帮助了一个被性侵的小女孩。
当时,苏静下班路过公厕时被小男孩拦住,对方称女厕所有异样,恳求她进去查看。
她进去后才发现,高中女孩甜甜,在放学路上被坏人拖进公共厕所内实施侵犯。
前者,因为法律没有与「性骚扰」有关的法条,遗憾败诉。
苏静以它为基础,写下了《败诉不是失败》。
后者,哪怕甜甜本人,以及甜甜父亲都希望报警,将歹徒绳之以法。
可甜甜的母亲无论如何都不愿意报警,宁愿什么事情都没有发生过,接甜甜回家休养,也要让这件事到此为止。
因为甜甜母亲的反常态度,苏静认为这其中有一定的隐情,同时,也是因为想帮助受害女性发声,她写下了第二篇报道。
这两条报道,都具复杂性与「故事性」。
苏静就这么一跃成为了报社的红人,升职加薪。
可在升迁的同时,她也感觉到主编的对她的态度有些诡异的亲和。
时不时当着所有同事的面夸她、主动提出替她转正、申请公积金等福利。
但主编越和善,苏静内心就越嘀咕——
他,好像有些轻浮?
谈话时,汪会在不经意间同她有些肢体接触。
这种肢体接触,有时是因为鼓励、有时又好像是对方在谈笑间自然而然的反应。
我给你看下手相
主编还会频繁喊她去办公室,进行1对1谈话,而且几乎次次都是紧闭门窗,即便她要求开门,多半也不会被理睬。
次数多了,就连同事都察觉到了微妙之处。
有一些风言风语传开。
有时,苏静还需要被迫去参加一些应酬。
主编说她非去不可,原因是,有气氛。
几次三番后,苏静察觉到异样,并开始尽可能避开与主编的接触。
她几乎做到了一个女性在职场为反性骚扰做出的最大化、最体面的努力——
避免单独相处,不留下任何可以给对方遐想空间的对话,拒绝任何福利与优待。
可,努力好像丝毫没有用处。
主编不仅依旧我行我素,还因为她的反抗,激起了更多恶念,甚至露出了獠牙——
意图强行侵犯苏静。
苏静躲开,并逃走了。
原以为这件事会令主编有所收敛。
可令人惊讶的是,即便被苏静推到,撞得头破血流,第二天主编却仍然带个帽子正常上班,仿佛无事发生。
也不能叫做无事发生。
苏静开始面临一次次职场打压,上级对下级的霸权展露无遗。
更为可怕的是,在她不知情的情况下,她的生活其实一直被窥伺着——
主编搬至了她家正对面,以偷窥她为乐。
在这种近乎极端的职场性骚扰下,苏静会屈服吗?
02
不会,变态只会激发她的「好胜心」。
她破釜沉舟,辞去工作,开始搜集主编的罪证,并且找到了律师寻求帮助。
尽管这条路可能,非常非常困难。
她一度因为没有实证,面临被反告「诬陷罪」的风险。
可她依旧没有放弃为自己讨个公道。
因为,这种牺牲也许是个人的,可换来的,却是女性自我意识的觉醒——
大声对「职场性骚扰」,说不。
毕竟。
在编辑部的办公室里,被性骚扰的不止她一位。
办公室主任金丽丽,是上一位受害者。
直到收集主编罪证时,苏静才了解到,金丽丽遇到了与她一模一样的性骚扰。
不,或许叫做「性侵犯」更贴切一些。
先夸你气质好、再言语中挑逗几句,如果不反抗,就对你动手动脚,最后,再暴力实施强奸。
面对同样的套路,两个人,选择了截然不同的应对方式。
结果,便也大不相同。
苏静因为性格刚烈,逃过一劫。
金丽丽却因为怯懦与「好面子」,忍气吞声,不敢声张,以至于侵犯步步升级。
从职员,变成了主编的禁脔。
她不是没想过逃离。
可她负累太多,全家的生计几乎压在她一个人头上,丈夫更是为了利益,不止不救她,还做起了主编的耳目。
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的结果便是... ...
再也抬不起头,只能一步步陷入泥沼。
只要她有有离开的念头,主编就像握着五指山的如来佛,一道道法决砸下来,压得她动弹不得。
可,我们无法去苛责金丽丽的懦弱。
因为在现实中,苏静只是少数,大多数被侵犯的女性,都像另一个金丽丽。
当然,这可能是也是由于现实中成为苏静的代价,太大了。
你要有豁出去的决心、撞得头破血流,把自己的伤疤揭开,奔走疾呼,让成千上万人审阅、检视,才能换来一次被公平对待的机会。
阿里受害者原文
03
说起现实,这部剧之所以到现在还有人打卡。
大概是由于,剧虽然早已播完,剧情却在现实中不断重复上演。
有多贴合现实呢?
比如,苏静去找上级部门,举报汪显声的经历。
与阿里受害者,在事发后寻求阿里高管帮助的遭遇,几乎如出一辙。
就好像,从过去到现在,领导们应付「性骚扰」投诉的三板斧,从未变过。
主管领导听到问题后拖延时间,试图寻求「场外援助」。
现实
剧情
意图推诿责任,大兴受害者有罪论。
现实
剧情
没有保密原则与规避机制,将受害者的情况吐露给另一位当事人。
现实
剧情
阿里受害者说,领导提出不开除对方的决定,是考虑到她的名声。
可她不明白公司为什么打着帮她的旗号,却做出对嫌犯有利的决定。
这点,也许剧中直属领导们反映的某种心态,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答她的疑惑。
他只是犯了生活错误
再比如,剧中反映出的「耻感文化错位」,在当下也仍旧存在。
什么是「耻感文化错位」呢?
在被侵犯这件事上,受害者会感觉更为羞耻,而加害者,几乎没有同样的感觉。
就拿剧中被强奸的高中女生的妈妈为例,几乎是最典型不过的情况。
在未得知女儿被强奸时,她看到女儿受伤的的第一反应就是,要报警。
而得知女儿被人侵害后,她的反应有了180°转变。
不能报警,坚决不能报警。
可这种隐瞒,不是出于宽宏,而是觉得羞耻。
这种心态,初看不觉得有问题,遮羞,是人的本能。
可细想下,被侵犯这件事,该觉得耻辱的,究竟是谁呢?
在古代,有耻辱刑的存在,比如剃去罪犯的鬓毛、胡须或头发,使其异于常人。
耻辱刑的目的正在于希望激活罪犯的耻辱感,使其感受到罪恶、耻辱进而对自身行为感到懊悔、自责并寻求宽恕。
可当耻感错位之后,受害人的家庭便陷入了无尽的折磨中。
会不断的反刍曾经的经历,反思自己究竟哪里做的不够好,才会招致祸端。
这种负面的情绪,会持续性的侵扰人正常的思维与理性。在不断拉扯中,还会做出一些伤害其他人的事情出来。
在剧中,尽管女儿与爸爸都不觉得这是件丢脸的事,可因为妈妈反复的强调,反复的灌输「耻辱」的概念。
被歧视,被另眼相看,被压制、被强制感受羞耻的结果就是——
女儿的心态从我要抓住凶手,逐渐变成,我是不是真的有罪。
以至于,不敢接受其他任何人的好感以及帮助。
她在受侵害时,都不认为自己不是个好女孩。
却在母亲日复一日的二次伤害中,被迫屈辱的承认了自己是个bad girl的事实。
第一次,她被歹徒侵犯。
强加给她的错位的耻感,又人为的伤害了她第二次。
遗憾的是。
多年过去,当下,这样的情况仍然再继续。
当被性侵或被性骚扰的受害人站出来后,舆论在同情的同时,总是会裹挟这另一种声音,在制约着她的发声。
可这样真的可以吗?
大多数人的沉默,会带来什么呢?
纵容。
她们想象的,不报警、躲开、隐瞒,靠等待报应、等待老天有眼去制裁歹徒。
但实际上。
当耻感错位后,最该被谴责的人,反而成了最没有心理压力的人。
凭什么呢?
最后。
当发声成为一件既重要又困难的事情时,那些敢于呐喊、展示个体痛苦的女孩,就显得尤为勇敢。
请多谢谢她们吧。
每一个痛苦却坚定的声音,都是女性在反性侵害、性骚扰上意识觉醒的基石。
对于大多数人而言,即便做不到感同身受,也至少,不要让自己成为一个再次伤害她的人。
对于身处泥潭里的人来说,视而不见或者低声议论,只会让她更加形单影只。
就像那天的阿里食堂一样,明明人声鼎沸,却处处冷漠无比。
毕竟。
如果你知道某件事,承认它的存在,明白它的不对,却什么也不做。
那么,和参与是无异的。
【头条号签约作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