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十三岁奶奶演话剧(田坝这位100岁老人五世同堂)(1)

“妈妈,我们都回来看你了,生日快乐!”

7月20日,田坝社区赵素璧老人度过了100岁生日。

社区的工作人员为她送去政府对百岁老人生日慰问金1000元,和她的家人拉起家常。老人意识清醒还说,“坐嘛!”“慢慢走哦!”

生日当天,子孙们从四面八方赶来,五世同堂齐聚老人身边贺寿。

当时,老人还有点不敢相信,还在问,“是哪个100岁了?”

后辈们连声说,“就是你啊。”

老人才意识到,“哦,哦,我都100岁了。”

七十三岁奶奶演话剧(田坝这位100岁老人五世同堂)(2)

由于目前老人身体不太好,躺在床上,口齿不清。8月7日,老人的幺儿王隆富给记者讲述了这位百岁老人的往事。

七十三岁奶奶演话剧(田坝这位100岁老人五世同堂)(3)

赵素璧老人100岁生日五世同堂齐聚

五个子女,五世同堂

赵素璧老人1917年7月出生,是大足万古场(万古镇)的人,十三四岁到重庆主城来帮工,在沙坪坝的大户人家当佣人。

1972年,幺儿王隆富中学毕业,到中梁山煤矿上班,1983年成家后,把母亲赵素璧从沙坪坝接到田坝,“最开始,我们住在中南村,后来搬到田坝二村。”

由于田坝的房子在二楼没有电梯,上个世纪九十年代,王隆富在玉清寺玉竹园小区按揭一套小区房,把母亲一同接过去,一直住到现在。

赵素璧老人育有5个子女,最大的子女都80多岁,家族中最小的后辈和老寿星相差98岁。“那是我外侄的女儿的娃娃。”王隆富都有点疑惑,“都不晓该怎么称呼了,喊我喊的‘爷爷’。”

七十三岁奶奶演话剧(田坝这位100岁老人五世同堂)(4)

赵素璧老人生活照

经历坎坷,正直乐观

“妈妈这辈子很经历坎坷,活得很有骨气。”

王隆富经常和老人摆老龙门阵,“解放前,妈妈帮工的那家人想抱养我哥哥,妈妈拒绝了。他们去台湾时喊妈妈一起去,妈妈选择留下来。她说,再穷再苦,也要和家人在一起,也要把孩子拉扯大。”

在儿女印象中,母亲是个乐观、坚强、正直的人。

王隆富对母亲的教诲记忆犹新,“因为我们家子女多,有时生活揭不开锅了,妈妈教育我们,‘讨口要饭,都不要去偷,不要去抢。’”

也许是历经人生风雨,赵素璧经常在子孙面前念叨,“一根田坎三节烂,没有一帆风顺的人生,没有一辈子的好运,要经受住困难。”

就是这种乐观精神,支持着子女们前行。

爱煲战争剧,爱赶场囤货

老人宅在家里,主要靠看电视打发时间,主要看战争片,有时边看边掉泪,说,“这些人好造孽哦”。

“妈妈喜欢添置家当,喜欢在赶场天淘东西,遇到物廉价美的东西,要买很多回家,”搬家时,家人从老人床下搜出十几双新鞋,这些都是十几年平时逛街的“战利品”,老人还疑惑,“这些东西是哪个买的?”

在儿子王隆富的印象中,赵素璧老人“淘宝”囤货的爱好,也是爱家的表现,也没有干涉。“妈妈买那么多东西也是给我们子女添置家当,妈妈一辈子都勤俭持家,善良,总是想着别人。”

长寿秘诀:勤运动,吃甜食

“妈妈的嫂子现在103岁,我大姐也有80多岁了。”王隆富猜测家族里可能有某种长寿的遗传基因。

由于其他子女身体、居住条件等原因,赵素璧老人现在是幺儿王隆富照顾起居。王隆富说,赵素璧老人最喜欢吃甜食,比如汤圆、粽子和甜糯米饭,油荤吃得少,主要吃素菜。

“之前住田坝的时候,每天都要出门几趟,一趟最短要走十几分钟,有时去买块肉,有时和老邻居聊天。那时,妈妈八十多岁了,看起像六七十的人。”王隆富总结母亲长寿的秘诀,还在于她爱运动,“后来,我们搬到电梯房,妈妈反而不下楼了,窝在家看电视,身体也没以前好了。”

现在老人的身体状况大不如以前,日食住行,犹如照顾小孩子一般,有时吃饭只能吃流食,要把鸡鸭鱼用破壁机打烂,然后加稀饭煲。

王隆富说,“妈妈把我们养大不容易,照顾她是理所应当的事情,每个人都要老,都有那么一天。”

新闻链接》

五世同堂怎么称呼

民俗学资料显示,若自身为最长者,其后四代依次为:儿子(女)、孙子(女)、曾孙(女)、玄孙(女)

重庆地区民间的称呼则是,其上四代依次为:爸爸(妈妈)、爷爷(婆婆)、祖祖、曾祖祖。

记者:邬姜 实习生张天宇 小编:龚玲

精彩回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