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倒推100年,1920年,民国九年。
前一年,1919年,巴黎和会,五四运动。
后一年,1921年,共产党成立,一大召开。
站在舞台C位的是一群80、90后:毛泽东、胡适、鲁迅、钱玄同、李大钊、刘半农……中间夹杂着一个出生于1879年底的陈独秀,勉强也可以划为80后。
与100年后的我们一样,他们也入社团,做男团,创自媒体,不同的是,我们是为了赚钱,为了生活,或是为了娱乐;他们则是为了思想启蒙,救国图存。
文章篇篇十万加的自媒体1915年,意气风发的陈独秀在上海创建了一份杂志——《青年杂志》。利用主编特权,他在创刊号上发表了《敬告青年》一文,吹嘘这本杂志“执笔诸君,皆一时名彦”,实际上作者们大都默默无名,好多人还是陈独秀依靠老乡关系拉来的。销量不好是意料中的事情,办杂志的钱又不是大风刮过来的,第一卷出完之后,《青年杂志》被迫停刊。
1916年,总结经验教训的陈独秀从头再来,先是给杂志起了个新名字——《新青年》,作者的范围也突破老乡关系,开始扩展,杂志内容涵盖哲学、文学、教育、法律、伦理等广阔领域,向封建王朝发起全面进攻,但销量仍旧算不上理想。
到了1917年,两件事情的出现扭转了《新青年》的命运。
第一件事,蔡元培邀请陈独秀北上担任北京大学的文科学长,《新青年》编辑部随着迁移到了北京,来到全国政治文化的中心。在名刊林立的上海,《新青年》是一家藉藉无名的自媒体,到了北京,背靠北大这棵大树,陈独秀还有文科学长的身份,不再需要到处低眉俯首地约稿,有的是撰稿人,还是全国高级撰稿人,这么多名人的文章聚集在一家刊物上,想不火都难。
第二件事,白话文运动。1917年,胡适与陈独秀先后在《新青年》杂志上发表《文学改良刍议》与《文学革命论》提倡白话文运动,主张以实用主义代替儒家学说,这一年也成为中国现代文学的开端。
同时,陈独秀也深谙传播学原理,比如发表一些比较激进的观点,在杂志上展开论战,也就是我们现在在媒体上常见的名人互撕。尤其是1919年的五四运动,如果说北大是现实的阵地,那么《新青年》就是舆论阵地,它一跃成为篇篇十万加的大咖媒体,青年人的必读刊物。当然,最主要的原因在于《新青年》满足了当时青年一代了解先进思想,寻求进步的意愿。
入社团,做男团《新青年》的撰稿人很多,但是大家的观点各异。比如说胡适与鲁迅,因为观点不和,在报纸上打打笔仗是常有的事。如同现在明星互撕需要站队一样,文学家打笔仗也需要帮手。五四时期的青年们可不像我们,和谁关系好就站谁,而是和谁的理念、观点相似就站谁。大家聚在一起谈谈文学,讲讲政治,办办杂志,理所当然成立了各种社团,做起了“男团”。
鼎鼎大名的就是以胡适为首的新月社。看到新月社这三个字,各位心里一定想起了泰戈尔的诗,不错,徐志摩就是据此起的社名。除此之外,社员还有梁启超、林徽因、梁实秋、丁西林、闻一多等人。这一派成员主要是留学英美回来的,思想相对比较保守,相比革命更提倡改革;他们不太提倡文学艺术为政治服务,希望以诗歌之名演绎平凡人的诗意人生。
另一个就是鲁迅以及周作人领头的语丝社,据说这个名字是随便在一本书上挑了两个字,但鲁迅解释说,这代表着一种任意而谈、无所顾忌的文学特点。除了周氏兄弟,社员还有刘半农、孙伏园、钱玄同、林语堂等,刊物多发表针砭时弊的杂感小品,要比新月社激进得多。尤其是鲁迅,在北京女师大风潮、三一八惨案等事件中,都发表过抨击北洋军阀统治的文章。
这两个社团存在的时间都不算长,后来胡适又成为现代评论社的主力,鲁迅成为左联的旗帜。总而言之,民国时期社团还是比较多的。
但不管是创自媒体,还是入社团,做男团,100年前,站在风口浪尖上的80后90后心中都有一个救亡图存的信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