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从文居住在凤凰古城吗(我对凤凰古城向往已久)(1)

凤凰古城在湖南湘西,是一个县,44万人口。始建于清康熙年间,以苗族、土家族为主的少数民族聚集地。据说此地西南有一山酷似展翅欲飞的凤凰,故名曰“凤凰”,亦有“湘西明珠”美称。

我对凤凰古城向往以久。

凤凰城与沈从文的名字紧密相连。

我至今都搞不明白,是沈从文的《边城>让他的家乡凤凰名声大震,还是凤凰让她的游子沈从文名扬四海。我只知道,靠一部《边城》,沈从文登上中国文坛,成为两度被提名为诺贝尔文学奖的候选人。

于是,很多人以为凤凰就是“边城”,其实不是。

确切地说,边城在湖南、四川(今重庆市)和贵州三省交界处,其原形是湖南省花垣县茶峒镇(2008年茶峒镇改为“边城镇”)。素有一脚踏三省之称,故称此地为“边城”。《边城》的第一句是这样写的:“由四川过湖南去,靠东有一条官路,这官路将近湘西边境,到了一个地方名叫茶峒的小山城时便有一溪……”

凤凰的出名,除了沈从文外,还有一个新西兰作家叫路易.艾黎的,称中国最美的两个小城,一是湖南凤凰,一是福建长汀。于是凤凰城更是声名远播。

我来到凤凰城。

沈从文居住在凤凰古城吗(我对凤凰古城向往已久)(2)

在古城石板街行走,看吊脚楼飞檐,听西南小曲,望郁郁葱葱的群山,湘西韵味别具情趣……曲径通幽的深街长巷,一幢幢青瓦木楼和一户户小商铺,仿佛述说着古城的富庶繁华。沈从文故居藏身于古城小巷深处,一如它的主人寂寞、平和、优美的人生和文字。人们都被街上的热闹稀奇吸引去了,院子里游人极少,寂寞冷落。我与大师久久对视,独自生发着一些感慨。任何一位作家都有自己的创作思想之源,灵感之源。这个源泉就是养育他们的故乡。亦如绍兴之于鲁迅,乌镇之于茅盾,凤凰之于沈从文。《边城》以20世纪30年代茶峒为背景,描绘了湘西地区特有的风土人情,借船家女翠翠的纯洁爱情故事,写出人性的美好善良。他在《边城》中写道:“烟迷水乡景朦胧,雨霏丝丝育花红。凤鸣晨曦兰舟影,凰鸾曲婉古楼中。”此诗开头四字连起来为“烟雨凤凰”,沈先生尽其所能地把湘西呈现于世人。

沈从文居住在凤凰古城吗(我对凤凰古城向往已久)(3)

沱江是古城最精华部分。夕阳下江水清澈见底,柔波里水草招摇。坐乌蓬船于江上游览,两岸土家吊脚楼鳞次栉比,远处青山如黛,近处碧水耀眼。沱江泛舟是游览凤凰最惬意的事了。我想当年沈从文也一定与妻子张兆和常来此泛舟,共度良宵。“我行过很多地方的桥,看过许多次数的云,喝过许多种类的酒,却只爱过正当最好年龄的人。”这首诗是沈从文当年写给张兆和的一段情书。据说,那时,张兆和是沈从文的学生,家境显赫,功课好,人漂亮,是校花一枝,追者人众。沈从文一介穷书生,自卑、内向,没勇气当面表白,竟然写了四年情书,终于追得张兆和这位女神。

我凝望沱江边那些稠密的,木柱插在江水里支撑的吊脚楼发呆。北方人住窑洞,云贵一带少数民族住吊脚楼。据说黔东鄂西森林密布,古木参天,常有豺狼虎豹出没。于是人们因地制宜,建造一边靠实地,三面皆悬空,靠三根木柱支撑的“空中楼阁”吊脚楼。既避免了地面潮湿,又能防毒蛇猛兽侵犯。吊脚楼分两层,上层通风、防潮、干燥,为居室,下层关牲畜或堆放杂物。从实用价值与构造原理上说,吊脚楼的确是苗族、土家族建筑一绝。但是,说真的,我对它的坚固性与安全感颇有疑虑。好在西南气候温润,草木繁茂,不然这简易的“空中楼阁”如何对付得了狂风暴雨,冰雪严寒?

傍晚时分,沱江两岸灯光闪烁,音乐响起,一派亦梦亦幻的迷人景象。对于凤凰古城,我只是一个极普通的过客,它不会记住我的到来。虽然步履匆匆,不能停下来细细品味,可我却将它深深印入脑海,永久回味……


沈从文居住在凤凰古城吗(我对凤凰古城向往已久)(4)

作者简介: 耿永君,陕西绥德人,中学语文高级教师,中国散文学会会员,陕西省作家协会会员。散文发表于《人民教育》《中国教师报》《延河》《延安文学》《散文中国》《华商报》等报刊。微信公众号《作家在线》《美文网》《散文网》。著有散文集《守望校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