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时期晋国亡于赵魏韩三家分晋,今天小编就来聊一聊关于春秋时晋国怎么灭亡的?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研究一下吧!

春秋时晋国怎么灭亡的

春秋时晋国怎么灭亡的

春秋时期晋国亡于赵魏韩三家分晋。

 前437年,晋哀公去世,其子柳继位,是为晋幽公。幽公之时,晋公室已毫无权威,幽公非但不能号令韩、赵、魏三家,反而自己得去朝见三家之君。公室只保留了绛(当为今山西侯马市之新绛)与曲沃(今山西闻喜东北)二邑,其余的晋国土地全被三家瓜分。

  赵襄子因为取代了伯鲁的太子地位,于心不安,立伯鲁之孙赵浣为继承人。但襄子死后,其弟桓子驱逐赵浣而自立为君。桓子一年后去世,赵氏之人杀了他的儿子,迎赵浣即位,是为献子。献子之子赵籍后来继位,即是赵烈侯。

  魏桓子之后由其孙魏斯继位,是为魏文侯。

  韩康子之后由其子武子继位,韩武子之后由其子韩虔继位,是为韩景侯。

  前403年(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即晋烈公十七年),周王室正式承认韩、赵、魏三家为诸侯,与晋侯并列。单纯从合法性的角度看,这一年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战国即由此起始。宋代著名史学家司马光撰《资治通鉴》,就是从这一年开始,记载的第一件事即是“初命晋大夫魏斯、赵籍、韩虔为诸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