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三十七年(前210年),千古一帝秦始皇嬴政死于他的第五次东巡途中,终年49岁。封建社会第一位皇帝之死,注定举世瞩目,何况秦始皇还颇受争议。目前关于秦始皇的死因有两种说法,一说死于疾病,一说死于非命(即宫廷政变)。
持第一种说法的人很多,司马迁也持这种观点,分别见于《秦始皇本纪》、《李斯列传》、《蒙恬列传》等。据司马迁记载,秦始皇自幼有疾病,体质较弱。当了秦王之后,事无巨细,每天批阅文书(竹简)达到一百二十斤,非常辛苦。秦始皇还多次巡游,使得身体情况很不好,最终死于癫痫病。
这种说法有一个问题,就是秦始皇身体并没有人们想象的那样弱,荆轲刺杀时,嬴政还绕着大殿柱子跑了好几圈,这不像身体有疾病问题。
持第二种说法的认为,秦始皇死于谋杀,因为赵高和李斯在秦始皇死后秘不发丧。司马迁在《始皇本纪》中记载了一个细节,“上辒车臭,乃诏从官令车载一石鲍鱼,以乱其臭。行从直道至咸阳,发丧。”这句话非常重要,秦始皇是在炎热夏天去世的,而沙丘(今河北广宗县)距离咸阳很遥远。
按理,秦始皇这边一死,李斯、赵高等人即便不发丧,也应该快马加鞭将尸体运回咸阳。可是,车队按照正常巡游速度返回咸阳,前后耗时三个月。为了掩盖尸臭,赵高竟然用上了鲍鱼,这不得不让人怀疑。
不少人就认为,赵高、李斯这样做,就是让胡亥有时间篡改秦始皇遗诏,为自己登基做好准备。赵高是秦始皇贴身太监,那么他有没有作案的动机呢?有的。赵高本身就有弑君的野心,他对胡亥说过这样的话,“臣闻汤武杀其主,在下称义焉,不为不忠。卫君杀其父,而卫国载其往,孔子著之,不为不孝。”
赵高跟蒙恬是死对头,他非常害怕扶苏当上皇帝,这样蒙恬就成为丞相,意味着自己的死期就到了。与其这样,不如先下手为强,趁着秦始皇犯病昏迷直接弑君。著名大文豪就持这样的说法,他认为秦始皇之死就是一场彻头彻尾的宫廷政变。
郭沫若在《秦始皇之死》中描述了秦始皇死亡的过程,“秦始皇从平原津渡黄河时,癫痈病发作,后脑壳撞在青铜冰鉴上,这进一步加重了脑膜炎的病情,人处于昏迷状态;当车赶到沙丘后,宿了一夜,第二天,赵高、李斯发觉秦始皇已死,右耳流出黑血,右耳孔内有一根寸长的铁钉。”不过,郭沫若认为杀害秦始皇的凶手是胡亥,赵高、李斯只是帮凶而已。
参考资料:《始皇本纪》、《秦始皇之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