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带异常已经成为困扰女性的一大健康问题,这一点从电视上面铺天盖地的广告可以看出来,也有女性朋友对白带的健康问题有不少困惑。

白带是由哪个器官分泌出来(来自性器官的信号)(1)

其实白带乃女性阴道排出的一种阴液,色白或者无色透明,其性黏而不稠,常有而不多,无特殊臭味,是正常生理现象,乃阴平阳秘之表现,如王孟英所云:“带下,女子生而即有,津津常润,本非病也”。其主要源于宫颈腺体、子宫内膜、前庭大腺等分泌,由脱落之上皮细胞、游离出来的少量白细胞、阴道杆菌等所组成。因为白带排出量的多少受到雌激素的影响,所以即便王孟英提到白带“女子生而即有”,但也要性成熟之后才会出现。有朋友又要问了,我月经完了十来天的时候,总是出现白带增多,是正常的吗?是,因为女子性成熟之后,体内激素随月经周期而波动,故而排卵期、月经前、妊娠早期,都可以见到白带分泌量稍有增加,不做病论。

白带是由哪个器官分泌出来(来自性器官的信号)(2)

排卵期拉丝状白带

白带是由哪个器官分泌出来(来自性器官的信号)(3)

白带是由哪个器官分泌出来(来自性器官的信号)(4)

白带的多少又有啥意义呢?中医说来,白带量多少可测阴精之多寡,阳气之盛衰,痰湿之轻重。部分医师受到固有认识之影响,比如炎症就是湿热、火热,闭经就属于瘀血,开中药罔顾辨证论治基本原则,可谓误人不浅。比如部分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卵泡发育障碍,白带也见稀少,经补肾之后,白带变多,卵泡也见生长,是药已见效,肾精充足之佳兆。有人只知投以活血化瘀,不知补肾培元,是南辕北辙矣。也有卵巢早衰或者更年期患者,阴精亏耗(激素分泌减少),天癸将近,月经量少,阴道干涩瘙痒,滋阴补肾后可见阴道干涩减轻,经量增多,也是阴精充长之佳象。部分医师只见阴道瘙痒一个表现,便误以为此病为阴道炎,妄用清热利湿,冀图止痒,日用而阴精愈亏,百无一效,误矣,岂不闻阴虚亦能生风作痒耶?吾愿医者皆能四诊合参,辨证论治,疗效提高,是中医之福,病家之幸。也有体胖畏寒之人,月经后期或者经闭不来,见白带清稀量多,属于肾阳虚衰,不能蒸腾运化津液,停聚生痰所致。采用温阳化气治法之后,白带量可以见到减少,也有朋友以为炎症便清热解毒,服后不仅无效,而且精神委顿,食纳不馨,也属误治。因白带之颜色、质地,气味有助于判断疾病的性质,故而我门诊时经常不厌其烦问患者白带颜色黄白,是否粘稠,有无特殊气味。虽男女有殊,然病家健康相托,医者仁心,也顾不了许多。白带量多,多属于湿邪伤及冲任二脉,任脉不固,带脉失约。因为前阴为肝经所过,所以我治疗阴道炎的一个心得就是疏肝解郁,丹栀逍遥散颇为常用,法出于薛己。其次阴器属于下焦,客邪久聚不去,也有不少因为肾虚者,知柏地黄丸属于常用处方,我也是受到薛己启发。明清以降,因批评薛己者如陈修园、喻嘉言、徐灵胎等影响巨大,很多治病好方法因此蒙尘,惜哉!或有白带色黄,或者黄绿、灰黄者,白带中有泡沫,味腥臭,量多,阴部伴见瘙痒或烧灼感,多见于滴虫性阴道炎、细菌性阴道病、子宫内膜炎等病。当然目前民风开放,阴道异物偶也能见到。中医看来,黄色属土,乃脾病湿热下注所致,若脉证相合者,清热利湿止痒效果颇好。久病的话考虑是不是脾也虚了,傅青主易黄汤补脾又能利湿热,即为脾虚湿热下注所设。也有带下色白若豆腐渣者,有朋友描述说像奶酪一般,有时外阴也附有白色的膜状物且不易擦掉,伴有外阴瘙痒和灼痛,霉菌性阴道炎多见。此类疾病,肝经郁热比较常见,丹栀逍遥散疏清热健脾利湿多能解决,如果经后容易复发者,要考虑是否有肝肾阴虚的内因存在。有出现血性白带,或者五色杂下,可见于排卵期出血、宫颈息肉、宫颈炎、宫颈肿瘤等疾病所致,犹须提高警惕,完善相关检查,以防不测。这次先谈到这儿,有疑惑的朋友可以留言或者私信我,更欢迎大家留言探讨中医问题,感谢大家的关注!

#快问中医# #快问中医超能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