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轨和地铁区别(这些博采众长的)(1)

这几年,各种新制式的“缝合怪”越来越多,结合了有轨电车公交车特点的“智轨”、“数轨”便是最为突出的例子。那么它们究竟算不算轨道交通呢?

公交?轨交?缝合怪出没

智轨和地铁区别(这些博采众长的)(2)

智轨和地铁区别(这些博采众长的)(3)

行业协会将株洲智轨A2线归纳为“电子导向胶轮系统”图源: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协会社交媒体

通通最近在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协会的社交媒体上发现,他们将2021年开通的株洲智轨A2线的制式归纳为了“电子导向胶轮系统”,而同一年开通的上海临港中运量T1线则没有被统计进来。这意味着,在行业协会的眼中,智轨不仅被算是轨道交通家族中的一员,更有了它对应的制式名称。

说起“智轨”和“数轨”(以下简称“智轨”们),首先这两个名字都只能算便于宣传的名称而非种类。“智”、“数”虽有一字之差,却无法概括它们的主要差异;共享的“轨”字也不是它们最大的共性。

智轨和地铁区别(这些博采众长的)(4)

交通运输部发布的轨交运营成绩单显示,并未将智轨纳入轨道交通

虽然行业协会将“智轨”定义为“电子导向胶轮系统”,从而纳入轨道交通家族行列,但“智轨”并未在交通运输部发布的轨道交通运营成绩单里出现。行业协会与交通运输部在“智轨”们的标准定义上出现了不同的意见,云里雾里谁也说不清“智轨”们究竟是什么,通通窃以为将它们称之为公交车也不是不可以(手动狗头)。

智轨和地铁区别(这些博采众长的)(5)

BRT也是一种公交与轨交的“缝合”

没有人规定它们属于什么,而这两者也并非轨道交通与汽车融合的唯二案例,类似的案例可以说是不胜枚举,BRT、导轨巴士,甚至是无轨电车,都可以称为“智轨”们的前辈。那么,“智轨”们究竟算不算轨道交通呢?看看下文,或许通通能给你想要的答案。

“智轨”们的特点

纵观近年来出现的这些“智轨”们,它们的特点大致可以归纳为以下两点:

尺寸突破限制

智轨和地铁区别(这些博采众长的)(6)

“智轨”们尺寸更大,常常三节起步

相较于公交而言,“智轨”们的尺寸突破限制。车辆长度上,目前量产的“智轨”们都为25m起步,盐城SRT甚至达到了36m。车辆宽度上,许多“智轨”们也达到了2.6m。

我国公交车辆的尺寸受法规限制,长度限制在了18m,宽度则限制为2.55m,真正有大客流需求的公交线路只得付出更多的购置成本以采购更多的车辆满足客流需求,还需支付更多的人力成本聘请更多的司机。

智轨和地铁区别(这些博采众长的)(7)

青年JNP6250G曾在济南短暂载客,但仅能获得临牌

为了解决上述痛点,车企也进行了积极的尝试,但很可惜都没能成功。百路佳和青年都曾推出过25~27m的双铰接巴士,试图打破我国公交车辆的尺寸限制,但要么只能在内部道路行驶,要么仅靠临牌短暂载客。当然,这一区别更多是受人为限制而非技术问题,“智轨”们的出现,巧妙地突破了这一限制,以其更长更宽的尺寸,给大客流需求提供了一个全新的、更经济的解决方案。

运行更加灵活

相较于传统意义上的轨道交通而言,“智轨”们运行起来更加灵活

智轨和地铁区别(这些博采众长的)(8)

无轨电车早期不具备脱线运行能力,因而在许多国家被认为是轨交,无需悬挂汽车车牌

轨道交通的轨道形式多种多样,APM没有传统意义上的铁轨,磁悬浮列车在运行时甚至不与轨道接触,但他们作为轨道交通都没什么争议。早时,无轨电车不带辅源,一旦脱线动弹不得,头顶的线便是“轨道”,因此至今仍被不少国家列入轨道交通。

智轨和地铁区别(这些博采众长的)(9)

智轨和数轨都配备了方向盘,侧面体现它们对轨道的依赖更小

“智轨”们异于传统轨道交通所采用的轨道形式并非它们的主要特点,相反,对轨道的依赖更小才是它们的主要特点。目前已投入服务的株洲所智轨全部采用光导,浦镇数轨采用磁导,但据称它们将来都可以选择光导或磁导。不设物理轨道,改而采用虚拟导向系统是它们的共同点;而“智轨”们自带储能,既可脱离传统轨道交通对接触网(轨)的依赖,又通过虚拟导向系统脱离传统物理轨道的束缚,还在车内安装了方向盘,实现车辆运行的高效灵活。

“智轨”们,究竟是什么?

城市巴士与城市轨道交通的本质区别是什么呢?路权?构造?还是载客量?

智轨和地铁区别(这些博采众长的)(10)

从导轨巴士可以看到,公交与轨交能非常简单地切换

其实看过国外的导轨巴士就不难发现,两者可以非常相似,也可以非常容易地互相切换。看似普通的巴士伸出导轮进入轨道就“变身”成为轨交。通通觉得在技术层面上,能否灵活地“脱轨”运行,正是巴士与轨交的区别。

智轨和地铁区别(这些博采众长的)(11)

与“智轨”们形似的导轨电车

而“智轨”们刚出现时,有人觉得它们与天津滨海、上海张江的劳尔导轨非常相似,同样的胶轮,同样有轨似的外观,同样有导轨,只是一个是虚拟轨道,一个是现实的物理轨道。

智轨和地铁区别(这些博采众长的)(12)

通通觉得“智轨”们更神似可自由脱线的新无轨电车

但通通觉得它们更像新时代的无轨电车,在一般情况下沿着轨道行驶,但灵活地脱离既定轨道运行也完全不是问题。上海临港中运量T1线已经开始开行飞站的快线,当未来班次加密后,自然就会出现为超车而图定脱离轨道运行的情景。

总结与展望

智轨和地铁区别(这些博采众长的)(13)

“智轨”们到底算什么?通通觉得不用急着定义。博采众长的“缝合”是技术发展中再常见不过的事,而在技术不断普及应用的过程中,也会面对各种情况和各样需求。现实不会被标准所框定,跟随其发展的技术,自然也不会被定义所束缚。

而标准和定义也并不只以技术为导向,更受多种客观因素影响。好比本是同根生的地铁和火车,却在国内形成了不同的体系,而如今又有再融合的趋势。标准往往落后于技术的发展,过早自上而下的定义只会限制发展。融合的尝试取得成功自然会得到市场的认可,形成规模,找到自己的位置;对于新鲜玩意儿,先让它自由生长一段又何妨?

文章作者

hans-johnson

hans-johnson | 配图

三十年西海岸 | 配图

三十年东海岸 | 配图

烤鸭菠萝包 | 配图

大西瓜 | 编辑

怪兽‬爱吃人‬ | 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