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s品牌营销策略分析(时尚品牌公司的DTC模式和代理商模式如何取舍和彼此制衡)(1)

时尚品牌公司的DTC模式和代理商模式如何取舍和制衡

参与:冷芸时尚4群群友

时间:2021年12月25日

庄主:张达-连云港-品牌代理商

以下的冷芸时尚圈讨论是就行业问题的讨论及总结。这些分享属于集体智慧的结晶。(它们并不代表冷芸个人观点)。希望通过此种方式能让更多行业人士受益!

完美日记、花西子、李子柒、泡泡玛特、野兽派等品牌在DTC模式下和消费者建立了亲密的关系,提升了毛利,获得一手消费数据和消费者反馈。耐克、安踏等品牌也在收紧代理商业务,转向DTC业务。同时很多新品牌又依赖代理商模式来迅速扩大市场,分摊库存压力。对于品牌公司来说,DTC模式和代理商模式如何取舍和制衡呢?

wis品牌营销策略分析(时尚品牌公司的DTC模式和代理商模式如何取舍和彼此制衡)(2)

wis品牌营销策略分析(时尚品牌公司的DTC模式和代理商模式如何取舍和彼此制衡)(3)

|一|

什么是DTC模式?

1.DTC的操作手法有哪些?

庄主:

我所在的公司从成立开始,主营业务一直是运动品牌代理商,业务增长很快,但我明显感觉到一些品牌公司收紧代理商业务或者自己发力DTC影响了代理商。于是很多中国品牌公司近些年开始买入国外品牌来运营。BCI新疆棉事件对我们的影响也很大,我们更加感觉到自营品牌和品牌多样化的重要性。一方面我们受到品牌DTC的影响,一方面我们自己做自营品牌的时候也在摸索DTC和代理商模式的结合。

芸友艺航:

确实很多品牌做大之后会慢慢收回代理的盘子和权利。我也是今年年中刚进入一家代理公司,之前都在直营品牌。前两天我们接到代理品牌商之一的通知进货折扣要调高,这对我们来说十分不利。

庄主:

是的, 这种情况真的非常常见,品牌公司和代理商之间有很多冲突。我们作为代理商来讲,品牌公司在线上搞活动非常影响我们的销售。我们也会收到品牌公司提价的要求,一方面我们看品牌提价的原因。

芸友艺航:

这是比较常见也比较有效的(尤其一些小众或者初创品牌等)庄主觉得运动品牌如果是代理商口径,可不可融入DTC模式呢?

庄主:

像今年因为疫情原因,导致产能不足,进口材料紧缺,所以品牌方合理提价也无可厚非。比如耐克在国外正在收紧代理商,取消了亚马逊和大部分的小型代理商。在国内,耐克也在大举推行他们的电商DTC渠道。

芸友艺航:

但他们仍然要和滔搏、胜道保持合作,今年很多品牌都在悄悄放低折扣求生存。

庄主:

是的,阿迪达斯在淘宝上经常做的不止3折活动,对拿货4折以上的代理商,还有期货折扣5折以上的代理商的加盟商是有很大影响的。耐克今年把奥莱店搬到了天猫。

芸友艺航:

还有完美日记在营销上把自己带火了,而很多用户体验后,综合货品质量和体验,能搬得上台面的可能就核心的几款,所以也有人诟病它的营销和实际“内涵”。但拦不住出新产品大家还是会先去“以身试毒 ”。

庄主:

DTC的核心是直面消费者,其核心优势是去除了中间商赚差价,能够获取第一手顾客资料。不论DTC还是代理商模式的品牌都会去做营销,但是DTC品牌更加注重消费者数据,这是依靠代理商模式的品牌无法做到的。所以相比一般品牌,DTC品牌更加需要投入数据采集。

芸友艺航:

是的,代理商多,客户信息的后台太分散。

庄主:

是的,如果是线下代理商,那么大部分的数据是获取不到的。DTC品牌需要增加更多的用户数字触点(官网、小程序、APP等)。完美日记的解决方案是自己组建数据和技术工程师团队。根据公开资料显示,逸仙电商在职技术人员超过200名,约占总部员工的20%。这个由工程师组成的技术团队,除了承担互联网技术平台的建设工作外,另一重要工作便是借助自主开发的数字化系统,通过天猫店、微店、用户微信群等渠道,大量收集有关客户行为、偏好和需求的数据,对数据进行建模分析,以此预测美妆趋势,指导新产品研发。上一家花这么大力气做的中国公司是小米。

大家还有哪些DTC品牌的案例呢?

芸友艺航:

我认为不少潮牌做的不错,比如WASSUP。

庄主:

请问你们都有哪些方式获取消费者的反馈呢?

芸友吴建威:

我在做汉服。我们通过客户反馈或者粉丝互动,一般都是需要靠社交平台推广,淘宝端转化率比较低。再就是设计师或者老板的经验,所以整体汉服市场现在还不成熟。

庄主:

是的,现在社交平台的兴起为品牌方提供了很好的直面消费者的机会,但会出现恶性压价的问题。

芸友艺航:

我身边真正穿汉服的小姐姐和我们科普过一些汉服文化,而且她自己买汉服,基本都是提前定做。但现在市场上很多人买汉服要么是跟风,要么就是特殊场合应付一下。

庄主:

我总结了一些DTC的操作手法:

(1)KOL种草

我认为这是DTC品牌最典型的手法,代理商业务为主的品牌对KOL种草一般投入比较少。比如小红书上的达人笔记、微博红V博主、明星分享、淘宝经验和直播、微信号里进行广泛的内容种草。种草是一种费用较高,但是转化率好的营销手法,KOL对他们的粉丝具有很强的影响力。

芸友艺航:

那他们都有些什么痛点呢?

庄主:

费用较高这一特点也是毛利高的DTC模式能承担的。

(2)打造自营的销售渠道

这种适合已经具备很强影响力的品牌,比如耐克就一直在推行他们自己的购物网站、APP等。除了获得第一手的网站/APP的使用轨迹记录,记录消费者在成交前都查看过哪些页面,又在哪些页面跳出等,自己的销售渠道,也能避免消费者看其他的品牌。并且相比一般的平台,品牌可以为其产品设计更适合自己的下单体。

芸友艺航:

我前两天从专门做网推品宣的朋友那里了解到大众点评,他们是一个免费的推广平台,会有一些自然的流量。也是一个容易被我们忽略的平台。因为说到种草、打卡,大家主要联想到的还是几大热门平台。

庄主:

我认为大众点评非常适合做线下DTC的品牌。

芸友艺航:

小红书、抖音、甚至社交平台鼻祖“新浪微博”。

庄主:

是的,从消费者角度,我想要尝试一个新的美食、或者其他消费行为,我会打开大众点评,这会非常直接影响我的选择。我们上海有个跑步店,店长就反馈很多客户是通过大众点评找过来的

芸友艺航:

那庄主觉得什么样的品牌适合OTC呢?有些什么痛点?。

庄主:

(3)组建数据团队

DTC 公司通过社交网站、终端消费记录、消费场景的消费评论获取消费者资料后,获取的这些庞大的数据后,如何清洗数据,如何转化为对产品迭代、出新,对服务、消费体验的升级,对营销方式的改变,实现闭环,这个需要组建专业的团队。

芸友艺航:

我感觉品牌需要一个具备数据分析、CRM运营、私域运营、公域流量池分析和营销的团队。

庄主:

是的,这是依赖代理商的品牌会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方面,他们没有DTC所能获取到的数据多。现在看来做DTC不是适合不适合,而是品牌是否有能力做?当然我们讨论的比较理想化一些,也是比较成功的品牌是怎么操作的?但是也可以从小规模做起来,也可以走代理商模式来达到快速扩张后转型

芸友艺航:

确实。但是随着近几年直播带货、以及当下的疫情,很多中小企业也开始意识到DTC的重要性。拿到好的品牌或者有潜力的品牌之后,核心客群的维护以及开发就是最大的竞争力和生产力。

2.DTC的难点有哪些?

庄主:

说到痛点,除了上面说的:

(1)营销能力是否强?是否覆盖足够多的营销平台,并且能和消费者充分互动?

(2)销售渠道是否覆盖广?是否能打造自己的销售场景/APP?

(3)是否有数据分析能力?

这其中也有很多有钱不会干的人。现在无效流量也多,烧钱如流水,啥效果没有的也很多,有效花钱太难。我们为我们的店铺品牌找达人种草,结果引流效果很差,DTC大多是通过电商销售的。

芸友艺航:

有些钱投进去了,就像打了个水漂。之前我在的直营公司,区域办事处被总部压指标做直播,后面为了把流水做起来,区域负责人直接放话“先别管有没有赚钱了,把流水做起来就行”然后就去找KOL合作带货,结果没有做到预期,KOL被迫开了第二次直播。

芸友吴建威:

你们的KOL找的是什么类型?

芸友艺航:

因为我们折扣不能降低太多。直播间大多数客群还是以低价为主,所以在谈合作的时候,KOL也会直接要求要有低折扣的款式。抖音带货的几个大号,直接联系了杭州的网红孵化公司。

庄主:

DTC品牌的供应链痛点在于高端供应链都是依赖于品牌的批量订单。高端产品的产能不够的也排不上这些网红品牌。网红品牌很难找到快速反应的高端工厂,大多是整合小型供应链,所以为什么国内很多DTC品牌品质难以保证。

wis品牌营销策略分析(时尚品牌公司的DTC模式和代理商模式如何取舍和彼此制衡)(4)

|二|

代理商模式

1.品牌为何依赖代理商模式

庄主:

下面我们来说一下代理商模式的优势。

(1)降低品牌方风险

品牌把库存风险用期货的方式摊给代理商。很多国际服装品牌都是提前两个季度订期货,自己保留一些自营库存,绝大部分都分给代理商。这样自己的库存压力就小了,资金风险也降低了。

(2)迅速打开市场

很多品牌依靠代理商对当地低于特性,消费习惯和客情关系的熟悉,加上代理商在市场上占有的资源,尤其是商场资源,能够快速扩大市场。

(3)制造、营销专业分工

一些小品牌可以专心负责品牌推广和产品供应,把销售工作交给代理商。

比如回力,回力是国企。他们的授权在工厂手里,工厂授权给代理商,他们自己只管生产。

还有我们公司代理的一个品牌,品牌公司也只是从威富集团(北面、万斯的母公司)买了一个品牌的一个产品线,他们就专注供货和推广,销售交给我们。因为我们作为代理商有成熟的销售矩阵。

芸友艺航:

自营和代理模式各有各的利弊。

2.代理商模式的弊病

庄主:

下面我来说一下代理商模式的弊病:

(1)战略协同。品牌公司追求品牌长期发展,代理商追求短期盈利,品牌公司的战略代理商可能并不愿意配合和执行。

(2)信息差

品牌公司获取不到一手的消费者信息。

(3)利润分配

品牌和代理商都想多赚钱,但空间是有限的。

芸友艺航:

代理和OTC怎么结合?

庄主:

接下来我们来看两者结合的方法。有能力直接做DTC的品牌就不用考虑代理商模式,对于想要借助代理商模式扩张的品牌是要考虑的。

芸友艺航:

是的,我们公司代理的品牌中,业绩最好盘子最大的,品牌商的营销推广并不好。相反另一个品牌苗头很好,品牌商在营销以及客户培养上很下功夫。

wis品牌营销策略分析(时尚品牌公司的DTC模式和代理商模式如何取舍和彼此制衡)(5)

|三|

对于不能依靠DTC模式生存和发展的品牌,如何结合DTC与代理商模式?

庄主:

1.产品线区分

现在很多DTC和代理商并存的品牌做了线下和线上款来区分。线下款保证代理商利润,线上款来进行DTC销售。

芸友艺航:

线上确实是个好渠道,不受空间、时间、地域限制。唯一我就怕线上线下互相打架。

芸友吴建威:

那针对线上线下做不同价格梯度的产品吗?

庄主:

我了解的大多品牌在梯度上没有区分,只是分线上款和线下款,就好像一些品牌的奥莱款和专柜款。

芸友吴建威:

那价格怎么定?

庄主:

线上款和线下款价格相似,但一般线上款的折扣低。比如线下款要求8折以上,线上款可以打折到5折。但因为款式不同,可以减少比价冲突。

2.区域区分

有些品牌自已做一、二线城市DTC,三四线城市放给代理商。这样可以兼顾品牌形象推广和扩张。

芸友艺航:

而且线上也可以作为一个清理尾货的好渠道,把线下滞销、或者有小瑕疵不影响质量和美观度的款式集中处理。

庄主:

是的,有些品牌就收线下款,放到线上卖,也帮助代理商清理库存,帮助他们解放资金流来订货。

3.品牌公司向代理商赋能

品牌公司通过系统和代理商打通,为代理商提供收银、销售小程序等,变相获取消费者一手信息。

wis品牌营销策略分析(时尚品牌公司的DTC模式和代理商模式如何取舍和彼此制衡)(6)

庄主总结

一、什么是DTC模式?

1.DTC的操作手法有哪些

(1)KOL种草。

(2)打造自营的销售渠道。

(3)组建数据团队。

2.DTC的难点有哪些

(1)营销能力是否强,是否覆盖足够多的营销平台,并且能和消费者充分互动?

(2)销售渠道是否覆盖广,是否能打造自己的销售场景/APP?

(3)是否有数据分析能力?

(4)供应链跟不上,尤其缺高端供应链。

3.什么样的品牌适合DTC模式

现在看来做DTC不是适合不适合,而是品牌是否有能力做。

二、代理商模式

1.品牌为何依赖代理商模式

(1)降低风险:品牌把库存风险用期货的方式摊给代理商。

(2)打开市场。

(3)营销专业分工。

2.代理商模式的弊病

(1)战略协同:品牌公司追求品牌长期发展,代理商追求短期盈利,品牌公司的战略代理商可能并不愿意配合和执行。

(2)信息差,品牌公司获取不到一手的消费者信息。

(3)利润分配:品牌和代理商都想多赚钱,但空间是有限的。

三、对于不能依靠DTC模式生存和发展的品牌,如何结合DTC&代理商模式?

1.如何划分领地

(1)产品线区分,如线下和线上款来区分。

(2)区域区分。有些品牌自已做一、二线城市DTC,三四线城市放给代理商。

2.DTC和代理商如何互相促进

(1)品牌公司向代理商赋能。

(2)品牌公司通过系统和代理商打通,为代理商提供收银、销售小程序等,变相获取消费者一手信息。

文字整理:张怀楷

文字编辑:陈畅

美术编辑:李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