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内容出品方:中国医药信息查询平台(https://www.dayi.org.cn/)
鹅口疮又称“雪口病”,是一种多见于儿童的由白色念珠菌感染所致的口腔疾病,其他人群也可发生。
患者主要表现为口腔黏膜上有不易擦去的白色覆膜,多数患者经积极的抗真菌药物治疗可取得良好的预后。
鹅口疮的病因
鹅口疮的基本病因为白色念珠菌在口腔内大量繁殖,其相关危险危险因素如下:
(1)口腔卫生差、营养不良、免疫力低下的婴幼儿和成年人患病风险较大。
(2)孕妇有白色念珠菌感染时,分娩过程中容易传染给小儿。
(3)小儿的奶瓶、奶嘴,母亲的乳房不干净时,容易导致小儿患病。
(4)小儿经常咬手指、衣物、玩具容易把病菌带到口腔中引发感染。
(5)糖尿病、贫血、佩戴假牙、怀孕、长期用药(如免疫抑制剂、抗生素等)也可能增加患病风险
鹅口疮的症状鹅口疮的患者早期症状不明显,随着疾病的进展患者可出现如下症状:
(1)患者口腔黏膜上有不易擦去的白色覆膜,局部无炎症反应(红、肿、热、痛)。
若强行剥离覆膜可见局部黏膜潮红、粗糙,并可伴有出血。
(2)婴幼儿患者鹅口疮不痛时,一般不影响吃奶,此时患儿无烦躁不安、胃口不佳等全身症状。
(3)病情严重的患者白色斑膜往往覆盖整个口腔,有时会蔓延到咽喉、食管、气管、肺等处。
病情严重的患儿可伴有低热、吞咽困难、烦躁啼哭等症状。成年患者有时会有咽喉异物感,
(4)成人患者病情严重时可见口腔黏膜发红,患者会有口腔烧灼痛或口干的感觉,有时可能影响到进食和吞咽。
(5)佩戴义齿(假牙)的患者,义齿下方的口腔黏膜可有发红和疼痛的症状。
鹅口疮的治疗(1)成人患者:遵医嘱口服抗真菌药物治疗,可同时辅以弱碱性溶液(如2%碳酸氢钠溶液)漱口或局部涂抹制菌霉素鱼肝油混悬溶液。
(2)婴幼儿患者:哺乳期的婴幼儿,哺乳前可在其母亲的乳房上涂抹抗真菌的软膏或弱碱性溶液,平时可将制霉素片碾碎融水,涂于患儿口腔里的白色膜状物上来治疗。
患儿可吃一点儿益生菌,来抑制真菌的生长。
鹅口疮预后如何
多数鹅口疮患者经积极的抗真菌药物治疗可取得良好的预后。
但如果病情反反复复、口腔疼痛明显则会影响进食,患儿有时会发生营养不良。
病情严重者,病损可累及呼吸道,有可能会危及患者的生命。
本期内容审核专家刘宏伟:北京大学口腔医院口腔黏膜科学科带头人、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https://www.dayi.org.cn/doctor/1156405
本期内容权威问答:
https://www.dayi.org.cn/qa/1465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