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叶曙明
说起“食在广州”,当然不能不说广式烧腊。烧腊在粤菜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 广州人讲究“秋风起,食腊味”,秋凉时用腊味来焗煲仔饭,味道一流。所谓广式烧腊,一般分为烧味类、卤味类、腊味类三种。烧味和卤味是一种烹饪肉类的制作方式,而腊味则是指腌制、熏制、风干肉类的方法。烧味类有烧乳猪、烧鹅、烧乳鸽、烧梅叉、烧排骨、烧鸡等二三十个品种。
有人说,民国时数得上的腊味店,大部分开在西关地区,如桨栏路的信丰、奇友,十八甫的佳栈、巧然,上九路的悦来,下九路的皇上皇,龙津东路的亚洲、球记,第十甫的长洲、广州,十三行的参如、有参栈,长寿东路的晏行栈,宝华路的大元栈、参栈、奇有等。做腊味的师傅,以中山大黄圃人氏居多。
民国时的腊味店
不过,也不能一概而论,著名的皇上皇腊味店总店在下九路,原名“东昌皇上皇腊味店”,最初它就不是在西关,而是在海珠南路。抗战时期,海珠南路有一家腊味店叫“八佰载太上皇”,生意十分兴旺,而皇上皇腊味店的总店就在它的旁边,两家店的老板都姓谢,太上皇是谢柏,皇上皇是谢全。从店名可以嗅出两谢相争,针锋相对的火药味,他们是不是兄弟?他们谁输谁赢?成了街坊们在茶楼里津津乐道的谈资。
腊味店的传统经营手法,都是在店面只挂出少量腊味,故意造成存货不多,供不应求的假象,以诱发顾客的购买欲,但皇上皇却反其道而行之,一到销售旺季,便在棚架上挂满各式腊味,案台上堆积如山,垒成一座“腊味山”,并在四周悬挂五色彩灯,敲锣打鼓,舞起关公狮,大造声势。
如果说皇上皇、八佰载以腊味见长,那么,创于清末民初的孔旺记烧腊店,则以烧乳猪最为出名,有“广州乳猪第一家”的美名。这家店也不是在西关的。店主孔昭旺是番禺市桥小龙村人,到广州谋生后,初时做猪肉小贩,有了本钱后便在后楼房(今市政府大院后)开设了固定的店铺“孔旺记”,做起烧乳猪的生意。
孔旺记的烧乳猪,选料精细,用本地米喂养的小猪,调上他精心配制的调料,以明炉烧烤,火候掌握得恰到好处。烧出来的乳猪表面光滑,红红润润,俗称“玻璃皮”。其特点是色泽鲜明,入口化皮,甘香酥脆,皮脆肉嫩,香而不腻,口感极佳。
上世纪30年代,孔昭旺在广州观莲市场(今教育路北段)、惠爱路(今中山五路)、南关等地开了多间分店,分别由孔昭旺的几个儿子经营,其中第八子孔全在黄泥巷(今华宁里)口开的分店叫孔莫记。20世纪40年代以后,孔旺记的烧味由谢祥师傅主理,手艺更精,味道更好。1948年,时任广东省政府主席的宋子文设家宴招待地方官员,也专门订了孔旺记的两只“席猪”(一席20件,每人两件),其矜贵可知。
1949年以后,孔旺记的发展几经起落。改革开放后,重新挂起了“孔旺记百年老字号”的招牌,不断改进烧烤配方,把原来生盐腌制乳猪,改为炒香的淮盐腌制;把传统以南乳为主要配料改为上等柱侯酱配以麻油;在上色涂浆时,改厚浆为薄浆,使乳猪色泽更为红润。除此之外,还不断开发新品种,除传统的明炉乳猪、骨香白切鸡外,又开发出烧麻香扎、烧肠、扎蹄、卤猪肠、白云猪手等40多个品种。在1983年,广州市评选名优食品,孔旺记的明炉乳猪和骨香白切鸡被评为广州市名风味小食品。
沧洲栈始创于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店主黎敦潮(又名黎禾),是香山大黄圃人,16岁到佛山一家烧腊店打工,偷师学了一套制作腊味的手艺,然后到了广州,与其他几个人合股,在中山四路一条横巷里开了家名为“沧洲栈”的腊味店。到1928年,沧洲栈腊味的名气已经很大,生意兴隆,黎敦潮买下了几个股东的股份,变成独资经营,并把店迁到惠爱东路的新店址。新店临街而开,客流更加旺盛。
沧洲栈的腊肠一定要用新鲜猪肉,而且非前后腿肉不用;肠衣也必须由本店伙计亲自制作,名为“本地衣”;所选用的酒一定要是正牌的江西回龙酒和天津玫瑰露酒;糖则非要上等白砂糖不可。制作招牌的“生抽腊肠”时,必须要从本地河南酱园购买,为了保证生抽的质量,要用细管从酱缸中慢慢抽出来,一滴一滴过滤,买一次生抽往往要花上一天时间。生抽运回店后,还要在天台晾晒。由于每一个程序都精益求精,环环紧扣,才生产出“豉味”浓郁、备受欢迎的腊肠。
沧洲栈的腊味品种有20多个,其中“鲜鸭膶肠”是其独创的品种,采用新鲜鸭肝,配以白糖、酒、生抽等,经过特殊的加工处理,生产出来的腊肠风味独特,鸭肝的鲜肉香味与糖、酒等互相配合,相得益彰,口感香滑,既有鲜味,又有腊味,极受消费者喜爱,在上世纪40年代畅销广州;抗日战争时期一度停产,上世纪60年代曾恢复生产,销往香港、澳门、北京及墨西哥等地。
广州的饮食业一向兴旺,清末以降,汇聚了众多的烧腊店、茶楼、酒家、餐馆,为了争取顾客,无不施展浑身解数,不断研制新的烧腊品种,改良传统的腌制配方和制作方式,努力迎合大众口味。
广州人有口福了!
(烧腊美图由陈莉拍摄)
读本号文章,品广州往事:
人民路:等待阳光的日子
曾经世外桃源的基立村
海珠石:千年明珠沉江底(叶曙明)
记忆深处的东风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