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什么是宗教

宗教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出现的一种文化现象,属于社会特殊意识形态。随着社会和历史的发展,宗教也不断演变。宗教的最初表现形式是法术、图腾崇拜、拜物教、万物有灵论等。后由多神崇拜发展到一神崇拜;由部落宗教演化为民族宗教,以至世界宗教(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

宗教有存在的意义吗(你对宗教真的了解吗)(1)

图片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宗教精神萌芽于人类诞生之初,伴随着人类整个的对世界认识与探索的过程。虽然它是一种被赋魅的,也就是拥有了超越本身的耀眼光环的思想体系,虽然这种光环是虚的,然而人类因这种光环产生的精神与物质活动却是真实的。

早在旧石器时代中期就发现了具有宗教意味的文物,越往后宗教的途径就越清晰,世界各地都发现了原始宗教的遗迹。土耳其的格贝克利、英国的巨石阵以及我国红山文化的牛河梁等等都体现了原始宗教的聚集性特征。古代的人们相信自然界存在众多神灵,太阳、雷电、风、雨、河流以及高山无不有超自然的力量存在。他们敬拜神,希望神明可以保佑人们在现世的生活。

宗教有存在的意义吗(你对宗教真的了解吗)(2)

图片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人们用想象力创造了天堂与冥界,创造了无数动人的故事。发展出了巫术与祭祀的系统,以图腾为标志的符号系统,出现了专门负责与神沟通的职业,逐渐产生了我们今天所熟悉的宗教形态。

当今世界主要的宗教有:基督教(包括天主教、新教、东正教)、伊斯兰教(包括逊尼派、什叶派)、印度教、犹太教、佛教、道教、神道教等。

2.宗教意识为什么衰退了

第一,宗教现象是一个历史范畴的课题,考古学证实,宗教不是与人类社会历史相伴而生的,其也就必然只是一个阶段性的社会现象。因此,当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时,人类不再需要宗教的作用和功能,宗教就会消失。一个简单的例子就是人类先民的图腾信仰,图腾对于人类先民组成的部落来讲,这是非常神圣的东西,成为遗迹了,只有艺术家和历史学家对图腾感兴趣。

第二,从民族发展角度来看,不是世界所有民族都有宗教信仰,有宗教信仰的民族也不都是让宗教信仰成为主流社会意识。比如中华文明就被认为是缺乏宗教基因的文明,宗教一直不占主流意识。实际上,在中国的帝王术上,宗教是手段不是目的,孔子就说过“神道设教”,意思是老百姓愿意信就信去,只要把握好限度就行了。

宗教有存在的意义吗(你对宗教真的了解吗)(3)

图片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第三,从宗教发展历史来看,宗教总的趋势是两个方向:一个方向是全世界政教分离原则,宗教脱离对人类社会的控制,其逐渐成为一种纯精神的东西;一个方向是世俗化,也就是宗教的某些东西变为习俗,可宗教的特征逐渐减弱。

第四,人的精神需求是变化的,人还是在不断发展的,从古猿到人是一个过程,即使发展到人这个阶段以后不会停止,而人的发展必然包括人的意识和精神的发展,而宗教一旦提出一个信仰目标就不能变了,一个不变的东西是不会永远满足发展着的人的精神生活的需要。

社会学总结,宗教在人类社会的存在是有条件的,也是一个阶段性的东西,这是毫无疑义的,而宗教消失的条件就是上述四个方面的发展和变化,马克思主义哲学表明随着时代迈进,科学精神及理性智慧的不断深化,宗教也一定会消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