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蝉活人能戴吗(知了二三事)(1)

知了在课本中都是以负面的形象出现的,可能和它的叫声有关,什么都知了知了不免让人觉得骄傲自大。其实它们能飞上枝头高唱“知了”也是经过了几年的积累,又冒着生命危险爬到地面上蜕壳才有高歌一曲的机会,这其中的过程充满了危机。

小时候夏天每逢下雨天就会很高兴,因为这个时候可以拿着小铲子挖知。用小铲子在泥地上铲去一层薄薄的土皮,运气好的话会在土皮下面出现一个拇指大的洞,知了就在里面了。

我们那还有一种和知了长得一模一样只是小了一号的“小知了”,我们都叫它“伏郎”,因为它出来的时候已经是伏天了。和"伏郎"差不多体型大小的还有一种叫“秋郎”的,顾名思义,它一般在秋天的时候出现。

不过下雨天到土里挖知了的收获还不是最大的,最让人期待的是每天晚上的摸知了活动,这是抓知了最多的时候,当然和运气也有很大的关系。

晚上早早地吃完晚饭,拿上手电筒和袋子,叫上小伙伴到村后面的小树林里摸知了。知了变成蝉要经历一次蜕壳的过程,蜕壳的时候它们都是选择比较高的灌木丛上或者树上,这是摸知了的大好时机。

往常一片漆黑的小树林这时挤满了摸知了的人,手电筒光束到处乱晃,人影和树影也跟着手电筒的光照摇来晃去。如果有谁摸到一个知了,肯定会激动地大喊大叫,其他人听到了都会一窝蜂似的蜂拥过去把周围的树检查个遍,希冀着能找到几个漏网之鱼。

摸知了结束回到家里要赶快把知了倒进装满水的小盆里,因为不用水泡起来知了就会蜕壳,退了壳的知了不仅不好吃,能吃的肉也会变少。

玉蝉活人能戴吗(知了二三事)(2)

吃知了最简单的方法是在油锅里撒上细盐炒,炒出来的知了可谓是人间极品,那时候总也吃不够。印象最深的是在我刚刚有记忆的时候我妈晚上带着我摸知了,那时候觉得我妈无所不能,时间不长就摸了很多。回到家用小锅给我抄了一盘的知了,那是我吃过最好吃的炒知了。

现在知了越来越少了,再想像以前那样大丰收是不可能的,也没有了下雨天挖知了和晚上摸知了的活动了,这些都变成了不会再回来的记忆永远消失在了时间里。

天晴后,外面开始响起蜕壳成功变成蝉的知了的叫声,一声声知了知了不知疲倦地叫着,这也是知了这个名字的由来。我妈说她小时候会用长竹竿粘上蜘蛛网粘蝉,可是不知道为什么我一直不能把蜘蛛网粘到竹竿上,一不小心就会破掉,也没发现蜘蛛网有什么黏性。

我抓蝉的方法更加高科技一些,用铁丝把一个小网兜的口子穿起来形成一个圆,绑到竹竿的一头,举起来对着陶醉在歌唱中的蝉慢慢地盖下去。这种方法并不是总成功,有时候太急躁或者声音太大,还没把蝉套进网里它就飞走了,所以“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完美再现了我捕蝉时候的形象。

玉蝉活人能戴吗(知了二三事)(3)

前几天在一个饭馆里吃饭,要了一盘炒知了,满怀期待地夹了一个放进嘴里,大失所望。小时候的炒知了香脆可口,而这盘知了却是又干又硬,完全没有知了该有的味道,和我妈炒的差远了。

有人说,总是怀念过去的人现在大多过得不怎么好。这句话对别人不知道对不对,在我身上还是很应验的,我现在过得确实不怎么好,不过还是沉迷于过去美好的回忆中不可自拔。

可能我不厌其烦地讲一些过去的事有些人早就听厌烦了,像知了一样喊着“知了知了”,可是我以后依然会不为所动地在回忆的路上越走越远的,哈哈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