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年初一,两个男人,一只猴子,一个外星人(实际上是特效生物),一队西方特工碰撞在一起,为观众带来开年大喜。

疯狂的外星人电影宣传图(好莱坞绝对拍不出我这样的)(1)

上映首日各项均第一

在观众眼中,[疯狂的外星人]无疑是春节档最好笑的电影:黄渤、沈腾的“一颦一笑”、精准的“无实物表演”,徐峥的“双重惊喜”亮相,打造出国民度最高的神仙组合。

而导演宁浩“收敛”过往“疯狂”系列的复杂多线叙事、黑色暴力元素,甚至让很多家庭观众惊喜发声:“全片没有性暗示,没有接吻,没有血腥。”坐实春节档最适合全家观影的首选席位。

尤其是采用最高级生物特效打造的外星人一角,更是无差别吸引了老年观众和儿童观众的心:“骚骚一出场就想笑”、“又萌又贱,好想要!”

疯狂的外星人电影宣传图(好莱坞绝对拍不出我这样的)(2)

不知嗨翻影院的一阵阵笑声,是否是宁浩心中的理想效果。

正如他一贯强调的:“我一直拍的都不是喜剧,那都是别人加上的标签。”

实际上,在最直观的欢笑过后,如果你咂摸片中那深刻的隐喻符号,那错位的对话表演,那不同种族的文化冲突,那大胆的本土化想象,不难发现宁浩固有的坚持和突破。

“我就不想拍美国人那样的科幻片,这就是自信吧。”

疯狂的外星人电影宣传图(好莱坞绝对拍不出我这样的)(3)


1. 荒诞

宁浩电影中的巨大喜感,来自于现实的荒诞。

举个例子,[疯狂的外星人]中西方特工抓获了黄渤和沈腾,让他们帮忙跟外星人建交。打着小算盘又有些惊慌的黄渤对外国人说:“我一会儿真得回单位,领导有事找我,很重要。”

这样一句简单的台词,相信单看文字,谁都不会觉得好笑。并且换了其他人,在其他场合说出,也一定不会有啥效果。

但只要置身影片那一幕的特定情境中,其带来的巨大错位喜感则让人忍俊不禁。这是宁浩独有的能力,他不会用任何伎俩对着观众挠痒痒。

可有趣的是:只要宁浩一思考,观众就发笑。没错了,谁让观众就是“上帝”呢?

宁浩认为,他所追求的荒诞来自于当代中国的巨大变革和飞速变迁。他所展现的荒诞性就存在于这急速变化中。

在他的长片处女作[香火]中,一个和尚为了筹钱修庙,需要一本正经的“连哄带骗”。而这个和尚的形象,正是宁浩上大学时接待过的一位真实“室友”。

从[疯狂的石头]到[疯狂的赛车],即便拍摄地是重庆和厦门这样的大城市,他的取景框依旧落在“城乡结合部”这样的地方。那种“破铜烂铁”般的美学,是宁浩最钟爱的。

疯狂的外星人电影宣传图(好莱坞绝对拍不出我这样的)(4)

[香火]豆瓣8.2

多种元素的并存,城乡差异,东西方差异,甚至自行车和汽车的冲突,他们所产生的荒诞,是宁浩最想记录的。

[疯狂的外星人]将主场景设置在一个世界公园中,随手可见世界各国地标,著名景点。

而这种独有“产物”,也正是在飞速发展的中国才会出现,这也是错位的荒诞。

疯狂的外星人电影宣传图(好莱坞绝对拍不出我这样的)(5)

片中还有一幕非常值得单拎出来说:当黄渤沈腾发现外星人想要“逃跑”,骑自行车去追,一路上掠过长沙小商业街,一直追到江边。

正常人的印象当中,江边会有什么呢?钓鱼的?练太极的?或许什么都没有吧。

但忽然,我们却发现无数一模一样的快递小车,聚集在江边,还有专门炒菜做饭的大姐在为他们提供服务。这,也是宁浩眼中当下的中国。

他曾表示:“全世界只有像咱们这么冷的地儿,还有那么多摩托车。而且很多快递小哥,还要把摩托车包上,就有了各种装扮,小哥穿的像盔甲一般,这就荒诞了。”

这种荒诞来自于极度的真实,而当宁浩把外星人这样一个特殊形象放置于这样的真实情境之中,[疯狂的外星人]仅此一家,别无分号的气质,便扎实的立了起来。

影片中,“可怜”的外星人不仅要被误认为猴,要练功挣钱。还要骑二八自行车,拔火罐,喝酒吃火锅。真真正正做到了“入乡随俗”。实际上,这正是宁浩所追求的荒诞效果。

在他眼中:“中国的城市气质更喧闹、杂乱。就像火锅,热闹。”他更认为,喜欢自己的观众群体,应该就是会热爱本土,喜欢杂烩文化的人。“我的观众跟喜欢吃火锅的观众是重叠的吧。”

疯狂的外星人电影宣传图(好莱坞绝对拍不出我这样的)(6)


2. 奔跑

在宁浩的电影中,可能最不缺的是“落伍的,不合时宜的人”。很多观众将其一以概之为“小人物”。

[疯狂的外星人]中,黄渤是耍猴的,但一直“嘴硬”说自己那一套是“国粹”。沈腾是开烟酒店的,梦想是拿下一款白酒的县代理。

加上[疯狂的石头]中敬业的保安队长,[疯狂的赛车]中落魄的车手。在宁浩眼中,他们都是落伍的人,而他也喜欢写落伍的人。

而宁浩更喜欢的,则是让他们奔跑起来。

疯狂的外星人电影宣传图(好莱坞绝对拍不出我这样的)(7)

[疯狂的石头]中,各路笨贼你追我赶,一直在奔跑。片尾爬出井盖的黄渤,嘴里叼着面包,跑上高架桥,后边跟着保安的摩托车。

“你跑啊,你再跑啊!”但那狂欢一般的奔跑,绝不能停。

[疯狂的赛车]中,黄渤本身就是以追逐速度为生。观众看着他一幕幕的摸爬滚打,像一只打不死的小强,不断站起来。

疯狂的外星人电影宣传图(好莱坞绝对拍不出我这样的)(8)

[疯狂的石头]豆瓣8.3

[疯狂的外星人]中,黄渤沈腾两人骑着自行车追外星人,车被外星人偷了,只能奔跑着再追外星人。

在宁浩的眼里,他们必须跑起来,因为在这个飞速变化的世界中,一旦停下,就有可能丢了性命。

宁浩曾在谈到“奔跑”这一意象时,提及了好莱坞著名导演斯皮尔伯格。

“你看斯皮尔伯格,他永远拍的是同样的电影。一个人在前边跑,后边有东西追。那东西可以是大卡车、鲨鱼、纳粹、恐龙等等。因为他出身是犹太人,在战火中生存下来的犹太人,内心深处就有这种不安感。”

疯狂的外星人电影宣传图(好莱坞绝对拍不出我这样的)(9)

而在宁浩的电影中,奔跑有着另一层意义。那就是中国人的“傲骨”。

宁浩认为,这是中华民族的一个特点,有了这个东西,才能活下去。[疯狂的外星人]中,黄渤所遭遇的经历,是一道史无前例的难题,何况还要让一个底层小人物去处理。

但他反复的说出的一句台词:“活人还能让尿憋死?”这种最淳朴的小人物生活智慧,才体现了他的坚持。

疯狂的外星人电影宣传图(好莱坞绝对拍不出我这样的)(10)

最终,这个守着很旧的传统手艺的人,有着自己的信念的人,这个不起眼的人,竟然以最不可思议的方式“拯救了世界”。

在宁浩看来,这又不仅仅是荒诞那么简单。

“因为他信念正”。黄渤在影片中,唯一想要得到的就是尊重。而每一个普通人,也都是值得尊重的。正如黄渤的台词:“咱靠手艺吃饭,咋就低人一等了?”

疯狂的外星人电影宣传图(好莱坞绝对拍不出我这样的)(11)

其实说到底,在宁浩看来,“疯狂”系列的故事只用一句话就可以概括: 一个没有错的人改变了这个世界,而他想要的就是尊重。

影迷K先生在观影后就发文称:“虽然才二月,但华语年度十佳只剩九席了。感谢宁浩,将华语科幻喜剧类型片由0变成了1。”


3. 消解

[疯狂的外星人]中,有一幕让人慨叹国人“独到”的智慧。

当两位男主角以为外星人已经死掉之后,沈腾居然把外星人泡在了大酒缸里。“既然我不能把百粮魂卖给外星人,那我就把外星人卖给百粮魂!”

这一幕完全颠覆了观众过往对所有科幻电影的想象。惊呼“还能这么操作?!”

而最后,西方特工队长还喝了外星人泡的酒,举起中国的锣。

最后的最后,外星人从酒缸里出来,“泡透了”,以断片儿的设定,一醉解千愁,来的都是客,终于“成功建交”。

片中一幕又一幕关于酒、乃至中国酒文化的描写,实则是宁浩所追求的“文化消解”。观众王卉就表示:“最后外星人离开时,一句‘都在酒里’,把中国元素带回外太空,实在感怀。”

宁浩认为:“无论来的是谁,我们的文化最后还是要把你‘吃掉’。中国的染缸文化很厉害。”

文化的消解,首先来自文化冲突。在宁浩看来,中国一向有非常特别的方式来消解外来文化。如果说“疯狂”系列讲的是一个人和一个有毛病的世界发生斗争的话。

那么“闯入”这个世界的其他闯入者,其所带来的文化冲突,则必须要以消解的方式进行交融。

[疯狂的石头]中,一个来自港式动作片中,满嘴“顶你个肺”的香港大盗,被重庆卖绳子的“奸商”直接“摆平”。

[疯狂的赛车]中,一群来自台湾的黑帮混混,“初来贵宝地”也是秀才遇到兵,有理没理都讲不清。

[疯狂的外星人]中,除了外星人与中国人的冲突,更有外星人与西方特工的冲突,中国人与西方特工的冲突。在宁浩看来,这背后代表的,都是文化冲突。

疯狂的外星人电影宣传图(好莱坞绝对拍不出我这样的)(12)

[疯狂的外星人]改编自刘慈欣小说[乡村教师]。在原版小说中,外星高等文明需要筛选银河系的文明。

一个星球上的生物体,其文明级别如果不达标准,就要毁灭这颗星球。而这种筛选标准,则是要从高等文明的题库中随机出题,答对三道题就算合格。

疯狂的外星人电影宣传图(好莱坞绝对拍不出我这样的)(13)

这种设定,不免有一种高高在上的俯视感。

到了[疯狂的外星人]中,宁浩保留了这种高级文明向下的“蔑视”设定。

但他认为:“所谓的先进文明不要嘲笑,不要自大。外星人代表更高阶文明,他带着自负,认为你们这些垃圾就要被惩罚。西方人又认为自己代表人类,是最强大的。可你凭什么呢?不管什么文明和个体,都不应该自大。”

一切的自大,在宁浩看来都需要被消解。

科幻影迷猫头灜lazycat就表示:“除了科普和想象力,除了通过炫目的画面炫技,我钟爱科幻片更是因为他们总在讨论技术和人的关系,更透过科幻去讨论人是什么、人从何而来、人往哪里去。”

除了文化消解,[疯狂的外星人]中对本土文化的自嘲和消解,也是比比皆是。

西方黑人特工张口就是标准粤语,黄渤可以准确的喊出“左手右手一个慢动作”的歌词,却记不清看过的一部电影名字:“谁不压谁来着?就那个什么晏光屁股在房顶跑,老带劲了。”

疯狂的外星人电影宣传图(好莱坞绝对拍不出我这样的)(14)

沈腾可以潇洒的说出:“犯我地球者,虽远必诛。”更冒出“我养你啊!”这样的经典金句。这一切细节呈现,其实都是对主流文化,乃至亚文化的二次消解。

黄渤和沈腾的角色设定,就应该是对流行文化更加敏感的普通观众。他们就是我们。

我们听着TFBOYS,看着[战狼]和周星驰。当我们偶然看了一次姜文之后,懵懵懂懂中,记住的却只是一些嗨点。

然而更可贵的是,宁浩再度发挥想象力,居然将这些懵懂的“嗨点”二度升华。

影片开场时黄渤琢磨的节目——猴在天上骑车,龙在后边飞。居然在片尾成真——外星人骑着自行车上天,背后真有一条龙跟着环绕。

那一幕惊人的视觉呈现中,宁浩所做到的不仅是文化消解,更将落点放置于一个平凡小人物独特中国梦的实现,这就不得不提及影片的重要题眼:文化自信。


4. 自信

[疯狂的外星人]中,“硬气”的黄渤有几场戏,不管面对外星人和西方特工时,都说出了一句话:“外星人怎么了,外国人怎么了,你们别忘了这是什么地方?China!”

有人感受到的是荒诞的喜感,但有人感知到的,则是大国文化的自信。

在宁浩看来,自信是一种心态。“中国这一百年就是全盘学习的一百年,是西化的。虽然我们是学生,但学生干吗要自卑呢,老师要跟学生平等啊!”

[疯狂的石头]中,黄渤饰演的笨贼,拥有属于自己的自信:“牌子!班尼路!”当年听来,似乎很是搞笑,如今再看,国货当自强,没毛病!

[疯狂的外星人]中,可能有观众会质疑,宁浩为何把西方特工势力描写的犹如“笨贼一箩筐”,无头苍蝇被耍的团团转。

这种处理是不是太戏谑、太夸张了?

对此宁浩也有自己的解读:“电影里,我并没有谈东方好,西方差。我的态度是,谁也别瞧不上谁,那就自大了。大家最终都要修正自己的认识,人类最值得批判的品质就是自以为是,我们都一样。我唯一批判的价值观就是高傲。”

在媒体人何小沁看来:“相比疯狂前两部,这一部剥离了当初作为新导演想要被看见的急切,不再炫技,从容讲述着一个寓言式小品,透析着宁浩对中西文化根源性差异的思考。”

在[疯狂的外星人]启动宣传之时,宁浩就曾表示:“好莱坞绝对拍不出我这样的[疯狂的外星人]!”因为:“我就不想拍美国人那样的科幻片,这就是自信吧!”在宁浩看来,没必要自卑,就应该文化自信,谁也别瞧不起谁。

从猴到外星人,到片尾外星人与猴的合体,当最后西方特种部队齐齐敲着中国的锣冲向战场,东西方文化冲突之后交融出的,并非只是荒诞的喜感,而寓意着大国文化的胜利。至此,宁浩才终于淌出了一条科幻片本土化的创新之路。

影评人鹦鹉史航在观影后就表示:“这个聪明喜剧,妥妥地完成了文化自信。两个不可替代的喜剧演员在一起,导演又知道自己要什么,就会有一部不可替代的喜剧稳稳滴诞生。”


5. 猴子

宁浩一直喜欢猴子,他的电影公司就叫坏猴子,坏猴子公司门口就是一尊巨大的斗战胜佛,[疯狂的外星人]一开场,就是可爱的坏猴子厂标,吹着口哨上了天。可,影片里的猴子到底指向的是谁呢?

疯狂的外星人电影宣传图(好莱坞绝对拍不出我这样的)(15)

在宁浩看来,外星人、西方特工、耍猴的中国人、猴,这几组都互为压迫和歧视链关系。

但中国人与猴又多了一层依存关系,是有“中国式父子关系”一般的感情。而在片尾大战中,外星人上了猴子的身体,像是大闹天空的孙悟空一般,毁了世界公园。

而此刻宁浩好似又借助外星人的口吻,也替猴子发表了自己的感受:“你训练我、让我金枪锁喉、给你倒酒……”在幕后采访中,宁浩也承认:“是的,谁考虑过猴子的感受呢?”

疯狂的外星人电影宣传图(好莱坞绝对拍不出我这样的)(16)

宁浩出生在山西的一个大工厂,当年光是工厂职工就有三十多万人。

在他的记忆里,从小上学就很绝望,他认为那个地方没有任何出路,没有任何优势,生活就是死水。

“每个人都是不自由,都像是困在笼子里的猴子。”多年以后,宁浩发现了拯救自己的方式:说故事。“创作里你会自由起来,比如画画。这幅画的区域里你是自由的,这个范围内你是自由的,你就没有被困在笼子里。”

关于猴子这个意象,宁浩还曾经在一次采访中,回忆当年的另一个故事。“小时去一个公园,有那个猴山,有几只猴子,然后大家就看一个猴,在晃大树,一直晃。好多人都互相问,他为什么晃呢?后来我就反问,他不晃他干嘛啊?还不如晃,也算干点啥。”

在他看来,我们都是猴子,他也是猴子。而拍电影是干啥?“就是晃树呗!正好旁边有电影这棵树。”宁浩如是说。


疯狂的外星人电影宣传图(好莱坞绝对拍不出我这样的)(1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