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从技术严谨的角度,电热膜应用于地暖本来就是非常错误的!这是国内不少电热从业人员和我认为既专业又认真的专家们的观点,那些做韩国电热膜产品的当然绝对是持反对意见的。不过现在正赶上他们没有什么话语权,我可以从容分析一下这些良心专家的论断了:

地暖和电热膜的区别(为什么电热膜并不适合用于地暖安装)(1)

1、韩货电热膜如果用于地暖,电气安全方面有问题。

大家都知道正规的电地暖产品是发热电缆,热缆的外皮(护套)是有很强的耐磨、耐压、防水、绝缘、抗拉伸等等电气/物理特性/用途的。

这些特性都是有用的。因为热缆在电地暖结构层中需要间歇工作几十年,每年冬季长期处于热胀冷缩的微位移状态中,(事实上夏季等时段也如此),始终在被摩擦、被挤压、被拉伸,所以,应用在电地暖系统中的产品质量要求必须不能差。

注意:

(1) 自以为狡猾地在施工时铺一层金属丝网,把金属丝网接地,以“系统接地”来掩盖产品本身没有地线不能接地的韩国电热膜们,请收声,这明显是骗人,避免让群众当棒子打。

(2) 后来自己在里面又压入屏蔽网地线的电热膜:请问里面的绝缘摩擦问题真的能解决了?

2、韩货电热膜如果用于大面积采暖,电磁辐射方面可能有点问题。

人家用于电地暖的正规产品是发热电缆,正规的发热电缆的结构都是有一层环状屏蔽层,国家规范中的术语好像叫“接地屏蔽层”,这结构简单,却完美地解决了电磁屏蔽的问题。

韩国的电热膜就苦逼了,对人家发热电缆很简单的结构,对电热膜却实在巨困难啊。

那做不出来这种结构,电热膜电磁辐射的问题怎么解决呢?

如果解决不了,那你做个榻榻米没事在上面掰棒子玩可以,用于大规模的建筑采暖,敢吗?

即使你们韩国卖电热膜的敢,但,我们中国住户敢吗?

地暖和电热膜的区别(为什么电热膜并不适合用于地暖安装)(2)

3、韩货电热膜本来就只是天棚采暖产品,不能用于地暖。

电热膜本来就是部分应用在天棚中的,欧洲也曾经这么以天棚供热补充一下电地暖的不足。

因为电地暖虽然是最舒适的一直供热方式,热得慢凉得也慢,很容易形成长时间的恒温环境,但当开窗换气或人来人往开门频繁时,房间局部的温度迅速变化,电地暖的补热反应慢的问题就需要解决。这时可以在靠窗和户门上方的顶棚里面装上一片两片的电热膜,用以辅助供热,这对冬季局部环境需要迅速升温时有些许好处。

这种情况电热膜是在天棚上面,没太多触电安全的问题需要考虑;那一小片地方,又在房顶,电磁辐射也可以不太在乎。

但用在地面,这些问题肯定就都是大问题了。

在编制修订国家地暖规范时,执笔的专家就很专业地认识到这些问题,不把电热膜产品写入地暖规范中。当时有参会的电热膜商家说:“担心电热膜漏电要求接地是多余的,因为前端电源应该有漏保,如果真漏电了,漏保自然就跳闸了。漏保不跳是漏保问题。”

要按这位商家的理论,任何电器都不需要接地要求了,反正前端都有漏保嘛。

这显然很搞笑。

地暖和电热膜的区别(为什么电热膜并不适合用于地暖安装)(3)

这里说到了“搞笑”,顺便多说一些电热膜搞笑的事情。

据说电热膜是韩国人整出来的,所以市场上总有什么韩国十大电热膜品牌之类的宣传;在中国也是临近韩国那一片的东北在应用或者模仿生产。这种东西从韩国跑到中国后,各种宣传中展现了各种最新名词、老名词新生命、创新名词等等,诸如什么“纳米技术”“航空航天科技”“高分子”“碳晶”“碳纤维”......让我们怀疑韩国是不是当今科技最先进的国家了。

这么超级先进的东西,把22世纪的新技术都涵盖了不少的电气产品,却连最基本的电气安全问题都不能自己解决,这实在有点搞笑。

前不久还看到某电视台的一个节目,竟然用电热膜作为电地暖产品的代表,对比水地暖和电地暖的采暖费,给出结论是“用电地暖的花费只有水地暖的十分之一”!

但凡有点基本供热知识的人,都知道建筑能耗主要是建筑围护结构本身决定的;水地暖和电地暖的能耗绝对应该是差不多的;不同能源价格会使采暖费略有差别;但居然敢说“十倍”这样的假数据!真让人难以判断是韩国电热膜的黑科技太顶级了?还是他们搞宣传的忽悠习惯一直是如此超级?亦或他们认为观众的知识水平和智商都在地平线以下?韩国电热膜,太多的搞笑了!

地暖和电热膜的区别(为什么电热膜并不适合用于地暖安装)(4)

抵不抵制大家随便,但建议你至少别用电热膜去装你家地暖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