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是一场集体的追思。
在节前,我们收集了一些读者朋友的清明记忆。有的人想起小时候听着爆竹声飞奔上山领糖果的样子,有的人带了五岁的儿子一同祭拜祖坟中的爷爷,看到了三十年前的自己;有的人怀念起离去的至亲之人,用九篇文字纪念,有的人想起了更多故人,长辈,朋友,邻居,同事,其中大多数没来得及告别;有的人回不去故乡,思念起故乡的艾叶果,里面有淡淡的田野花草的香味,有的人则回到了家乡踏雪寻青,期待山中的亲人,在春风中重生。把对过去的追忆就留在清明节里。春光正好,我们继续向前。
故乡在飘雨
尹育武
南方的雨飘了一些日子,故乡也在飘雨。在梦里,我回到故乡,回到故乡的山野。故乡的山野,有山花烂漫,有静静的丛林,有无数鸟儿鸣叫。
想起故乡的清明节。天空飘着小雨,每家每户去山上扫墓,提着竹篮子,里面放着一些斋饭,放着一些纸钱,我们拿着锄头,镰刀,一路牵着孩子,向山上的坟墓行走。如果早春的树枝长得太密了,我们会清理一些。如果田间小路不好走,我们修整小路。走到了坟墓边,清理一些墓边的树枝和杂草,把墓边打扫干净,然后烧些纸钱,祭奠一会,向逝去的亲人磕头。
我的母亲已经离世十三年了,今年的清明节,我未能回家,未能回到母亲的坟墓边,再和母亲说说话,或是看看母亲的遗像。想想母亲操劳的一生,心里就很内疚。清明节,想着故乡的亲人去扫墓,想着山野里的青烟升起,想着那些骨肉相依的往事。
老家有个习俗,每年都要修整一下祖坟,特别是远一些的坟墓,都要修理。我时常看到一些在外过得很风光的人,总要回家修理一些祖坟,很让人敬慕。老家是我们的根,祖宗是我们心中难舍的牵挂,一辈子的想念。
清明节也适合踏青。春天了,万物复苏,故乡好多果树已经开花结果。在清明节那一天,可以去采艾叶,和着米粉做艾叶果,做成的艾叶果很清甜,有些淡淡的田野花草的香味,有益肠胃。
小孩子一听到山上有爆竹声都会循声飞奔而去
李可西²⁰²²
每年清明都回家 ,除了祭祖,还会帮家里人一起春耕。但是今年却怎么也帮不上忙,因为疫情不得不暂停一切。
小时候每到清明,老妈都会蒸一个小蛋糕拜祭先人,我们因此也能大快朵颐。小时候由于经济条件限制并不曾有什么零食,也就逢年过节有点水果糖瓜,到了清明祭祖的时候大人还会给小朋友分发糖果饼干,老家土话叫“分土狗”。所以在清明前后,小孩子一听到山上有爆竹声都会循声飞奔而去,一般都会满载而归。
烧纸放鞭炮,我觉得心有不安
天涯秋水
对于已经逝去的亲人,心中有一份追思即可,不必非要烧纸放鞭炮,那样既花了钱,还污染了空气,更可能惊扰了地下安息的灵魂,我觉得心有不安。在祖坟前坐坐,三鞠躬,表达一下情感,亲近一下大自然,这就够了,不必再多。
过好每一天,就是对他们最好的慰藉
夏熊飞
长沙疫情,清明节回不去老家。特殊时期,把对逝去亲人的思念放在心里。只要没有被遗忘,他们就会永远活在我们心中,时空上的距离永远无法阻隔这种爱与记忆。过好每一天,让人生价值得以实现,就是对他们最好的慰藉。
清明节那天,我怀念我的母亲
仇士鹏
今年的清明节因为疫情不能回家,但该有的仪式感不能丢掉,我准备找出九篇怀念母亲的文章,在清明节那天,组成一个九宫图,发在朋友圈,在文字里安放流离的思念与怀想。那一天或许会有细雨,也或许没有,但是我一定能在风吹起的时候闻到淡淡的杏花香。
现在的我,只有在文字里才能看见母亲温柔的凝望,听见那声在炊烟里拉长的呼唤。它们拉着童年的绳索,蹚过光阴的长河,在字里行间一步步向我走来。
“有过我的车辙的地方也都有过母亲的脚印”,有过母亲脚印的地方也都有我一层层的思念。
除了文字,再大的雪、再繁茂的草也无法将它们填满。
有烟火处,就有血脉的传承
贝塔
每逢清明节,我的脑子里总会冒出很多熟悉的人,有长辈,有朋友,有邻居,有同事……绝大多数是没来得及告别的故人。几多思念就有几多哀愁,其实,总有一天我们还能在另一个地方再次相遇。
茔冢传来切切虫鸣,那是离别的声音,冥纸化作袅袅炊烟,那是人间的烟火。有烟火处,就有血脉的传承。生者寻根,叶落归根,其实,清明节也是属于我们的感恩节……感恩我们曾经的相遇,无论是风和日丽还是电闪雷鸣;感恩我们曾经的相识,无论是志同道合还是天天抬杠;感恩我们曾经的相爱,无论是相见恨晚还是日久生情;感恩我们曾经的相杀,无论是反目成仇还是天生冤家……
我又想起了马尔克斯的话:生命中曾经有过的所有灿烂,终究都需要用寂寞来偿还。
诗歌·清明
陈建
坟头比去年又矮了一些
来的人也大多如此
新鲜的酒菜和家常话
如奔赴一场筵席
我好好打扮
并向你隐瞒,一条河流
丢失了去向,再坦白
梅花正红红地落下
我的额头三次撞疼了香灰
五岁的儿子懵懵懂懂,跟着我给爷爷作揖
周忠海
春光正好清明时,柳絮青冢寄哀思。今年清明节,我一如既往地选择回家扫墓。清明节祭祀,我们农村有隆重的习俗,俗称“挂青”,“清明挂向前”,意思是要在清明节前几日祭祀。全家晚辈男丁齐聚老家祠堂,赶赴祖辈坟茔,奉供上斋饭、包子、猪肉、活鱼、米酒等祭品,抚今追昔话清明,代代传承,这是难以割舍的情感。
今年清明节,我家祖孙三代来到祖坟扫墓。五岁的儿子懵懵懂懂,跟着我在给长眠故土的爷爷作揖敬酒。这个熟悉的画面,让我不禁想起三十年前的自己,也是跟着父亲上山祭祀,在耳濡目染中传承寻根祭祖的文化习俗。
父母不是柱子,他们是餐桌
小米儿
清明祭祖,是最默契的聚会。早晨六点到了母亲家,姐弟五个吃早饭,坐的坐,立的立,说的说,沉默的沉默,全凭习惯,一如小时候。这样在一起的早餐时候已不多,爹去了,娘健在,恰逢清明时节,是我们早餐聚会的机缘。
想起小时候,夜深,围着母亲在土炕上等老爹扣响木门的铁环。母亲重复谜语:兄弟七八个,围着柱子坐,大家一分手,衣服就扯破。谜底是蒜,大家已烂熟,但还让我弟猜。
如今想来,父母不是柱子,他们是餐桌,人间烟火,浓淡都在桌上。清明的餐桌上,有对旧日亲人的怀念,有浓浓亲情的延续。
希望再过一次儿时的清明
陈玓玏
幼时的清明节,从不会远行,在家跟着大人们祭酒肉、烧纸钱包、上山扫墓,哥哥姐姐们带着我在山堆堆里挖蕨菜、采山莓。山莓和蛇莓对小孩子来说,极易认错,又听说蛇莓有毒,生怕误食了就一命呜呼。也许是爷爷在保佑我们,我和姐姐从没有碰过什么蛇虫鼠蚁,即使不在清明时,偶尔也会偷偷跑到山里,摘几颗山莓,用小碗盖在爷爷坟前,再把从奶奶那儿偷来的白酒洒在小碗边,学着大人们作揖,给爷爷絮叨。
希望明年的清明能回乡祭祖,带着新的家人们见见最亲爱的外公、爷爷,感受血脉相连,感受生生不息,再去踏踏春,再去过一次儿时的清明。
居住在山中的亲人,将在春风中重生
谷锋&€
于中国人而言,其实一直都在回乡的路上,但清明回乡,意义就变得不一样。读大学时,一到清明小长假就往家里跑,有时回来也无事。从城里回到乡镇,看树冒出新芽。前两年清明节都有小雨,今年则下起了雪,雪融化时,正好踏青,还可以在山中采蕨苔,从食物中感受无限春光。而居住在山中的亲人,将在春风中重生。
图片来源于网络
初审|唐嘉洋
复审|李玲
终审|黄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