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人民网-山西频道

晋剧现代戏剧本(新编晋剧河清海晏)(1)

为官避事平生耻。担当,古今之意相通。清代山西大同浑源籍能臣廉吏栗毓美所坚守的担当之道,来自中华民族几千年优秀传统文化的有力支撑,是中华优秀优统文化的精髓,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

在全面建设清廉山西,引领保障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行稳致远,续写山西践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篇章,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之际,中共大同市纪律检查委员会、中共大同市委宣传部精心策划指导,大同市文化和旅游局组织实施,大同市晋剧院倾情创作演出的新编晋剧《河清海晏》,作为近年来山西省新创廉政题材优秀代表剧目亮相第三届山西艺术节(云上艺术节),唱响首届“清廉大同”廉洁文化艺术主题活动,观众好评如潮。

晋剧现代戏剧本(新编晋剧河清海晏)(2)

该剧以清代山西大同浑源籍能臣廉吏栗毓美清廉自守、勤政爱民,办事实心,殚精竭虑,坚守担当之道为主题主线,树立大历史观、大时代观,以总揽历史长河的雄浑气魄,贯通古今,在故事结构、表现形式、主题蕴涵等方面进行了全新的挖掘梳理、提炼表达,充分展示了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山西龙头剧种——晋剧声腔艺术的魅力,首次在中国戏剧舞台塑造了能臣廉吏栗毓美的形象,是晋剧艺术的一次全新突破,也是新时代新征程全面建设清廉山西,推进廉洁文化建设的一张亮丽名片,更是一面光照千秋的历史镜鉴。

《河清海晏》:将重要历史人物作为文艺创作的富矿

历史上的栗毓美系清朝名臣,山西浑源人,嘉庆七年(1802),经过考试,被选拔到河南做官,先后担任知县、知州、知府、按察使、布政使、护理巡抚等职。道光十五年(1835年)任河南山东河道总督,主持豫鲁两省河务。“以砖代埽”,是栗毓美治黄工程的一次技术革新。栗毓美为此撰写的《治河考》《砖工记》两部著作,至今仍是研究古代水利工程技术和水利发展史的重要资料。

栗毓美担任河道总督五年,为国库节省白银130余万两。在他任职期间,河南地区没有发生过大的水患。《清史稿》评价治河之功时,称栗毓美为“当世河臣之冠”。道光二十年(1840年),栗毓美在视察黄河途中,病逝于郑州行馆,那年他63岁。消息传到京城,朝野震动。道光帝痛失良臣,大为悲痛,他说:“栗毓美办事实心,今朝病故,诚为可惜!临终无亲属一人在侧,尤为可悯!”下令追封栗毓美为太子太保,赐谥“恭勤”,亲作祭文,恩准祭葬。民族英雄林则徐为栗毓美撰写了墓志铭,称赞他“帝任之专,公肩之力。财殚牵茭,虑枕炼墼。五载试行,厥功已丰。”

当栗毓美的灵柩从河南北上运往山西时,沿途民众挥泪相送,竟千里不绝。

栗毓美之墓,坐落与山西浑源县城的东北隅,面对恒山,北依浑河。百余年来,这位治河能臣,一直被山西、河南百姓深深怀念。

新编晋剧《河清海晏》以清代山西大同浑源籍能臣廉栗毓美所坚守的担当之道为主题主线,讲述了清道光年间,黄河水患连年不绝,百姓深受其害。山西浑源籍名臣栗毓美上任山东济宁河道总督,勤政爱民、办事实心,殚精竭虑、廉洁奉公,尤其是创新“抛砖筑坝”法,以砖代埽筑坝护堰,治黄有力。经40昼夜抢护,抛筑砖土坝60余道,终于化险为夷。这些老砖坝的作用一直发挥到新中国建立之后。栗毓美此举触动了沿途河道官员的利益链,引起轩然大波。栗毓美一身正气、不畏强权,铮铮风骨、为国为民,置名利于身外,与黑恶势力斗智斗勇,在破诡云谲的“河政风云”中,斩断了黑色“利益链”,还百姓河清海晏。

晋剧现代戏剧本(新编晋剧河清海晏)(3)

《河清海晏》:在历史横切面上寻找一点,把它精细放大

栗毓美为官38年,足迹遍布河南、山东等地。如何在有限的时空中,集中反映他心系百姓、为政清廉的卓越政绩和旷世英名?在历史横切面上寻找一点,把它精细放大——这就是新编晋剧《河清海晏》魅力所在。

该剧由山西省著名编剧赵爱斌执笔,国家一级导演雷守正执导,晋剧音乐大师刘和仁作曲,晋剧作曲家刘和跃编配,誉满天下的晋剧须生大师丁果仙声腔艺术传人、著名晋剧表演艺术家、大同市晋剧院院长孙岚岚领衔主演、倾情演绎,全剧精心而巧妙地选取于栗毓美宦海生涯中的一个重要节点,清道光十五年(1835)栗毓美署理河东河道总督,乘一叶小舟沿黄河从河南到山东济宁赴任,正值汛期,一路风大浪急,暴雨如注,汹涌的巨浪冲击着黄河沿岸大堤,所经沿途堤坝却没有堆放任何准备应对溃坝决堤的石料物资,栗毓美心急如焚。

刚刚赶到山东济宁地界,所见所闻更是令栗毓美触目惊心,十万火急的汛情、溃坝决堤四处逃难的灾民与腐败涣散、贪腐严峻的河政形成强烈反差,重重矛盾刻不容缓直逼新任河道总督栗毓美。陷于困局中的栗毓美究竟该如何应对?怎样破局?故事就从这里开始讲起。

电闪雷鸣、暴雨倾盆,栗毓美迎住因溃坝决堤惊慌逃命的老百姓,他关切对乡亲们说,两腿比不上黄水快,何不拦河堵坝?乡亲们气愤地答道,治河的银子全进了贪官的腰包,别说堵河的石料,连秫秸都没有!

栗毓美当机立断,诚恳地说服了准备逃难的百姓们,把黄河水冲塌的房舍民居的砖瓦,从断垣残壁中挖捡出来,就地取材,抛砖筑坝。栗毓美迅速将百姓们组织起来,运砖人群的队伍从垮塌的民房一字排到黄河大坝,百姓们手递手,一人传一人,转用青砖,拦河筑坝。

这样的开头,故事切入干净利索,没有过多的铺陈渲染,节奏铿锵,直接挺进全剧的核心旨要。这样切入使得全剧主题主线高度集中凝练,对观众有很强的代入感。

面对灾民,面对汛期,河道副总督安澜完全不在状态,他觊觎河道总督之位已十余年,对上贿赂朝廷钦差舒穆鲁等人,对下重金笼络众河臣,与舒穆鲁狼狈为奸,密谋炸毁大坝,以老坝工郭大昌一家十三口性命威逼要挟,逼迫郭大昌星夜炸坝。安澜此举一箭双雕,一则令刚刚上任的河道总督栗毓美背上溃堤垮坝这个黑锅,二则再向朝廷追加筑堤款项,继续将朝廷治河银两悉数侵吞,坐地分赃,中饱私囊。不仅如此,安澜还欲杀人灭口,追杀炸坝的郭大昌。栗毓美派人明察暗访找到在逃的郭大昌,审明炸坝事件,帮助郭大昌逃过河道副总督安澜的迫害追杀。钦差舒穆鲁与安澜沆瀣一气,借机挟私报复栗毓美,还令栗毓美停职反省。栗毓美不畏强权,以纵然舍去头上顶戴花翎的勇气和胆略,果断揭开贪腐的黑色利益链。以为钦差舒穆鲁返京饯行为名,栗毓美巧设家宴,借机拦截了侵吞治河银两准备溜之返京的舒穆鲁,并让郭大昌和他失散8年的女儿青莲突然出现在舒穆鲁面前,父女两人戳穿炸坝事件真相,控诉了安澜等河臣河政腐败,治河银两被层层截留挥霍,黄河越治越险,千万黎明百姓家园被毁,流离失所……

“新编晋剧《河清海晏》故事情节波诡云谲、扣人心弦,高潮迭起……最打动我的是栗毓美这个人物。”大同大学王萱萱和他的同学们观看演出后认为,舞台上的栗毓美铁骨铮铮、有血有肉,可信可敬可亲,剧中矛盾冲突紧扣栗毓美为官的人生追求,突显了主人公“为政清廉、心系百姓”的精神追求,生动诠释了他以民为本、勤政清廉、敢于担当,有所作为的官德。

晋剧现代戏剧本(新编晋剧河清海晏)(4)

《河清海晏》:揭示了栗毓美强大的内心和担当的底气来自哪里

——“吾人为一事须要有定识定见,苟可以利国利民,必当身任其责。设有阻碍,应立一必为之志,随机应变,以冀有成。”

——“甚至心存畛域,以为责有专归,相互推诿,及至国与民交受其累。”

——“苟非胸有成竹,不为浮议所惑,鲜不因循卸责,费于半途。”

这就是一个400多年前的清朝官员的担当。

栗毓美这三段话,淋漓尽致地表明他强大的内心和为官担当的底气来自哪里?来自中华民族几千年优秀传统文化的有力支撑。

栗毓美生于忧患,苦读诗书数十年,饱经国家社稷之动荡,曾深刻体会百姓离乱之苦。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养出来的知识分子,并且始终坚定不移、执着践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的能臣廉吏。正因此,栗毓美为官的核心就是心系百姓、造福百姓、为民请命,对恶势力不卑不亢、刚正不阿。而这正是儒家德政主张的集中体现,也是栗毓美成为清朝好官员坚实的文化心理依据。

新编晋剧《河清海晏》启示我们,没有担当,就没有作为。没有当担,就没有不畏强权,一身正气,凛然风骨的栗毓美;没有担当,栗毓美怎能将置名利于身外,与黑恶势力斗智斗勇;没有担当,更不会在河政风云中,取得胜利,治水成功,造福百姓,利国利民。

新编晋剧《河清海晏》启示我们,凡是有利于党和人民的事,就一干到底。栗毓美为官做事从不躲闪退宿,不惜得罪上司,甚至不怕丢掉官职;他处则为醇儒,出则为循吏,体国忧民之意,孝悌慈爱之心,肫然溢于言外,而度量恢弘,不念旧恶,能容人之所不能容,忍人之不能忍。栗毓美为官多在黄河中下游一带,经过长期调查研究,他结合当地实际情况,从创新“抛砖筑坝法”到建议朝廷试行和推广,打碎了河政利益集团中饱私囊的发财美梦,为国家节省银两不可估算,由知到行,期间,困难重重,关山难越,刀光剑影、生死搏杀,但栗毓美从不退却,没有半途而废,始终为官一任、造福一方,利国利民,俯仰天地。

新编晋剧《河清海晏》启示我们,为官避事平生耻。当干部就要有担当,一个好干部的最要标准就是敢于担当,凡是有利于党和人民的事,就要敢想,敢为、敢当,做时代的劲草、真金;就要坚持原则,认真负责,面对矛盾和问题敢于迎难而上,面对黑恶势力和歪风邪气敢于敢于亮剑。

今天大同市以戏曲的形式传承弘扬栗毓美的担当之道,不仅要弘扬他心系百姓,为政清廉的为官精神,更要以此为镜鉴涵养全社会清政廉洁的价值理念,营造以文化人、以文润德、以文养廉的浓郁氛围,为全面建设清廉山西提供强大的精神文化支撑,为营造优良政治生态和发展环境、筑牢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注入不竭的源泉和动力。

今以古鉴,新编晋剧《河清海晏》让栗毓美这个人物穿越几百年直到今天还饱含现实的温度,让我们从那段历史中产生思想共鸣,这是真正的现实主义创作的力量,毋庸置疑新编晋剧《河清海晏》是一面光照千秋的历史镜鉴。(李晓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