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有谁像我一样抓住机会?开学第一课讲鲁迅的小说《社戏》!

鲁迅先生的《故乡》原文读书笔记(鲁迅的老乡陆游)(1)

游山西村

陆游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名句: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含义:社日将近,一路上迎神的箫鼓声随处可闻,布衣素冠,淳朴的古代风俗依旧保留。

例一:

《庙会风情》是周至民俗风情的记录,也是历史的记录。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窗外阳光明媚,寒梅欲绽,煦煦和风.中,周至正月的庙会又临近了。

作者为《庙会风情》作序,由书联想到陆游的这句诗,又转向窗外的风景:生活中的庙会临近了。古诗的诗意,窗外的画意,他会去庙会逛逛吧?读者也许就会结合着《庙会风情》中的内容,想象自己逛庙会的情景吧。

鲁迅先生的《故乡》原文读书笔记(鲁迅的老乡陆游)(2)

这首诗中真正的名句当然不是这个,而是……

名句: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含义:重重叠叠的山峦,迂回曲折的溪水,前面似已无路可走。可是,继续前行,在柳树茂密,山花烂漫的地方,又一村庄出现在眼前。

感受:这句诗本义是描绘景物的,可是人们在引用时,很少用来写景,多是比喻陷入绝境后发生转机,绝处逢生。它形象地昭示人们,不要对前途失去信心,坚持前行总会有出路。

例一: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感情也是这样,茫茫人海中,总一个人适合你的,所以在任何时候都不要失去希望,幸福也许会在不经意间降临。

这里引用名句是形容感情受挫,启示人们不要失去希望,静静期待幸福来敲门。

鲁迅先生的《故乡》原文读书笔记(鲁迅的老乡陆游)(3)

例二:

一篇文章,初看开头,便知结尾,一般不会引人入胜。如能做到千折万转,抑扬有致,曲径通幽,就能避免平铺直叙,使文章产生诱人的艺术魅力。所谓“抑扬生变法”,就是指在文章中对所写之物,或欲扬先抑,或欲抑先扬,陡然一转,或褒扬抬高,或贬低否定的一种艺术手法。运用这种方法来构思写作,往往可以使文章波澜陡起,摇曳多姿,从而达到“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佳境。

这段文字引用名句来形容构思巧妙的文章达到的效果,给人的绝妙感受。

鲁迅先生的《故乡》原文读书笔记(鲁迅的老乡陆游)(4)

例三:

当你感到山重水复疑无路,再奋斗一把就能柳暗花明又一村了是的,在奋斗中我成长了,知道了在绝境时不应该放弃,而是再努力一下,再奋斗一把,说不定就能走出绝境获得成功。

这段文字应该是记叙文的结尾部分,既是对前文事件的感悟,又升华了文章的中心,给读者启示。

鲁迅先生的《故乡》原文读书笔记(鲁迅的老乡陆游)(5)

例四:

在所有危险中,不要忘记里面也包含着机会。救星就在这个机会中,而机会是人去创造的。“危机”这个词本来应解释为危险和机遇的,就如同挑战一样,看似危机重重,前途未卜,但是我们不要忘了人生路上的“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当然,这也需要我们不畏挑战,不懈奋斗,才能在绝境中找回一条成功登上顶峰的小路,一些这条路还是一条捷径,一次让我们取得成功的机遇。只是,在找到之前,也许我们会辛苦一点,要像掉进牛奶中的小青蛙一样,不断地为着脱离险境而游呀,游呀,直到掩藏在挑战中的机遇露出它的真面目。所以,不要抱怨生活中没有机遇,只有不断地挑战,岂不知那些机遇有时就孕育于挑战之中。

这是一段议论性的文字,其观点是:危险中包含机会。而名句的作用就是充当道理论证,陆游诗句中蕴含的哲理。

鲁迅先生的《故乡》原文读书笔记(鲁迅的老乡陆游)(6)

例五:

一路颠簸,真的毫不夸张,是一路颠簸,50公里路走了将近3个小时,就能感受到这条路有多难走了。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历经艰险得到的往往是最好的。

这段文字是游记中承上启下的一段,前面写“一路颠簸”即山重水复,后文写最好的风景——柳暗花明。用古诗名句来过渡,有智慧!

鲁迅先生的《故乡》原文读书笔记(鲁迅的老乡陆游)(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