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人民武警”可订阅哦!

雷锋你好(雷锋你好)(1)

三月的春风,又拂过街巷垂柳,

她也曾,拂过你的面容。

如果你还活着,

现在你已经是77岁了。

可当年,年仅22岁的你,

却因公殉职了。

岁月长河带不走你,

不论是奋战在抗洪大堤上,

还是坚守在执勤岗楼,

抑或是每个爱心举动中,

……

在无数人身上,

我们再次看到你!

雷锋!你好!

雷锋你好(雷锋你好)(2)

毛主席在1963年3月5日题词:向雷锋同志学习!就是这一句话,时至今日,我们依然无法用语言去描述,在那个年代他究竟用自己的满腔热忱感染了多少人。

雷锋你好(雷锋你好)(3)

雷锋在自己短暂的一生中,用实际行动书写了自己无限的忠诚、使命和担当。不论是他对共产主义的坚定信念、为人民服务的大爱情怀、艰苦奋斗的拼搏劲头、爱岗敬业的螺丝钉精神、言行一致的高尚品格,这些,都让雷锋成为镌刻在我们生命中的一座丰碑。

雷锋你好(雷锋你好)(4)

孩童时,我们从书本上读到雷锋故事,他是一名战士,但是他始终记得毛主席的教导,爱憎分明不忘本;他是一名党员,但他的心里装着人民,无私助人不求回报。长大了,我们遇到了越来越多雷锋式的英雄,他们有的平凡无奇,却像螺丝钉一样,恪守岗位尽职责。他们中也有的光芒万丈,或是在大火中逆行、又或是在洪水中勇进,他们把人民高高举过头顶。渐渐地,雷锋成为我们深藏于心,无法宣之于口的那些在我们困难时帮助过我们的一个个陌生人。

雷锋你好(雷锋你好)(5)

“接过雷锋的枪,千万个雷锋在成长。学习他,对人民无限忠诚;学习他,对敌人毫不留情;学习他,为祖国献出青春,为了共产主义奋斗终生,毫不利己,专门利人,做一个永不生锈的螺丝钉。”

这首《接过雷锋的枪》创作于1963年,由作曲家朱践耳作词作曲,自上个世纪70年代起传唱至今。而更广为传承的,还有他的故事和语录…

“一个人的作用对于革命事业来说,就如一架机器上的一颗螺丝钉。机器由于有许许多多螺丝钉的连结和固定,才成了一个坚实的整体……我愿永远做一个螺丝钉。”

雷锋你好(雷锋你好)(6)

1959年,还在乡政府工作的雷锋跟张书记下乡,路上,雷锋把脚边的螺丝钉踢走。没想到张书记却从草丛里捡起那颗螺丝钉,用手帕把螺丝钉擦干净,装进了上衣口袋。在机械厂,雷锋听到张书记问厂长:“如果这机床上少了一颗螺丝钉,机床还会转动吗?”厂长说:“那就要出毛病了!”这时雷锋突然明白张书记为什么要捡那颗小小的螺丝钉了。原来一个小小的螺丝钉,机器上少了它可不行!同样的革命也是这样,我们这些人就是大大小小的螺丝钉,缺了谁都不行。所以,一颗小小螺丝钉也不能浪费。

“对待同志要像春天般的温暖,对待工作要像夏天一样的火热,对待个人主义要像秋风扫落叶一样自敬,对待敌人要像严冬一样残酷无情。”

雷锋你好(雷锋你好)(7)

入伍后,雷锋把自己的藏书拿出来供大家学习,被人们称为“小小的雷锋图书馆”。他帮助同志学习知识,同班战友乔安山文化程度低,雷锋就手把手地教他认字,学算术。同班战友小周父亲得了重病雷锋知道后以小周的名义给家里写了信又寄去10元钱……

“钉子有两个好处:一个是挤劲,一个是钻劲,我们在学习上,也要提倡这种‘钉子’精神,善于挤和善于钻。”

雷锋你好(雷锋你好)(8)

入伍前,在鞍钢工作,雷锋制定了早晨学一小时,晚上学到10点至11点的自学计划。到部队后工作更忙,没有更多的学习时间,他就把学习的书本放在挎包里,人到哪里书到哪里,有空就看上一点,出车回来,他总是要挤出时间来学习。翻开雷锋读过的《毛泽东选集》,几乎每一篇每一页都画了一些学习重点,边边角角上写着一些阅读心得或眉批。在阅读《纪念白求恩》一文时,他在书上的批注达7处之多。据统计,他在短暂的一生中,共写了9本近20万字的学习心得笔记。

“不经风雨,长不成大树;不受百炼,难以成钢。迎着困难前进,这也是我们革命青年成长的必经之路。有理想有出息的青年人必定是乐于吃苦的人。”

雷锋你好(雷锋你好)(9)

入伍以来,雷锋和战士们经常要长途跋涉去执行任务,因为长途行军许多战友的鞋破了,经常只能光着脚赶路,等回到营地,一双脚已经是血肉模糊。雷锋为了帮助到大家,向营地周边的鞋匠请教补鞋的技巧,自己又买了胶水、针线、胶皮,随身携带,一有空就帮助别的战士补鞋。他自己攒的一点工资也都捐给了驻地学生,而他自己穿的袜子缝补得已经变了样子。

“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

雷锋你好(雷锋你好)(10)

从1961年开始,雷锋经常应邀去外地作报告,他出差的机会多了,为人民服务的机会就多了,人们流传着这样一句话:“雷锋出差一千里,好事做了一火车。”一次雷锋外出在沈阳车站换车的时候,一出检票口,发现一群人围着一个背着小孩的中年妇女。原来这位妇女从辽宁去吉林看丈夫,车票和钱丢了。雷锋用自己的津贴费买了一张去吉林的火车票塞到大嫂手里,大嫂含着眼泪说:“小兄弟,你叫什么名字,是哪个单位的?”“我叫解放军,家就在中国。”

把别人的困难当成自己的困难,把同志的愉快看成自己的幸福。”

雷锋你好(雷锋你好)(11)

1960年10月以后,雷锋先后担任了抚顺市建设街小学(即如今的雷锋小学)和本溪路小学校外辅导员。 雷锋平时工作和学习很忙,他只能利用午休时间或风雨天不能出车的日子请假到学校去找教师,同学谈心,或进行其他辅导活动。他善于团结小朋友,启发他们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建设路小学六年级的小马同学就是经过雷锋的耐心教导,逐渐克服了爱玩、爱闹的缺点,学习取得进步,并佩戴上了红领巾。

剪纸作者:张忠

整理编辑:许东、赵熙然、朱嘉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