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悉动物的朋友可能曾听说过,每年割麦的时候,布谷鸟就会一直鸣叫。听起来是这样的:布谷,布谷。还有一种布谷鸟只在小麦将近成熟和成熟时才会鸣叫,它的叫声是“磨镰杠谷”,意思是麦子就要熟了,赶紧准备磨镰割麦吧。是不是很神奇呢?

布谷鸟学名大杜鹃,从表面上看,布谷鸟体型跟鸽子差不多,而且主要以昆虫为食。很多人第一次看可能会把它们看成是一种憨厚可爱的鸟类,毕竟布谷鸟无论是外貌还是叫声都是比较讨人喜欢的,但实际上布谷鸟可是一种非常狡猾且性情残忍的鸟类。

相信“鸠占鹊巢”这个成语大家都很熟悉,而布谷鸟就能将这个成语表现得淋漓尽致。在别的鸟儿都在忙着筑巢的时候,它在悠闲地找虫子吃,等其他鸟儿筑好巢产完卵之后,布谷鸟就开始行动了。

在挑选下手目标时,布谷鸟会优先选择那些由雌鸟单独孵化后代的鸟类,这样在雌鸟外出捕猎时,它们就能偷偷把卵下在其他鸟的巢穴里。为了提升幼鸟的成活率,布谷鸟一般会采取两种方案:

为什么布谷鸟叫很少了(为什么布谷鸟在小麦收割完后就不叫了)(1)

杜鹃鸟的蛋

方案一:狸猫换太子

布谷鸟会花时间提前观察雌鸟们的动态,一旦雌鸟外出时,布谷鸟就会立即飞到对方的巢内,然后用10秒钟左右的样子迅速的产下一颗颜色、大小差不多的蛋。产下自己的卵后,它还会用喙把鸟巢中其他鸟类的卵衔出巢外或者直接吃掉。这样,自己的卵就变成了其他鸟类的卵。

方案二:不闻不问

实际上许多鸟类对卵是没有辨别能力的。一些布谷鸟就是抓住了这一特点把卵产下后直接就飞走了,大鸟回来后会将布谷鸟的卵一并孵化。

值得一提的是在漫长的进化中,布谷鸟的孵化期比一般鸟类都要短,比如像喜鹊、伯劳这些雀形目成员的孵化期大都在15-18天左右,而布谷鸟的孵化期仅有10天左右。这时比原先的鸟早孵化出了的布谷鸟就会将其他还未孵化的卵推出巢外,可怜的大鸟并不能理解发生了什么,见巢里还有一只幼鸟,咬着牙也会把它喂养长大。

因此,在繁殖期不管是成年布谷鸟还是刚孵化的幼鸟都是“刽子手”。而被偷偷占巢的鸟妈妈还傻傻地帮“仇人”抚育后代。

为什么布谷鸟叫很少了(为什么布谷鸟在小麦收割完后就不叫了)(2)

前面说过我们都是在收麦时或者之前才能经常听到布谷鸟的叫声,那么为什么麦收结束以后几乎就听不到布谷鸟叫了?其实这都与布谷鸟的繁殖习性有关。

布谷鸟其实是一种夏候鸟,每到春天开始的四五月份,布谷鸟会从亚洲的南方各地甚至是从南半球遥远非洲的莫桑比克等地,飞回北方特定的区域来繁殖后代。因为这个时间段同时也是我国许多雀形目成员的繁殖期,这个时候来,才能找到替自己养育后代的鸟儿。

为什么布谷鸟叫很少了(为什么布谷鸟在小麦收割完后就不叫了)(3)

布谷鸟

布谷鸟这个时候喜欢鸣叫,主要是为了吸引异性的鸟类,起到一种传达信息的作用。一旦交配完成。布谷鸟就像是按下了静音键一样,很少再会发出叫声了。而大多数布谷鸟完成交配的时间大都集中在6月中旬,这个时间正好是完成麦收的时间,这就是麦收之后,我们很少能听到布谷鸟叫的原因了。不是因为它飞走了,而是因为它没有必要叫了,剩下的3个月左右的时间,布谷鸟都去一些当地偏僻安静食物丰富的角落休养生息,为秋季长途南迁备足营养。

因此等麦收结束了,布谷鸟的叫声少了或者是不叫了,并不是它们迁移走了,只是从求偶到繁衍进入到另一个阶段,给人造成的错觉而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