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厨师在某饭店做了十年,现在成了大厨,自己单干开起了饭馆。在给菜品定价时,他秉持物廉价美的经营理念,菜品的定价都不高,略低于同行20%。经营上,通过上架外卖APP来招揽生意,但生意很惨淡,回头客也不多。

外卖APP派人来店面做了调查,后来给他出了个主意,提高产品售价,然后在外卖APP里发放相应的优惠券。经过尝试,使用了发优惠券的方法,生意好了很多。

大厨至今想不明白一点:我直接给顾客降价,不是更便利吗?发优惠券,顾客要领取优惠券很麻烦,绕了一大圈,顾客的成交几率反而更大呢?

如何进行产品定价(如何给产品定价大有学问)(1)

香港中文大学会计学硕士谢宗博,在他所著的《长得好看能当饭吃吗》这本书中,从经济学角度分析,并回答了这位大厨的问题。

《长得好看能当饭吃吗》本书第五章针对创业者困惑的问题,以问答的形式,结合生活案例,从经济学角度进行分析,告诉你创业不可不知的经济学知识。

如何进行产品定价(如何给产品定价大有学问)(2)

价格歧视

都说“定价定生死!”产品定价是每个创业者必须面对的问题,定价的高低直接影响产品的销售流通速度,也决定了企业是否盈利。

谢宗博说优惠券其实是一种价格歧视。在经济学定义中,价格歧视实质上是一种价格差异,也就是说商家会根据每个人对价格的敏感度不同,而采取的同一种商品,不同价格的策略。目的是最大限度地榨取消费者剩余。

如何进行产品定价(如何给产品定价大有学问)(3)

价格歧视分为三级:

一级价格歧视——看人下菜碟

这种情况多发生于个体商贩,在售卖产品时会先叫出高价,然后以讨价还价的方式,获取消费者心理价位,以消费者心里最高价位卖出,这就是完全价格歧视。

二级价格歧视——量大从优

对于同一种产品,每个消费者的需求量是不一样的。比如你家里就3-4个人,你去买碗的时候,考虑到有朋友来最多也只会买10个碗。如果老板说:你买1000个碗,给你半价,你大概率也会只原价买10个碗。

这种情况就产生了第二级价格歧视,商家通过了解消费者需求曲线,根据不同的购买量,确定不同的价格,获得消费者在不同销量的消费者剩余。

很多商场常用的一件8折,二件6折,三件5折,也是这么个道理,希望你买得越多越好。

如何进行产品定价(如何给产品定价大有学问)(4)

三级价格歧视——专门定制的歧视

这又称信号选择,商家针对不同市场的不同消费者实行不同的价格,在实行高价格的市场上获得超额利润。

公共资源配置常用这种价格歧视策略。比如错峰电价,白天用电量大,电价高,晚上用电量小,电价低,这样一来可以更好地利用资源,也能实现收益最大化。价格歧视的根源

价格歧视的根源在于消费者需求的多样性。这就要求商家必须能对购买者的不同特征进行有效区分和市场分割。

如何进行产品定价(如何给产品定价大有学问)(5)

互联网时代的价格歧视

现在已经进入到互联网时代,信息越来越透明,传统的价格歧视方法很容易被消费者发现,引起消费者的不满情绪。

商家既想照顾消费者情绪,还要获得更多的“消费者剩余”,该怎么办呢?

就像领优惠券一样,很多团购平台使用的套路就是:满M人可享受拼团价,或者邀请亲朋,好友帮忙砍价。

这样一来对价格不敏感的人,看到会直接下单,而想享受拼团价的消费者,就会通过劳动(转发)来获得低的价格购买资格,商家同时获得了免费广告和多消的利润。

朋友圈集赞,会员日特价也是运用这一价格歧视。

你看,光光价格歧视这一条,就有这么多门道,更别说还有价格锚定,边际效益等组合拳,想要搞好经营,经济学知识真不能不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