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这样一群孩子,他们生活在自己的梦里,耳不聋、眼不盲、口不哑,但对声响却是充耳不闻,对周围事物视而不见,不知如何开口讲话。他们就是“星星的孩子”,即孤独症儿童。

你喜欢这个数星星的孩子吗(你听说过星星的孩子)(1)

孤独症(ASD)又称自闭症或孤独性障碍等,是广泛性发育障碍的代表性疾病。孤独症的患病率报道不一,一般认为约为儿童人口的2-5/万人,男女比例约为3~4:1,男孩是女孩的3-4倍。

你喜欢这个数星星的孩子吗(你听说过星星的孩子)(2)

那么,我们该如何判断孩子是否属于孤独症呢?请观察你的孩子是否有以下“五不行为”

1. 不(少)看:

指目光接触异常。ASD患儿早期即开始表现出对有意义的社交刺激的视觉注视缺乏或减少,对人尤其是人眼部的注视减少。有研究表明最终诊断为ASD的患儿在24月龄时对于人眼部的注视时间仅为正常儿童的1/2。有些ASD患儿即使可以对话,但是面对面注视仍然不正常。

2. 不(少)应:

包括叫名反应和共同注意(JA)。幼儿对父母的呼唤声充耳不闻,叫名反应不敏感通常是家长较早发现的ASD表现之一。也有证据表明叫名反应不敏感不仅可以从正常儿童中识别出ASD,也可较好地分辨ASD与其他发育问题的儿童。JA是幼儿早期社会认知发展中的一种协调性注意能力,是指个体借助手指指向、眼神等与他人共同关注二者之外的某一物体或者事件。在对ASD患儿的前瞻性研究中发现,在14~15月龄即表现出较低与JA相关的沟通水平下降,因此JA缺陷也是"不应"的表现,

3. 不(少)指:

即缺乏恰当的肢体动作,无法对感兴趣的东西提出请求。ASD患儿可能早在12月龄时就表现出肢体动作的使用频率下降,如不会点头表示需要、摇头表示不要、有目的的指向、手势比划等。

4. 不(少)语:

多数ASD患儿存在语言出现延迟,家长最多关注的也往往是儿童语言问题。尽管语言发育延迟并非ASD诊断的必要条件,其他发育行为障碍也多表现有语言发育延迟,但对语言发育延迟儿童请务必考虑ASD可能。

5. 不当:

指不恰当的物品使用及相关的感知觉异常。ASD患儿从12月龄起可能会出现对于物品的不恰当使用,包括旋转、排列以及对物品的持续视觉探索,比如将小汽车排成一排,旋转物品并持续注视等。言语的不当也应该得到注意,表现为正常语言出现后言语的倒退,难以听懂、重复、无意义的语言。

你喜欢这个数星星的孩子吗(你听说过星星的孩子)(3)

一旦出现以上类似的症状,应尽早科学系统干预

1. 早开始 干预越早越好,确诊患儿立即干预,对可疑的患儿也应及时干预。

2. 科学性 使用有循证医学证据的方法进行干预。如ABA,关键性技能训练法、结构化教学等。

3. 系统性 全方位训练,既包括社会交往和情感交流的训练,还应同时促进身心发育、智能、生活自理能力提高及滋扰行为减少和行为适应性方面的改善。

4. 个体化 针对患儿社交、情感、智力、行为、运动、躯体健康、共患病等诸多方面的不同,开展有计划的个体化干预。

5. 家庭化 强调和鼓励家庭及抚养人参与干预。

6. 社区化 应逐步建立社区干预中心,使患儿能就近干预。

7. 长程高强度 保证每天有干预,干预时间在20h以上,干预时间以年计算,早期干预疗程持续2年及以上。

郑大五附院儿童康复医学部 邢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