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前面:,今天小编就来聊一聊关于生产线试产方案的模板?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研究一下吧!

生产线试产方案的模板(试产-设备-概述)

生产线试产方案的模板

写在前面:

1 引语

2 试产设备导入流程概述

3 后续可能使用到的一些名词解释

4 流程中的一些工作技巧


1 引语

上周的推送中,我们说明了在导入一个新产品的时候所涉及哪些试产流程,同时在每个流程中可以使用什么类型项目管理工具来妥善跟进产品出货进度。

然而,在实际工作中,在多数时刻并不是一接到甲方原理图就可以投入生产的。因为在试产原理图中最经常出现的就是全新概念,为了验证这些概念是否可行,是一定需要更新各种硬件和软件进行全方位支撑的,硬件则是指各种类型的设备。

本篇属于试产-设备-概述中的一部分,根据如下索引图可以通过后台回复关键字找到本篇:

2 试产设备导入流程概述

如图:

3 后续可能使用到的一些名词

FAT/SAT:

Factory Acceptance Test出厂测试

Site Acceptance Test入厂测试

“出厂”是出供应商的厂,“入厂”是入接收的厂。简单说就比如各位朋友去商场买个电吹风,在付款之前我们总要在商场插电试一下管用不(FAT),回家了也得试一下啊(SAT),如果任何一个地点出现了问题——退货吧。

GROSS/NET WEIGHT:

毛/净重,一个是带包装,一个是不带包装的重量。

CoO:

Certificate of Origin,原产地证明。

FOOTPRINT:

设备长宽高。

Custom Clearance:

清关,海关放行之前的工作。

AWB/BL:

Air Way Bill,是空运的,Bill of Lading 是海运的,高端的快递单。

Consign:

委任或者托付两种意思,做委任使用时,会用在物流/报关/其他代理合同上,consigner就是委托人即甲方,consignee就被委托的人即乙方。

作为托付的意思使用时,会用在定义设备所属权上,代表这个设备所属权为托付的甲方(consign),被托付的乙方(consigned)只有使用权。

AC,GAS/Cooling Water(SOURCE):

交流电,供气,冻水。

I/O:

投入和产出或输入和输出。

ETD/ETA:

预计发货时间和预计到达时间。

Allocation:

分配,例如家里5个人但桌子上有10个橘子,最后决定一人分了两个。2这个数字就是橘子这个产品针对每个人的分配(Allocation)。

Capacity:

产能。

C/T:

Cycle Time,节拍,产一片产品的时间。

Uptime/Utilization:

稼动率=正常良品产出/理论产出。如果待评估的设备初期良品率超级低,则只考虑时间(实际工作小时/总工作小时)和性能嫁动(投产数*理论CT/总工作小时)。良品率会由单独模块进行考核。

MIN/MAX/MEAN/LSL/USL/GRR/Relativity/FAI/SPC/CPK/Cosmetic/FPY/ORT/Function:

这些都是针对设备生产/测量产品的品质考核机制,产品类项目经理不需要熟练掌握,只需要知道代表意思以及促成这些数据的关键要素即可。

MIN最小值,MAX最大值,MEAN平均值,LSL上限标准,USL下限标准。

GRR为测量类仪器才会使用,代表重复(同一人使用同一个设备测同一产品32次)和再现性(不同人使用同一设备测同一产品32次)

Relativity为相关性,出现在测量类设备的评估上,一般以某个标准测量仪器对某组产品的测量结果为基础去评估待考核测量设备,越强相关越好。

FAI为产品首次投产后的首件检测,一般为3件。

SPC为过程抽测【按照一定抽样频率(根据产品的特性而定,一般为甲方要求)对生产过程中的产品进行抽测】。

CPK(或者其他以CP开头的品质用语)是基于抽样的数据使用品质工具计算出来一个特征值,这个值越大越好。

Costmetic为外观检验,由人力或者AOI(自动光学检测)进行的外观检查。

FPY为从第一工序到最后工序直通率。

ORT为可靠性检测,一般有高温高湿,冷热循环,老化,跌落,ESD静电测试等很多种类型,根据不同设备产出产品需求而定。

Fuction为功能测试,电子类产品或者功能类产品针对性进行的测试。

3 流程中的一些注意事项

关务

因为清关时需要使用的文件非常繁琐,有时候如果各位朋友您作为项目经理工作过于激进,可能会直接参与各种文件传达,在这里这种做法严重错误了,因为您可能对关务工作理解不透彻,非常容易造成文件中的错误,这种错误往往会让项目付出海关罚金的代价。关务的事情最好不要参与,项目经理只进行推动。

报价

作模块风险系数极高,非常容易造成失业的严重后果。不同公司对于审核报价的机制有不同的定义,这里如果根据公司流程必须您来签单递交上司审报价,建议您花费十倍以上的精力来搞清楚每一个工作细节。

意外

在实际工作中,根据设备运输条款的不同,意外造成的损失有不同的风险划分,但是有些时候会莫名其妙的就造成项目经济损失。如果您没有时间去搞明白运输条款——最简单的方式就是,自设备到厂之日起,每一个动作都要求供应商在场确认,尤其是设备开箱,吊装,移动等操作按照供应商确认进行。

准备工作

有些特殊机种会要求特别的东西。如果碰到新鲜的词汇,务必逐字跟供应商核实清楚具体规格是什么,在过去的经历中,Pan就曾经历过一些无厘头的案例,某个设备发货前的邮件中明确了要注意震动(Vibration)但是没有说明具体规格,由于没有接触过这种要求,并且联系老外要等第二天回复,所以为了节省时间,Pan就找了公司内部人员打听了一下,得到了有些设备只要楼层震动不太剧烈就可以的回复,Pan想当然的把剧烈震动理解为站着就能感觉到。结果设备安装好以后竟因为其他设备噪音产生的震动太大(供应商自带了个测量震动的设备),结果拍摄出来的图像是重影的,只能重新改善。还有一个案例是设备太多且重量过大,把楼的地基都压得下沉了等等。

现场跟进

重要程度极高,在办公室电话里听到的永远比现场的实际情况片面很多,会导致很多错误的判断。


如上为今天的内容,如果您有好的建议或者任何问题,请回复到我们后台,大家共同进步,感谢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