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6世纪,释迦牟尼被称为佛陀,意思是觉悟者、觉醒者。他在世时并不主张弟子对他进行形式上的崇拜,更不提倡为自己造像。因为他知道自己不是神,终将会面临死亡。所以在初期,追随者们也一直遵循他的教导。追随者认为:“如来神者,不可摸则,不可言长、言短,音声亦不可法则”。

佛教诞生历史背景(佛教起源于公元前6世纪)(1)

但是又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有了佛像呢?这要从释迦牟尼涅槃600年后,大乘佛教兴盛。而统治者为了配合“王权神授”这一政教合一的统治目的,政治社团与宗教社团开始神话教主、神话王权。这时便出现了佛像。

佛教诞生历史背景(佛教起源于公元前6世纪)(2)

犍陀罗时期的佛像,长着希腊面孔的佛像

佛的起源虽然是在古印度,但是开始为其造像的却是“中国人”,这些“中国人”其实就是老家在祁连山的月氏人,后来被匈奴人驱赶到今中亚阿姆河流域,后来月氏人中的一个部落贵霜崛起,统一五部建立了贵霜帝国,而贵霜帝国的创始人丘就却为了巩固统治基础便推行宣扬众生平等的大乘佛教来吸引平民百姓,进而塑造了“王权神授”的政权合理性,使其政治的有力手段。

宣扬佛教为什么要造佛像而不是发放佛经呢?由于当时文化还不是很发达,更没有形成体系,所以对于大字不识的信众来说,造像和图画是最佳的传播手段。而且当时民众的文化差异非常大,不同民族的语言和习俗差异也非常大,单纯依靠语言和文字无法迅速沟通和理解。就这样,口口相传的内容得到了形象化的表现,略加讲解便能让人明白并形成深刻的形象印记,是再合适不过的教化工具。

而且在早期统治者的推崇下,不止大量修建佛像,更是在金币上印有佛像,阎膏珍时期的金币便是正面为国王像,背面是佛像。这样将“神”与“王”紧密的结合在一起,更是能加深“王权神授”在普罗大众心中的印象。

佛教诞生历史背景(佛教起源于公元前6世纪)(3)

阎膏珍金币,正面为国王像,背面为佛像

在早期的佛像的特征就是“佛与王的结合”,后来的每个统治者在造像时,都习惯沿用这种方式,在佛像的面容塑造上融入自己的容颜特征,如龙门奉先寺的卢舍那大佛就是按照当时武则天的详细塑造的,云冈石窟的昙曜五窟象征北魏五朝五代皇帝的形象,就是这么来的。

佛教诞生历史背景(佛教起源于公元前6世纪)(4)

龙门奉先寺的卢舍那大佛

佛教诞生历史背景(佛教起源于公元前6世纪)(5)

云冈石窟的昙曜五窟

在早期封建社会中,宗教是与政治紧密相连的,统治者需要一种能够锁住大众灵魂的工具,而当时的大众遇到无法解释的事便寄予神,所以宗教才会出现并发迹于历史长河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