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戚相关”出于《国语·周语》:“晋孙谈之子周,適周,事单襄公……晋国有忧未尝不戚,有庆未尝不怡……为晋休戚,不背本也",今天小编就来聊一聊关于关于西汉建立的历史典故?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研究一下吧!

关于西汉建立的历史典故(典故探究休戚相关)

关于西汉建立的历史典故

“休戚相关”出于《国语·周语》:“晋孙谈之子周,適周,事单襄公。……晋国有忧未尝不戚,有庆未尝不怡。……为晋休戚,不背本也。"

春秋时代,由于晋国有个时期不养群公子,因而晋襄公的重孙姬周,便被追到周国去,待奉单襄公。姬周虽然离开了晋国,但经常关心晋国的情况,有庆则喜,闻忧即痛。单襄公病重时,告诉他的儿子(顷公)说: 你必须好好地对待姬周,他将来是会主持晋国的。象他这样关心晋国真是不忘本啊!

经典运用

《毛泽东选集》第二卷446页见《论持久战》一文……“今天全国人民有一种希望,认为国际力量必将逐渐增强地援助中国。这种希望不是空的;特别是苏联的存在,鼓舞了中国的抗战。空前强大的社会主义的苏联,他和中国是历来休戚相关的。”……

结语

毛主席在文中引用“休戚相关”这个成语,蕴含了同强大的社会主义阵营的苏联是同甘共苦,或者关系密切,利害一致的意思。

(按:“休”是欢乐;“戚”是忧愁的意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