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两宋文坛,诚斋先生杨万里是不容忽视的一个。这是一个很努力的文人,传言他写过四万多首诗作,现存世的有两万多首,这存诗数量快抵得上半本《全唐诗》了。这也是一个很性格的文人,他的诗风在两宋是极少见的。

世界上最厉害的千古奇书(一位65岁老诗人遇见两个调皮的孩子)(1)

《小池》中的“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生动有趣;《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中的“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灵动自然;《宿新市徐公店》中的“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风趣可爱。这三首诗大家是否觉得都很熟悉?没错,它们都是年年入选课本的诗作。在两宋文人间,杨万里的诗作入选课本的数量是极高的,这正是因为他的诗写得够接地气。

世界上最厉害的千古奇书(一位65岁老诗人遇见两个调皮的孩子)(2)

本期笔者要和大家分享的,也是杨万里的一首经典之作,诗名《舟过安仁》。这是杨万里晚年一首作品,写此诗时65岁的他已辞官归乡,乘船路过江西安仁县里,看见两个调皮的小孩悟出了此诗,全诗短短28个字无一生僻,却成千古名作,入选了小学课本。让我们来品一品:

《舟过安仁》

南宋.杨万里

一叶渔船两小童,收篙停棹坐船中。

怪生无雨都张伞,不是遮头是使风。

世界上最厉害的千古奇书(一位65岁老诗人遇见两个调皮的孩子)(3)

和杨万里的很多诗作一样,这首诗诗风清新,通篇都在描写孩子的动作,没用发表任何议论,但老诗人对他们的喜爱之情却早就藏在了字里行间。

诗的前两句两个调皮的孩子出场,他们成功地引起了诗人的注意,为何?因为他们坐在船中,收起划船的竹竿,只是坐着,不知道想做些什么?在这两句中,诗人用纯粹的白描写法,一只渔船,两个小童,一江水,就像一幅绝美的江景,诗人作为一个旁观者,看着这一切,等待着后来要发生的事。

世界上最厉害的千古奇书(一位65岁老诗人遇见两个调皮的孩子)(4)

诗的后两句,两个小童果然有动静了,原来他们一直在等风。明明没有下雨,他们却撑起了伞,不是为了遮阳,而是把伞当成风帆来用了。有船桨不划,却偏要自制一个船帆;这样的小船本来是没有帆的,但他们却能就地了材,发明一个。这两个小孩在诗人眼里,是既调皮又有想象力。诗人仅用14个字,就将这两个小机灵鬼的形象写得跃然纸上,字里行是我们仿佛看见杨万里捋着胡子、会心一笑的样子。

世界上最厉害的千古奇书(一位65岁老诗人遇见两个调皮的孩子)(5)

别看这首诗没有生僻字,读来也明白如话,小学生都能读懂,但它却体现了杨万里极高的诗文造诣。首先,诗人是很讲究字句的布局的,前两句他就设下了疑问,第三句再次设疑,最后一句抛出答案,令人眼前一亮。其次,对瞬间发生的动作的把握,诗人做到了精准。收篙、停棹、坐船中、张伞等动作,一气呵成,画面感极强。读者就这样跟着诗人一起,观看了一幕孩子撑伞扬帆的情形。

世界上最厉害的千古奇书(一位65岁老诗人遇见两个调皮的孩子)(6)

读杨万里的作品就是这样,他总是能用最简单的语言,让我们领略到最动人的诗情画意,不夸张地说他的儿童类诗作是宋词中的瑰宝。其实千年文坛中,写这类儿童诗的诗人不少,杨万里为何能脱颖而出?除了极强的文字功底外,最重要的是他有一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他总是能在儿童极细微的动作中,发生生活的美好。这也是这首《舟过安仁》能流传至今,并入选课本的原因。这样的诗,大家还知道哪些?欢迎讨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