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应该算一个危机感比较强的人,作为一个从业16年的拓展培训师,实际上我的课酬不错,课量也不错,收入因此也还可以,但是我始终有一种浓浓的不安全感,尤其看到一个熟悉的公司改名叫“团建公司”,看到越来越多莫名其妙的“团建项目”,遇到越来越多陌生的“团建教练”,忍不住经常问自己:,今天小编就来聊一聊关于如果有一天你获得了隐身能力?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研究一下吧!

如果有一天你获得了隐身能力(如果有天拓展消失了)

如果有一天你获得了隐身能力

我应该算一个危机感比较强的人,作为一个从业16年的拓展培训师,实际上我的课酬不错,课量也不错,收入因此也还可以,但是我始终有一种浓浓的不安全感,尤其看到一个熟悉的公司改名叫“团建公司”,看到越来越多莫名其妙的“团建项目”,遇到越来越多陌生的“团建教练”,忍不住经常问自己:

“如果有天拓展消失了,我将何去何从?”

既然要死,那就死个明白,我们就来倒推一下:“拓展”会怎么死

1、第一个原因:“没有产品可卖”,这个是最有可能的死法,但这只是表象,是真没产品可卖?还是没有好卖的产品可卖?先不说创新产品,实际上最近我发现很多学员连最老的“拓展老八样”都没做过,少数人做过高空、电网、大部分人做过毕业墙,“盲阵、雷阵、孤岛求生、背摔”很多都见都没见过,倒不是说要“炒冷饭”,但一味的满足组织者的“猎奇心理”有意义吗?我还见过专门收集各种时髦方案的组织者呢,纯粹是“收藏癖”爱好者。

为什么很多“拓展游戏”被雪藏?本质原因是这些都是小队游戏,一个教练只能带15个人,人员成本高,会带的教练还不好找,关键是客户还不给钱。所以当然只考虑竞技游戏,也就是所谓的“大团队游戏”。

所以,市面上最流行的“拓展游戏”一定是最简单、易操作、最好道具还多的竞技游戏。因为这些项目最好学、最好带、成本看得见、教练还好找。凡是有挫折度、反思度的游戏操作难度都会加大,比如“七巧板、红黑商战、单孔电网、领袖风采、沙漠掘金等”,教练成本高,操作还有风险,不推最保险,“不要出彩,不出问题就好”

到底什么是真正的“拓展游戏”?顾名思义:“拓展”是拓宽、发展的意思,只有能拓宽思维、发展能力的游戏才能叫“拓展游戏”。不能拓宽思维,不能发展能力的就只是“游戏”而已。

“鼓动人心”、“蛟龙出海”、“水到渠成”、“无敌风火轮”等游戏,我经常diss它们,是因为这种一看就会、没有盲点、只论输赢“趣味体育游戏”能拓宽什么思维、又能发展什么能力,对我来说当个热身游戏都勉强,还要花时间耗体力,尤其是“毕业墙”,在人众人课程里的一个简单游戏,没想到最后成了拓展的代名词,团队精神的代名词,效果好坏的保证、弱弱的问一下:“翻过了墙,哭了一鼻子,团队精神就真有了?团队的问题靠个团队精神就解决了?”现实中大部分团队出问题的是团队决策、内部冲突以及责任归属

最终,“假拓展游戏”淘汰了“真拓展游戏”,因为这些游戏好卖!不管是参加拓展的、组织拓展的、做拓展的都是一个结论:“拓展不过如此而已”

这些卖“假药”的,我能理解,毕竟能力有限,或者认知有限,但是那种卖“毒药”的,我就不能接受了,体能拓展、洗脑拓展,到底是在帮人,还是在整人,任何明是非的人都知道吧,挣了这个钱但是坏了我们拓展这锅粥,你得利了,我们这个行业消失了。

2、第二个原因:“没人卖拓展”:随着“团建时代”的到来,很多公司从“XX拓展”改成“XX团建”,实际上改的不止是名字,改的是行业,从一个“企业管理咨询”行业的“培训公司”变成了一个“商业服务”行业的“生活服务公司”,行业里面懂培训、懂拓展、懂体验学习原理的人越来越少,为了扩展业务,游戏菜单式选择、分项报价、供应商返点等服务行业典型的商业操作手法成了标配,但唯一就是没在“培训费”“策划费”这一块无形价值提升做文章,因为这个既需要销售人员的价值塑造能力,更需要执行品质的保障。

因此,“拓展”成了团建公司销售最不愿意销售的产品,既需要“价值塑造”,又缺乏“供应商红利”,以前是雪藏“拓展游戏”,现在是雪藏“拓展训练”,换我也会这么做,费力不讨好。

如果客户一定需要“拓展”怎么办?首先会给客户说:“项目很老,你们都做过”,客户如果还想要,问你们为什么不用一些新项目,销售会说:“拓展很辛苦,年轻人不喜欢!”,客户说没关系,我们不怕辛苦,这个时候销售会把“拓展方案”和制作精美的“团建方案”一起发给客户。

如果哪天客户说供应商我自己来找,你就收个培训费,策划费吧!怎么处理?相信我,一定有这么流氓的客户的,也早就有行业把自己完成了这样。

3、第三个是:“没有人要拓展”:曾经我问过一些我的合作伙伴,你梳理一下你的客户,是HR多呢?还是行政部、工会、团委、党委的多?实际上“团建业务”的开展,我们这个行业的甲方客户早就换成了企业的行政部、工会、团委、党委,这些部门的职责不是“员工培训”,而是“员工关怀、员工福利”,他们没有明确的培训需求的,也没有强制培训的权力,更重要的是根本不懂培训,他们唯一敏感的是价格,唯一关心是看得见的成本,这也说明一点:“团建”已经在企业中已经失去培训价值。

“拓展训练”“拓展培训”成了这些非HR客户眼中的“拓展活动”,虽然只改了“两个字”,但不懂拓展意义的这些客户依旧把“拓展”等同于“团建”的一种,而且是“团建活动”中最辛苦、最老套的一种,试想一下人家怎么会采购?又怎么敢采购?就算采购了,凭她们在企业里的影响力如何保证正常执行?所以我们的销售更加不会去跟他们区分“拓展培训”“团建活动”,那纯粹是脑子差根玄。

为什么很多HR抛弃了“拓展”,老一代参加过“真拓展培训”的HR很多都升成HRD了,他们更多的心思放在更大的培训项目上,比如“管理者培训、企业大学建设”上,而“拓展、团建”这种项目一般都会拿来给HR新人练手用,年轻HR估计大部分参加的是近几年的体育拓展、军事拓展、体能拓展,所以更加要选择所谓“年轻人喜欢的团建”,因为她也是年轻人,问题是她的领导对拓展的认知不是这样的,所以经常出现:组织者和决策者需求完全冲突,其实是认知不一致,看不明白的人,就只有夹在中间受气。

原因找到了,到底该怎么办?

最终还是“产品为王”,只要真正做出解决了拓展痛点的产品才能活下去!

拓展三大痛:“过程太辛苦、项目很无聊、教练还煽情”,

问题是:

我们能设计出不辛苦的拓展吗?

我们能多用一些有技术含量的拓展游戏吗?

我们能不煽情,不洗脑,多真诚走心吗?

如果能,更重要的是:

我们还能保证不仅仅只是好玩,还能达到培训的效果吗?

如果能,那说明我们应该“应时而变”,应该做“尊重人性、拒绝无聊、寓教于乐”的走心拓展,一起开创一个拓展新时代,这也是我注册“心拓展时代”的初衷。

产品的问题解决了,剩下的就是“销售渠道”的问题,还是多跟“懂拓展、懂培训”的公司和销售合作吧,不然你会被那些无知销售擅长的“瞎承诺、瞎设计”玩死,最后他还会说你水平不行,徒有虚名。

未雨绸缪,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