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山海经》中除了凶兽朱厌象征兵祸之外,还有一种凶禽同样是兵战的象征,它就是凫徯。传说此鸟为大凶之鸟,一旦出现某地,必起刀兵之祸。那么它究竟是如何与兵兆联系在一起的呢?

山海经中的十大上古凶兽(大恶之鸟凫徯象征天下兵祸)(1)

泛览周王传,流观山海图;俯仰终宇宙,不乐复何如?

(一)凶鸟凫徯

关于凫徯的记载,主要出自《山海经·西山经》之中,据说它是一只长着人脸的鸡状怪鸟。

“又西二百里,曰鹿台之山,其上多白玉,其下多银,其兽多牛、羬羊、白豪。有鸟焉,其状如雄鸡而人面,名曰凫徯,其名自叫也,见则有兵。”

正如清代吴任臣所说:“鸟人面者,非大美则大恶,大美者频迦,大恶者凫徯”,在这段话中,他认为中如果一只鸟长着人脸,那么就会走向两个极端:要么大美大善,比如迦陵频伽,要么就大丑大恶,比如本文所说的凫徯。

山海经中的十大上古凶兽(大恶之鸟凫徯象征天下兵祸)(2)

关于迦陵频伽,它是佛教中的一种神鸟。据传其声音美妙动听,婉转如歌,胜于常鸟,佛经中又名“美音鸟”或“妙音鸟”。也就是说,这种鸟叫声特别好听,反观凫徯的话,它的鸣叫声就只是一直在呼喊它自己的名字,根本没法和迦陵频伽相比。

山海经中的十大上古凶兽(大恶之鸟凫徯象征天下兵祸)(3)

不仅声音难听也就罢了,凫徯这个长着人脸的鸡状怪鸟,最突出的特点还是它作为“凶兆”的属性。黄石曾有诗云:“海内扬戈兵,凫徯下鹿台”,说的就是它的这个特性。

山海经中的十大上古凶兽(大恶之鸟凫徯象征天下兵祸)(4)

那么为何凫徯的出现,就能作为天下兵戈四起的征兆?这就与古人的“鸟占”观念有关。

(二)古之鸟占

所谓鸟占,即是以鸟的飞鸣来占卜吉凶。虽然目前许多关于“鸟占”的材料形成于秦汉之后,但实际上以鸟预测未来吉凶的信仰和观念却十分古老。最典型的便是在易经之中,便有一例可以说明。

旅卦爻辞:“上九,鸟焚其巢,旅人先笑后号咷。丧牛于易,凶”

此卦辞可以简单理解为:鸟儿弄乱了它的窝,旅人先是嬉笑而后便号啕大哭,还在田边丢了牛,这些都是不吉利的。

山海经中的十大上古凶兽(大恶之鸟凫徯象征天下兵祸)(5)

顾颉刚先生根据王国维的《殷卜辞中所见先公先王考》将这则卦辞与历史结合起来理解:

这里的“旅人”可能就指王亥,也即商人先祖。而“易”就是“有易”,所以就是说王亥刚到有易的时候生活安乐,可是后来家破人亡,直到丧牛时才碰到危险。

关于这个故事,实际上在《大荒东经》中便有记载,以后详述。

“有困民国,勾姓而食。有人曰王亥,两手操鸟,方食其头。王亥托于有易,河伯仆牛。有易杀王亥,取仆牛。河念有易,有易潜出,为国于兽,方食之,名曰摇民。帝舜生戏,戏生摇民。”

山海经中的十大上古凶兽(大恶之鸟凫徯象征天下兵祸)(6)

可见,古人依据鸟的鸣叫声、飞行和降落的方位、地点等因素来判断吉凶,的确也是常事。

那么,放在凫徯身上自然也很合理,阳Sir以为,凫徯能够与凶兆联系起来,主要还是在于其“人面鸟身”的外形以及“名自叫也”的叫声,这让人不禁联想到夜间出现的猫头鹰就代表着不祥之兆,而凫徯则可能与之类似。

山海经中的十大上古凶兽(大恶之鸟凫徯象征天下兵祸)(7)

传闻中,凫徯也真的曾在历史上出现过,据《宜春县志》就曾载,大明崇祯九年(公元1636年),有人便在郴江沿岸发现了凫徯是年大旱,五月,皇太极称帝,改国号为「大清」,举十万八旗军南下攻明(《怪奇鸟兽卷》)。

当然,或许这也有可能是来自后世之人所谓的“强行关联”,一切皆未可知。

山海经中的十大上古凶兽(大恶之鸟凫徯象征天下兵祸)(8)

欢迎关注,山海经系列持续连载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