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巧家县草根电影拐步快车道 作者:马应富

2010年9月,云南省昭通市巧家县一群电影爱好者自筹资金、自编、自导、自演、自拍、自制的云南首部农民电影《香火》上映,引起了社会各界广泛关注,从此拉开了巧家电影人追求电影梦的艰难步伐。至今,巧家已拍摄了《香火》《七岁那年》《系红裤带的女人》等6部90分钟电影,《周清顺》《飘零的山花》等16部微电影,《巧家风光MV》《三分钟巧家》《如果你在巧家遇见我》等14部地方公益宣传片,各类晚会、专题片、纪录片25场(部),合计达六十余部影视作品,在省内外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创作了《家》《半边天》《思念你巧家》《堂琅韵》等十余首宣传地方的原创歌曲,广为传唱。

一、电影成绩单

1、2010年,云南首部农民电影《香火》,90分钟,影片以西部山区农村生活为背景,以新农村建设和群众生育观念为创作素材,演绎了一个因受封建思想束缚而发生的荒唐故事。廖老汉一心想要孙子传宗接代,极力拆散儿子的美满家庭,无法“自拔”,醉酒摔下山坡,大儿媳妇挽救了他的生命。在亲情和孝心的感化下,廖老汉终于醒悟:生男生女一个样。

2、2011年《大山女人》,90分钟,西部地区留守妇女的典型代表贵花,苦难的生活,大山一样的品质,担当起对爱情和家庭的责任,向人们展示了一部山村留守妇女辛酸的奋斗史和血泪史。是改革开放以来西部乡村发展变化的一个缩影,也是党和政府近年来扶贫攻坚的真实再现。

云南昭通巧家山歌电影(云南巧家县草根电影拐步快车道)(1)

3、2012年《宝地》,90分钟,讲述西部电站移民故事。

4、2013年《七岁那年》,90分钟,讲述西部地区90年代贫困状况,年轻一代外出奋斗改变现状。

5、2013年《乡囧》,90分钟,讲述乡村年轻人在成长过程中遇到的许多麻烦事儿。

6、2013年《系红裤带的女人》,90分钟,根据《大山女人》改编,由巧家电影团队与云南金洋影视文化传媒公司合作摄制。

云南昭通巧家山歌电影(云南巧家县草根电影拐步快车道)(2)

7、2014年拍摄了以建设美丽云南为题材的微电影《爱的“骗局”》《爱的利息》《回家的树》《开毡有喜》《飘零的山花》《包子铺的男孩》《死比活着更难》《四叶草》《包哥的幸福》等9部作品。

《爱的“骗局”》24分钟,讲述一个受到恋人欺骗的女孩因为一场车祸阴差阳错成了别人家的儿媳,她将错就错,隐瞒身份。当隐情揭穿后,她选择默默离开。原来,在隐瞒身份共同生活的两年时间里,一家人已经产生了感情,真情是永远的,最后这个家原谅了她,她也融入了这个家。

云南昭通巧家山歌电影(云南巧家县草根电影拐步快车道)(3)

《爱的利息》18分钟,讲述一个失去父亲的女儿遇上一个失去女儿的出租车司机,重新找到父爱,十几年后再次重逢的感人故事。

《回家的树》16分钟,温情移民题材故事,在水电站移民工作中,一个老人始终不愿意离开,原来她的儿子丢失快30年了,一直没有音讯,她在等待自己的儿子回来,怕移民后儿子找不到家。最后移民局做了老人的儿子,对老人无微不至的关怀。

《开毡有喜》22分钟,以巧家马树省级非物遗产“马树红毡”为题材,讲述非物遗产的传承面临现代文明的冲击,举步艰难,最后找到突破口。

《飘零的山花》24分钟,电影《大山女人》的缩编版本。

云南昭通巧家山歌电影(云南巧家县草根电影拐步快车道)(4)

8、2014年拍摄了三部地震题材微电影《周清顺》《sos呼救的力量》《圆梦》,参与了昭通报社《摩托车记者》《花椒树下》和昭通电视台《大爱803》等微电影拍摄。

9、近年来拍摄了大量宣传巧家的公益作品,如巧家风光MV(1-10)集,《印象巧家》《三分钟巧家》《如果你在巧家遇见我》及一系列专题片、宣传片、公益活动和晚会等,精细制作后上传网络,传播正能量,点击率都较高,对宣传巧家起了一定的作用。

10、创作《半边天》《家》《思念你巧家》《堂琅韵》《你懂我的心》《永不分离》《随风而去》《我等你》《我是真的爱上你》等10余首具有地域特色的原创歌曲,被广大歌迷传唱。

11、受邀为省市各级部门拍摄了微电影《人民调解员》《监外执行》《心证》《摩托车记者》《新的归回》等多部影视作品。

二、推广及获奖

《香火》首映后引起社会各界高度关注,全国100多家媒体作了报道,2010年11月23日“巧家拍电影农民”被提名推荐为2010年度云南十大新闻人物候选人,2011年4月9日在腾讯首页《中国人一天》(总第464期2011第99期)栏目中被推荐为封面故事,点击率一路攀升,全国网民广泛关注。

2012年3月,《香火》《大山女人》两部电影经云南音像出版社面向全国出版发行,同时进入当年全省新建的2000个农家书屋,巧家电影首次进入千家万户。

2013年《七岁那年》参加香港国际电影节,巧家电影首次向全世界推介,引起行内人士关注。

云南昭通巧家山歌电影(云南巧家县草根电影拐步快车道)(5)

2014年《爱的“骗局”》《爱的利息》《回家的树》《开毡有喜》《飘零的山花》等5部作品在中央电视台电影频道网站、云南网、浙江电视台网站、贵州电视台网站、重庆大渝网、武汉电视台网站等众多省级、国家级媒体展播,引起了全国网民广泛关注。《爱的“骗局”》在腾讯网点击率一路飙升,即将超过300万,反响强烈。《飘零的山花》获得中央电视台电影频道和共青团云南省委共同举办的“向上向善 大美至滇”青少年微电影大赛优秀奖。《爱的利息》《回家的树》《飘零的山花》获得云南省委宣传部举办的“中国梦 云南美”微电影大赛优秀奖;《开毡有喜》入围浙江微电影大赛100强,《飘零的山花》入围武汉微电影大赛100强,均从全国数千部参赛作品中脱颖而出,充分展示了巧家影视文化的实力和发展前景。

2014年10月31日,全国“首届百姓电影艺术节” 在河南郑州举行,巧家电影《大山女人》从1000多部参赛作品中脱颖而出,一举夺得最高奖项“最佳影片奖”和“最佳摄影奖”,《香火》获得“最佳影片奖提名”和“最佳摄影奖提名”,巧家电影正一步步走出云南,走向全国。

云南昭通巧家山歌电影(云南巧家县草根电影拐步快车道)(6)

2015年1月18日,以《大山女人》改编重拍的电影《系红裤带的女人》在中央电视台电影频道(CCTV6)播出,巧家电影正式登上国内最高播出平台,走向全国,开创了巧家电影事业全新的篇章,奠定了迈向专业化、市场化的里程碑。同时由云南音像音像出版社再次面向全国出版发行。

云南昭通巧家山歌电影(云南巧家县草根电影拐步快车道)(7)

云南昭通巧家山歌电影(云南巧家县草根电影拐步快车道)(8)

原创歌曲《家》《半边天》《思念你巧家》三首歌曲及电影《香火》被共青团云南省委报送团中央参评2011年全国青年创作优秀作品。部分歌曲已推广进入全国KTV点唱平台和酷狗音乐库。

微电影《四叶草》和《包子铺的男孩》被云南省广电局推荐参选“2013年中国十部优秀微电影”;

巧家电影团队在学习中进步,积极与北京亿力山影视、云南金洋影视、云南华天影视、云南荣光影视、云南大不同影视、云南电影集团、云南音像出版社等外界专业影视公司、剧组和团队合作,参与即学习。先后参与了由康洪雷导演,孙红雷和海青主演的电视剧《二炮手传奇》,电影《临沧的诱惑》《七月流水》等多部大制作影视剧的拍摄,与孙红雷、海青、由立平、于荣光、王超、秦卫东等国内明星合作过,得到了专业团队的肯定与认可。

云南昭通巧家山歌电影(云南巧家县草根电影拐步快车道)(9)

云南昭通巧家山歌电影(云南巧家县草根电影拐步快车道)(10)

目前,巧家电影团队正在积极备战,以全国水利系统先进个人,昭通基层水文干部洪世祥为原型的电影《水恋》已取得拍摄许可证,正在紧张的筹备中,定于5月中旬开机拍摄,预计再上央视平台;水富县委、政府打造的全面宣传水富环境、地理、资源优势的微电影《北大门的春天》开机在即;以电站“移民”为题材的90分钟电影《全村NO.1》,揭穿各种骗局为题材的50集微电视剧《骗子》正在创作剧本,即将完成。

三、影片特色

巧家电影基本都以西部山区农村生活为背景,以新农村建设为创作素材,真实地反映了在新农村建设的大背景下,我国西部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发生了巨大变化,广大农民更加渴求精神文化生活的满足,积极主动参与精神文明的建设。内容贴近实际,乡土味浓厚,寓教于民,群众喜闻乐见,主题积极向上,教育意义深刻。为挖掘民族民间特色文化、弘扬地方影视文化事业、促进乡村文明进步起到了良好的推动作用。

一是选材备受关注

影片以新农村建设中群众观念的变迁、留守妇女和儿童生活遭遇、移民搬迁、非物遗产等全社会广泛关注的话题为主题,紧扣时代主旋律。内容贴近百姓生活,易引起广大百姓的共鸣,顺应时代的发展,符合广大观众的口味和需求。

二是定位较为准确

影片以亲情、爱情和家的温暖为主线,取材于现实生活,融合了搞笑与幽默、感动与悲情,乡土味浓厚,寓教于民,群众喜闻乐见。以独特的笔触展现了普通人的生活与命运,不仅贴近普通百姓生活,还能吸引不同层次的观众。弘扬了坚守爱情、珍惜亲情、热爱生活的精神,解读了什么才是人世间的真爱,怎样的家才会充满温暖,回味无穷、意味深长。

三是主线十分明确

朴实、细腻的表现手法再现了几代人的不同追求与价值观念。人物造型涵盖了农村各色各样的人物,丰富的生活细节增强了故事的吸引力和感染力,使每个年龄段的观众都有一种亲身经历的亲切感,片中的人物就是不同年龄阶段的你、我、他。

独特的滇东北风情,广袤的云贵高原,春意盎然的田园风光,胜似江南水乡的景象,朴实幽默的云南方言,幽默诙谐的轻喜剧元素和催人泪下的悲剧元素让剧情高潮迭起,多视点、多层面、多角度吸引观众细细欣赏和品味。

作品多角度反映建国六十周年来在政治、经济、文化建设各个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尤其是改革开放三十年来,党和政府的惠农政策使西部农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扶贫攻坚、新农村建设使广大群众脱离苦海,以崭新的姿态走上致富的道路。

四、今后构想

昭通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纯朴的风土人情,怎样把丰富而又独具特色的地方文化向外推介,作为一名昭通人都有责任和义务。巧家电影人最大的愿望就是通过努力,拍摄更多更好具有本土特色的**,向外界大力推广,更好的宣传地方,让更多的观众得到启迪,受到教育,笼络天下草根电影人,争取举办“中国首届农民电影艺术节”,全面宣传和打造昭通地方影视文化事业,树立巧家电影品牌。

五、困难和问题

巧家电影起步较晚,仅仅几年的时间就展示出旺盛的生命力,得到了社会各界的认可和好评,也得到了各级党委政府的大力扶持和帮助。巧家电影团队目前已发展到近百名演职人员,并组建了两个电影拍摄团队。相信将来还会有更多的人加入,并组建更多的拍摄团队,拍摄更多更好的作品,巧家电影将成为昭通甚至云南的一张文化名片。

巧家电影在取得成绩的同时,也存在许多困难和问题,主要是资金投入和技术设备的问题。巧家农民电影有着特殊的作用和地位,但是由于国家商业电影门槛高,农民电影没有财力去竞争,更没有技术保障进入院线,不能在公共渠道上放映。最现实的一个问题是拍完的电影如何推广,如何让更多的人了解和看到,如何回收成本,如何商业化市场化运作,如何生存的问题。虽然地方党委政府也给予了一定的扶持,但是摆在巧家农民电影人面前的还是影片拍摄出来了,再也无力进行宣传和推广这一极为被动和旮旯的现实,说到底还是资金困境,有了资金就可以精细制作,达到国家标准,便于推广。没有资金的支持这群电影人举步艰难,巧家电影也许就是昙花一现。

无论如何,巧家电影人一定坚持到底,脚踏实地,坚持不懈,克服一切困难,出精品,出力作,逐步专业化市场化。拍摄更多更好具有本土特色的影视作品,深入持久推介昭通本土文化,优势资源,争取让巧家电影走出云南,走向全国,迈向国际,真正树立品牌效应,为地方政治、经济、文化和旅游的发展提供强劲的软实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