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骨坡人(龙骨坡遗址公园将再现)(1)

龙骨坡出土的大象牙齿化石 记者 唐浩 摄 (资料图片)

龙骨坡人(龙骨坡遗址公园将再现)(2)

中外专家在巫山庙宇镇龙骨坡科考 记者 唐浩 摄 (资料图片)

龙骨坡人(龙骨坡遗址公园将再现)(3)

巫山文峰公园鸟瞰长江 记者 邹飞 摄

重庆商报-上游财经记者

代伟 付勖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唐代诗人元稹笔下这句优美熟悉的诗句,让巫山蜚声国内外,让更多的世人知晓了巫山。其独特的美,在历史的长河中留下了深深痕迹。

三峡最美是巫山,作为重庆5个全国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城市之一,巫山全力推进全域旅游建设,同时立足文旅融合,重点建设一批文旅景区。最美的巫山,即将再次迎来蝶变。

2月7日,记者随重庆日报报业集团组织的“新春走基层”主题采访活动来到巫山,探寻巫山打造三峡旅游“金三角”的动向。

龙骨坡遗址公园 将再现“巫山人”生活

据巫山县文化委相关负责人介绍,巫山县将推动龙骨坡遗址公园建设,并全力实施巫山人龙骨坡大遗址保护项目。

巫山县龙骨坡遗址,是经研究出土“巫山人”化石的地方。据相关资料记载,龙骨坡遗址出土的遗物,代表了一种直立人的新亚种,后被定名为“直立人巫山亚种”,一般称之为“巫山人”,距今约200万年。“巫山人”化石成为中国境内迄今发现最早的人类化石。

该负责人介绍,项目总规划范围约9平方公里,投资10亿元,分三期建设,今年将完成核心区危岩加固防护,并开工遗址保护棚建设。

“龙骨坡遗址公园将还原当时的古生物环境。来到这里,游客可以重温古人类的生活场景。”

据相关专家介绍,那时候,龙骨坡的山洞里,居住着一群人。那时候,他们还不懂用火,主要靠采摘野果和食用动物为生。白天,他们可能会外出狩猎,也有可能去捡回刚刚死去的动物,用打制的粗糙石器,把肉从骨头上割下来食用。

大溪艺术小镇一期

力争明年向市民开放

除了龙骨坡遗址公园,还有不少文旅融合项目值得大家期待。据悉,巫山县还将打造中国三峡·大溪艺术小镇,该小镇将按照5A级旅游景区标准进行建设,包含一条公共艺术长廊、骡马古驿、错开峡大峡谷、大溪壁画小镇、大溪遗址公园等,力争到明年完成一期工程建设,并面向市民开放。

相关负责人表示,高唐观遗址公园也将加快推进建设,对高唐观本体进行复建,完善配套设施建设。而南陵观与朝元观也将进行复建与保护修缮,于今年启动建设,力争明年建成向市民开放。

新闻纵深

新闻纵深

巫山积极融入三峡旅游“金三角”一体化建设

巫山积极融入三峡旅游“金三角”一体化建设

巫山旅游也将大有可为。据了解,今年,巫山将立足渝东北生态涵养功能区域发展定位,积极融入长江三峡旅游“金三角”一体化建设,推动以巫山为中心的巫山—奉节—巫溪旅游板块加速发展。

“我们将打造一体化精品景区集群,力争创建更多星级景区集群,使巫山景点更具震撼力。”巫山县旅游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说,加快理顺小三峡景区运营体制,提升小三峡景区品质。建成神女溪观光电梯、青石风情古镇。启动核桃坪旅游休闲度假区、观云麓野奢酒店群和情定云端廊桥建设,建成景区游客接待中心,形成神女南北水陆大环线。力争神女景区5A级创建成功。完成当阳大峡谷里河一期工程、景观瀑布群、葱坪湿地和大昌湖湿地公园建设,提档升级平河漂流,启动当阳大峡谷5A级景区申报。

与此同时,巫山要建设一体化综合交通枢纽。加强与全国重要省市、周边区县的连接互通,着力解决好外部交通、区域交通及县域交通的问题。加快推进重庆巫山机场、“两巫”高速、奉(巫)建高速、巫溪—镇坪高速及夔门港区、巫山港区(含小三峡)等重点项目建设。加快推进长江三峡旅游金三角区域县与县、县城与景区、景区与景区之间的快道建设,做到公路等级、旅游标识、防护设施统一。

此外,巫山要完善旅游设施配套,使巫山成为长江三峡旅游金三角接待核心。推出具有地域符号的巫山美食谱,推动滨江风情街、高唐美食街跻身旅游名街系列。不断提升酒店品质,新建一批星级酒店,加快老宾馆改造升级,特别是在江东新区加大精品酒店建设力度。在景区和旅游干道发展主题酒店和现代民宿,在乡村旅游点发展度假村和农家乐。

通过对长江三峡“金三角”旅游资源重新整合,对景区景点进行挖掘和包装,在传统水路游基础上推陈出新,打造全新的水陆环线游,对确定的线路由经营企业统一对外报价,实现客源互流。提出市场推广方案,对各地共同出台优惠政策提出具体建议。编印长江三峡旅游“金三角”服务宣传册,举办长江三峡旅游“金三角”旅游线路推介会,力促“五一”小长假金三角线路正式运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