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剧皇后”言慧珠给世人印象最深的,莫过于在上世纪50年代以义演筹款,为抗美援朝捐献飞机的壮举。特殊的十年间,她虽然也创作、演出了一些好戏,但戏运、风头远不如40年代。而年的政治运动却让她受到了很大的伤害,加上个性刚烈,遂有了建国后的两次自杀。加上早年在北京一次,共有三次以死相抗的悲壮之举。

评剧韩玉娘的结局(言慧珠的前半生)(1)

评剧韩玉娘的结局(言慧珠的前半生)(2)

第二次也是在京城。1949年5月27日上海解放。陈毅市长是个开明市长,进城之初,他关心、鼓励演艺界,鼓励言慧珠继续演戏。在这样的大背景下,言慧珠的“言慧珠剧团”,请演员,发包银,上舞台,钱也赚得满钵满罐。抗美援朝期间,言慧珠积极响应“捐飞机、捐大炮”活动,参加义演,涌跃捐款;参加慰问团,亲赴朝鲜,深得志愿军高级指挥员杨得志赞赏。

评剧韩玉娘的结局(言慧珠的前半生)(3)

言慧珠从朝鲜回来后,以朝鲜人民的生活为题材,移植、改编了朝鲜的古典名剧《春香传》,公演于人民大舞台;演出非常成功,每场演出观众都报以热烈的掌声。那时言慧珠还自导、自演经过她移植、改编的越剧《梁祝》,一时风头正旺。

但是良辰美景不长。很快,轰轰烈烈的公私合营,如火如荼。言慧珠的私营剧团——解放初期如火如荼的“言慧珠剧团”,很快陷入困境,濒临散伙。不久,一些当时有名的演员都成了国家干部,拿国家工资。但一向视舞台为生命的言慧珠却担心,进了“公”以后能经常有戏演吗?这是她深为怀疑和忧虑的。大势所趋,“言慧珠剧团”只得逐流。

评剧韩玉娘的结局(言慧珠的前半生)(4)

然而,东剧团不要她,西剧团不要她;一会儿混个“特约”,一会儿屈从小剧团。1954年,北京的戏曲剧团搞体制改革,言慧珠赶到北京,想进大剧团——北京京剧团,但受半年多冷眼。更大的打击是,她辛辛苦苦、满腔热情从朝鲜移植过来的心血《春香传》,上座率高、观众欢迎,却被停演。原来是江青放出话来:“叫言慧珠别演啦!好好闭门思过,休想到我这里沾边!”一句话,让言慧珠再也没有机会登台,塑造新的舞台形象。更令言慧珠愤怒的是,“在一些传言中,说我是乱搞男女关系,生活腐化,不得已才出此下策”。言慧珠一气之下,打算从此不唱戏了,连唱戏的“行头”都卖了……

就这样,言慧珠消极了,团体垮了,身体也垮了。她万念俱灭,再次决定一死了之!然而,依然是兄长言少朋救了妹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