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前聊一会儿,梦中有世界,大家好。随着国产动画电影《哪吒之魔童降世》的热映,“哪吒故里”的争论再次引发陈塘关哪吒出世地(争夺哪吒故里)(1)关注。受党报评论君的邀请,今天我们来聊一聊这件事。

据媒体报道,迄今已有5个地方公开宣称,自己才是真正的哪吒故里:

天津人说,河西陈塘庄就是李靖镇守的陈塘关,附近的挂甲寺因兵将把甲胄挂在寺院周围而得名;

宜宾人说,我们不仅有陈塘关,我们的天池公园就是哪吒剔骨还父的地方,太乙真人当年在此采藕,制作出哪吒的化身;

江油人干脆说,哪吒出世的陈塘关、闹海的九湾河、显圣的翠屏山祖庙、拜师修炼的乾元山金光洞至今都留存在江油!

……

各地“种子选手”摆事实讲道理,看上去底气十足。但听闻这样的消息,不少人也会哑然失笑。毕竟,据考证,哪吒其人源于佛教,是佛经中的护法神,是“四大天王”中托塔的毗沙门天王之子。在唐代传入中国后,与道教和神话、传奇陈塘关哪吒出世地(争夺哪吒故里)(2)结合,被载入笔记、小说等文学作品,渐渐演变成现在的样子。同佛教一样,哪吒并非“本土特产”。既是舶来品,又源于幻想,在中国何来故里?那些对照《封神演义》小说片段一板一眼找证据的行为,实则是“一本正经地胡说八道”。就好比千百年后,有人要考证“葫芦娃故里”“喜羊羊产地”,不得不说有点雷。

陈塘关哪吒出世地(争夺哪吒故里)(3)

对于名人生平事迹的考证与辨析,其实古已有之,并非只是时下热点。老子故里之争可追溯至东汉时期,红学家为探寻曹雪芹行迹撰文无数……严肃探寻历史文化人物的生平,是对历史的珍视,是对区域文化资源的整理挖掘。作为我国传统学术的重要一门,考据之学是一种基础性的治学方法,其特点正在于“实事求是”“无证不信”。考据名人故里,自然属于其中的一部分,可以说是非常严肃的事情。但这并不意味着“万物皆可考”。上至盘古、女娲,下至孙悟空、梅长苏,甚至是秦桧、西门庆,细究其“出身”:有的是神话人物、虚构角色,争论纯属无中生有;有的罔顾价值导向,“污点名人”的老家也要争上一争。其中原因,不难理解。“文化搭台,经济唱戏”,在全民旅游的时代,除了传统资源的开掘,人文历史如何“变现”备受陈塘关哪吒出世地(争夺哪吒故里)(4)关注。借电影放映的余温再度走热的哪吒故里之争,很大程度上就是想通过蹭热度、搞推广寻找商机。

陈塘关哪吒出世地(争夺哪吒故里)(5)

四川宜宾“哪吒行宫”

有的地方兴起了旅游开发的“故里模式”:名人故里确定后,划块地、建个庙、办个节、立个像,第n 1个随处可见、千篇一律的故里就又诞生了。陈塘关哪吒出世地(争夺哪吒故里)(6)加上配套设施跟不上、IP挖掘流于表面,让游客兴致勃勃来、愤愤不平走,将门票和差评一起扔在景区停车场的地上,这种体验不在少数。早在2010年,原文化部与国家文物局就联合下文,叫停恶俗名人故里炒作,包括不宣传有争议未认定的名人故里、不命名虚构人物故里等规定。但在利益的驱动下,类似的歪点子、快法子仍不时出现。故里是假,文化是真。哪吒作为民间广为流传的神话人物,存在相对集中的崇拜地和传播地,群众喜爱与民间信仰,使得一些地方成为哪吒的“文化之乡”。虽然未必是哪吒故里,但由之而生的传说、建筑、戏曲却有着非凡的文化魅力和深厚的群众基础。地区文化资源开发,就应当从这里着手,深入挖掘、加工再造,形成真正有内涵、有特色的文化景观。如果忽略本乡本土的传统,生搬硬套、东拼西凑,势必会流于同质化开发和低水平建造。

陈塘关哪吒出世地(争夺哪吒故里)(7)

城市乡野,拥有名人故里固然可贵,但更要有文化的自觉。为炒一时话题、捞一笔横财,而罔顾历史事实,即便赢得了故里称号,恐怕也输掉了文化“节操”。看不见此方水土的文化内核,把别人的宝贝据为己有,既是“捡了芝麻,丢了西瓜”,也模糊了地域文化的特质,吃相难看,危害深远。试想,倘若游客来了,只能告诉他,“快看江里这些石头,是龙王三太子被抽筋后留下的脊柱!”“买个银项圈回家吧,是哪吒乾坤圈同款哦!”您认为游客会买账吗?本地群众会喜欢吗? 这正是:分明逍遥一小神,故里争夺成纠纷。文化建设实不易,守正创新是本根。

大家晚安!

(文|王玉琳)

陈塘关哪吒出世地(争夺哪吒故里)(8)

| 荐书 |

★ ☆ ★

《与时代谈谈心——睡前聊一会儿》

★ ☆ ★

陈塘关哪吒出世地(争夺哪吒故里)(9)

丨简介丨

两年前,人民日报评论部的年轻人,在“人民日报评论”陈塘关哪吒出世地(争夺哪吒故里)(10)微信陈塘关哪吒出世地(争夺哪吒故里)(11)公众号开了个小栏目——“睡前聊一会儿”。聚焦文化现象、社会心态,以大时代为底色,以轻阅读为指向,与年轻人360°无死角对话,这个栏目很快吸引了大批读者,成为了近陈塘关哪吒出世地(争夺哪吒故里)(12)300万人的睡前必看的读物。

化身“党报评论君”观世相,这一栏目提供了一个触摸时代、感知社会的窗口,成为主流媒体评论放下身段、延展新可能的有益尝试。以坦诚与真挚的姿态观察世界并不容易,以文字推动更多人理解、包容社会的多元则更难,但是这本书做到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