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民在生活中疏通厕所、维修家电和搬家等被坑的事儿,南国早报作过多次报道,给不少读者提了醒。一些读者反映,不法分子屡屡得逞的原因是有知名互联网平台监管形同虚设,让受害者放松了警惕。那么,这些不法分子如何利用平台行骗?他们有哪些套路?南国早报记者经过深入调查,揭开了其中一些内幕。

南国早报客户端“家居维保那些事儿”系列策划

网店整合野马资源上下套

在“家居维保那些事儿”微信交流群里,一些被骗过的网友表示,他们都是在互联网平台上与网店或信息发布者取得联系,告知自己需求和地址后,就有维修工上门服务。然而被坑后,他们向网店或信息发布者投诉,对方就会以“师傅说多少就是多少”“维修前师傅已告知价格,你不要赖账”之类的话语回复。向平台投诉,最后也是不了了之。

互联网平台、网店或信息发布者与维修工是什么关系?他们是如何绑在一起的?

12月14日,记者在淘宝网输入“疏通厕所”字样搜索后,跳出来许多通厕网店,他们号称“全国连锁、队伍专业、价格合理”。网店宣传图上的工作人员都穿着统一制服,看起来非常专业。

记者点进一个名叫“便家帮”的网店,以一名通厕工身份与客服聊了起来,对方让记者留下手机号和所住地址,并表示要保持电话畅通,有活就会打电话通知。随后,记者又联系了两三家,也留下了联系方式。

“淘宝上不少家政店铺,其实就是个空壳,哪有信誉可言?”南宁一家连锁家政公司负责人黄先生说,网上那些包装得高大上的疏通公司,背后只有一两个人在操控。他们在平台上接到疏通厕所的单后,通过网上找到分布在各大城市的通厕工,把单转给对方,从中赚取信息费或收入分成。一旦被客户投诉,他们就换个马甲重新开设网店。

按照黄先生指引,记者打开58同城App,在“本地服务”的个人发布信息中,很快找到一名居住在南宁市西乡塘区的通厕工郭某。郭某表示,他在南宁从事下水道疏通已七八年,以前都是进入小区找业务,在楼道里贴小广告揽客,现在转到网上找活。“平台上一些号称管理规范的连锁疏通公司,其实很多没有工人,它相当于中介,找到活就让我们冒充公司员工上门服务。”

地板清洗液带货原创(网店整合野马资源)(1)

58同城上的差评区,有不少人投诉疏通厕所被“坑”。

客服暗示“通厕工”“大胆报价

在淘宝网,一家名叫“旺吉邦”的家政疏通公司客服以为记者真的是通厕工,他加了记者的微信,并和记者进行语音聊天。他说,疏通厕所这活又累又臭,但他们公司最赚钱就是这块业务。如果记者有意合作,会把接到南宁的单派过来。公司与师傅以每单总收入三七分成,公司占三成,师傅占七成,“遇上能赚钱机会,就大胆报价,你懂得”。

地板清洗液带货原创(网店整合野马资源)(2)

一家网店客服给记者发来的分成比例截图。

美团App也有家政服务,不少读者也被坑过。有读者表示,他们被上门的维修人员坑后,按照美团上的公司地址上门维权时,却找不到这些公司。为证实此事,12月15日,记者在美团的生活服务板块上记录了四五个家政服务公司在南宁的营业地址,一一上门核实。果然,平台上登记的地址都找不到相应的公司。

“为何那么多人上当受骗,就是这些互联网平台对从业者审核不严。”位于南宁新民路上的一家大型家电维保公司负责人说,根据淘宝、美团和58同城等平台规定,从业者进入他们平台开店或发布信息,都要提供营业执照和身份信息。然而,一些不法分子提供虚假信息,也能到平台上开店、发布信息。平台监管不严,助长了不法分子的气焰。

改邪归正者揭露他人套路

“我以前干过这坑人的事,后来被人投诉,怕出事,就不干了。”在网上,记者找到一名愿意揭露“疏通骗局”的通厕工陈某。他说,三四年前,他和朋友来到南宁做生意。由于投资失利,欠下不少债,生活陷入困境。无奈之下,他在一名老乡指引下,进入这个行当。

起初,他都是老实接单干活,但赚得不多。但他后来发现,有些老乡虽然做着同样的活,但却买了房和车。经多方打听,他才知道,原来有很多人的钱都是“下套”得来的。

为了还债,陈某也从老乡处学到“下套”手法。每当收到合作网店的派单,他总会放上几瓶盐酸在工作包里。上门后,如果发现住户是女性或老人在家,他就会在厕所下水口处做点小手脚,故意让下水道堵得更严重,接着就忽悠对方,推销包里的那些“通厕神水”。

在介绍“神水”价格时,他先悄悄打开手机录音,把每瓶“神水”的单价准确说出来,再故意扯远话题,让住户同意使用“神水”。如果住户追问要使用多少瓶才能疏通,他会给一个模棱两可的回答,或以赶时间为由不予回答。住户再次进入厕所时,下水道已经疏通,地板上会出现多个空瓶。

陈某透露,在南宁,他喜欢选择埌东一带“下套”,小区越高档,“神水”的叫价就越高。有时遇上一些不愿付钱的住户,他就拿出手机录音告诉对方:“我有录音为证,价格也说了,你也同意使用了。”然后就指责对方不诚信。

地板清洗液带货原创(网店整合野马资源)(3)

南宁一名住户被坑后,通厕工拿出手机录音 “理论”。 受访者供图

如果这招还拿不到钱,他就会打电话叫几个老乡到现场支援,并说些“你家住这,你不给钱会住不安宁的”等恐吓话语。如果警察来了,也是按经济纠纷处理。常常是调解一下,更容易拿到钱,即使拿到叫价一半的钱,收入也很可观了。

在电话采访中,陈某多次强调他已改邪归正,称现在收入虽比不上以前,但心里很踏实。有时他听到身边老乡说还干着这些勾当,会劝对方尽快收手,不要再坑人。现在法律越来越完善,“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

本文由南国早报原创出品,未经许可,任何渠道、平台请勿转载。违者必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