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负数》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青岛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56-58页。

【教材分析】

“认识负数〃是新课程增设的一个新内容,老教材没有出现过这 一教学内容,其教学目的第一是因为员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还是 比较多的,学生经常有机会在生活中看到负数。让他们学习一些员 数的知识,有助于他们理解生活中遇到的负数的具体含义,从而拓 宽数学视野。第二,适量知道一些负数的知识,扩展对整数的认识 范围,能更好地理解自然数的意义。使学生在现实情境中了解员数 产生的背景,理解正、负数及零的意义,掌握正负数的读法、写法。 能用正负数描述现实生活中的现象,如温度、海拔高度等。

【学情分析】

本课是在学生已经认识自然数、小数和分数的基础上学习的, 学生已了解到日常生活的例子如温度、坐电梯、海拔高度的基础上 学习负数。通过教学,让学生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培养 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目标】

1 .结合具体情境,了解正、负数的意义,会用正、负数表示 一些日常生活中具有相反意义的量。经历用正、员数描述生活中具

有相反意义量的过程,体会正、负数的作用,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 系,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1. 在探究正、负数产生的过程中体会符号语言的运用和数形 结合的思想,通过对正、负数意义的理解和读写法渗透数感意识。
  2. 结合观察、探索、创造等活动,经历员数产生的过程,培 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在感受数学符号的创造性、应用性中进行爱国 主义教育。

【教学重点】

理解负数的意义,初步建立负数的概念。

【教学难点】

理解正数、负数和0之间的关系。

【教学过程】

一、 提出问题,筛选分类

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来认识员数。看课题,你有什么问题 吗?

预设1:什么是负数?

预设2:为什么要学习负数?

师:看来,关于员数,同学们确实有不少问题。

【设计意图】让学生提岀问题,并带着问题开启一节课的学 习,目的明确,同时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 自主研究,建构意义

1.负数的读写法

认识员数,还有两个最基础的问题,比如,员数怎么写?怎

么读?

请在作业纸空白处,尽可能规范地写上几个负数,然后小组 内相互看一看、读一读,遇到有问题或有困难的,相互提醒一下。

(学生独立书写员数、相互读负数后,教师组织学生简单反 馈,明确负数的读法和写法。)

2 .负数的意义

(1)接下来,我们重点研究第一个问题一一员数是怎样的数, 你们准备怎样研究?

预设1:课前老师让我们收集了几个生活中的员数,我们可以 相互说一说,这些负数表示什么意思。

预设2:我们可以把几个员数放在一起,看看它们有没有什么 相同的地方。

师引导:结合具体事例展开研究,通过比较寻找它们的相同点, 这些都是研究负数含义的好方法!老师再给你们一点建议,有时, 把负数的意思画出来,也是一种研究负数含义的好方法。接下来, 选择你喜欢的方法,先独立思考或画图,再在小组里交流你们的发 现。

(学生活动)

师:哪些同学是结合具体例子认识员数的含义的?和大家分享 一下你们的研究成果。(挑选具有代表性的作品展示温度、楼层、 海拔等)

(教师适时简要介绍摄氏度的含义及读写法。)

(2)师:刚才,我们通过具体的生活情境,结合画图,分享了

生活中收集到的负数的含义。现在,你能用一句话说说,员数到底 是怎样的数吗?

学生汇报

  1. 师:看来,“是什么〃的问题基本已经解决了。那么,有了 匂然数、分数和小数,为什么还要有负数呢?

预设1:我觉得是因为生活的需要。比如,有些楼层在地面以 下,匂然数、分数、小数,这些都不能表示它们在哪一层。所以, 就需要用负数来表示了。

预设2:温度和海拔高度也是一样的。因为,温度和海拔都有 高有低,所以,我们必须要确定一个标准。然后,比这个标准高的, 就用正数来表示;比这个标准低的,就用负数来表示。

【设计意图】现代社会,车库、电梯,已成为日常生活的组成 部分。员数的读法、写法以及负数在具体情境中表示的意思,学生 都已经明白了,只是明白的程度有差别,这些知识可以通过自主讨 论交流中获得,可以在教学中用力轻、用时少。

3 .在数轴上表示员数

师:看来,现实生活的需要,是负数产生的重要原因。那么, 负数和我们以前认识的数有什么关系呢?(出示图)如果给你一 根数轴,你能在数轴上把这些关系直观地表示出来吗?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学随笔可复制(四年级下册数学认识负数)(1)

预设1:我觉得,我们以前认识的数,除0以外都是正数,都

在数轴上的〃0〃的右边,而今天我们认识的负数,都在"0”的左边。 预设2:我知道,数轴上〃0〃的右边都是正数,“0〃的左边都 是负数。0是正数和负数的分界点。

(结合学生发言,教师在数轴上标注正数和负数的范围,并简 要介绍正数的另一种书写形式。)

引导:如果以前的数轴是一条射线的话,学习了负数以后,这 条数轴更像是一条直线了。

直线的两端都可以无限延伸。那么,你对正数和员数,义有了 哪些新的认识?

预设1:我觉得,没有最大的正数,也没有最小的员数。

预设2:我觉得,以前我们认识的小数和分数都是正数,那么, 负数中应该也有小数和分数。

预设3:我觉得,正数中的任意一个数,一定可以在员数中找 到和它对应的那个数。比如,正数有 2,员数就有-2;正数有 0.8,负数就有-0.8o

小结:它们表示的意思正好相反。都是对称的! 一个在〃0〃的左 边,一个在"0〃的右边,但和"0〃之间的距离都相等!

【设计意图】让学生结合数轴进一步理解员数的意义,也能联 系旧知,有利于形成知识结构。

三、巩固练习,拓展提高

学生独立完成匂主练习第3题,展示汇报

【设计意图】此题目是利用数轴理解具有相反意义的量都可 以用正、负数表示的题目。题目共有4个小题,具有层次性,通 过数形结合来帮助学生理解正、负数的意义。第1小题可以让学

生在数轴上找一找,从而理解以0点为分界点,向东表示正数, 反之向西为负数,进而能用正、负数表示相反方向的距离。第2、3 小题可以先让学生在数轴上找出相应数字的位置,再来说一说表示 的意义。第4小题可以让学生充分利用数轴画一画,找出小卫的 位置,从而为以后正、负数加减法的学习奠定基础。

四、 总结梳理,再问引思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预设1:我知道了''员数是怎样的数〃。

预设2:我知道了〃负数都比。小,正数都比。大。0既不是 正数,也不是负数"。

师:这些都是知识层面的收获。有没有知识以外的收获?

师: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 要〃。因为提出了有价值的问题,才有了这节课精彩的学习和 收获。

建议大家课后查一查资料,讨论讨论,研究研究,把关于员数的学 习继续下去!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谈本节课的收获,不但是知识的梳理更 是学习方法的总结。

五、 回顾历史,爱国教育

出示教材62页'你知道吗〃学生谈感受并对学生进行爱国教育。

【设计意图】在学生理解了员数的意义基础上,介绍负数最早 的提出和表示形式。通过介绍,可以让学生了解员数的起源与发展,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在了解到负数最早是中国人提出的之后, 可以激发民族匂豪感和爱国精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