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就是一个“肉夹馍”式的存在,关中肯定是中间的肉,陕北陕南就是两边的馍;肉当然好吃,但是对于肉夹馍来说,没有了馍,肉夹馍也就不存在了。

吃过肉夹馍的人都知道馍的重要性,皮酥里穰。

陕西肉夹馍主要在什么地方(弄清了陕南这个县的历史)(1)

这个题目很大,但这篇文章很小,我们从陕南一个小县城——宁陕县,说一说“肉夹馍”下面那片馍的重要性。

一、独有的建制史

除了汉中和安康,对于陕南其他地方,历史上只有一个重要的作用——交通。我多次走过蜀道 ,宁陕县所在的秦岭那段也是如此,大名鼎鼎的子午道不管是老线还是新线都绕不过这里,不过这次子午道不是重点,我要说的是宁陕县的建制史。

陕西肉夹馍主要在什么地方(弄清了陕南这个县的历史)(2)

秦巴山区绝大部分原来就不适宜人类居住,直到两种重要的粮食作物到来:一个是玉米,一个是洋芋。(如果这两种粮食作物在三国时期就引进中国,诸葛先生就不用非要走祁山道北伐了,中国的历史可能就要改写)

直到现在,秦巴山区大部分地方的农作物只有玉米和洋芋,最多加一些豆类,能种稻谷和小麦的地方并不是很多。

陕西肉夹馍主要在什么地方(弄清了陕南这个县的历史)(3)

有了粮食,湖广填四川,四川填陕南,这里才有了人烟。有了人烟也就有了纷争,大的如土匪抢金银,小的如山民争山地,这些都需要官府介入管理。而且,“普天之下莫非王土”,有了利益,官府岂能放过这块地方?

纵观秦巴山地,很多县治都是明末清初开始设置的,宁陕也一样。

陕西肉夹馍主要在什么地方(弄清了陕南这个县的历史)(4)

明正德十六年(1521),在今县境内置柴家关、五郎坝巡检司,这是一个九品的级别;清乾隆四十八年(1783),划长安等5县边境之地,置五郎厅,厅署暂设焦家堡(今老城城北),第二年厅治迁老城。

陕西肉夹馍主要在什么地方(弄清了陕南这个县的历史)(5)

陕西肉夹馍主要在什么地方(弄清了陕南这个县的历史)(6)

说一下这个厅是散厅,由通判管理,正六品(如果是省上直隶厅,就是五品的同知管理了,这个五郎散厅属西安府管辖),从级别上是高于七品的县令的。厅最早的功能,就是为了边地的军事任务而设的,当时秦巴地区设立了不少厅。

嘉庆五年(1800),五郎厅就改名宁陕厅。你瞅瞅,五郎是地名,这个名字符合行政传统的取名方式,但是这个“宁陕”二字你品品,大有故事,这个留在下文介绍。

陕西肉夹馍主要在什么地方(弄清了陕南这个县的历史)(7)

一直到民国二年(1913),才改厅为县,宁陕从开始有巡检司到正常的县治,用了将近400年。

多提一句:1950年干沟、鸡窝子、喂子坪等地才从宁陕县划到长安县,你看看,距离我们西安有多近?

二、南北掺杂的移民

前文说过,这里的居民都是明末清初的移民后代,在此之前山高林密少有人烟,关中道人称此为“南山老林”。

陕西肉夹馍主要在什么地方(弄清了陕南这个县的历史)(8)

明正统年间(1436-1449),饥民逐渐涌入,至成化十三年(1477),官府开始在秦巴山区“相度形势,置府县,双抚流民”。清康熙年间(1662-1722),清王朝颁布《垦荒劝惩条例》,规定“滋生人丁不加赋” ,招募流民垦荒,江南川贵等地流民又一次大量涌入,至道光三年(1823)全厅人口达到12.9万人,这不是一个小数目。

陕西肉夹馍主要在什么地方(弄清了陕南这个县的历史)(9)

陕西肉夹馍主要在什么地方(弄清了陕南这个县的历史)(10)

本来这里都是无主之地,早来的人面对荒山、荒地手指脚踏为界,往往有数两契价银钱可买地数里数十里;后到的流民佃地、租地耕作谋生。《宁陕厅志》载:“清乾隆年间,始有皖、晋、豫流民入山垦种,始则茅屋依山,继且街衢布岭。”

我查《宁陕厅志》的时候,发现了这样一段文字:“全县人中楚蜀人居十之五六,江西、湖南、山西、两广、河南人十之二三,土著者十之一二,最少者山东、甘肃、直隶、浙江数省。”

陕西肉夹馍主要在什么地方(弄清了陕南这个县的历史)(11)

陕西肉夹馍主要在什么地方(弄清了陕南这个县的历史)(12)

而且,县志里还有1987年4月对居住较复杂的城关三星村和居民四组抽样调查,31姓86户人家中,20姓60户是清时迁入。最早于康熙年间,民国时迁入7姓20户,1949年后迁入4姓6户。31姓中,原籍四川10姓,湖北5姓,山东2姓,安徽2姓,湖南、山西、河北、江西各1姓,其它8姓为省内关中、洋县、安康、岚皋。

陕西肉夹馍主要在什么地方(弄清了陕南这个县的历史)(13)

特别要说一点,在老城旁边焦家堡的焦氏家谱载:焦姓人于明末由户县迁来此地,“与猛虎为伴,捭荒为业”,可见当时县境的荒凉情景。之后,只要是关中一闹饥荒,或者一打仗,关中道逃难的人就往陕南跑。

你看流经宁陕老城到新城的那条河,它的名字就叫做“长安河”,你品品。

三、扰乱社会的兵变和匪患

有了人,就有了江湖。

兵变

清朝的白莲教太平军数经境内,这个暂且不表,说一说由此而影响巨大的“宁陕兵变”。

白莲教闹事的时候,为了保护西安,清政府把五郎厅改名“宁陕厅”,寓意为“镇守五郎关口,确保陕西安宁”。文衙设在老城,关口为武衙,称新城。

陕西肉夹馍主要在什么地方(弄清了陕南这个县的历史)(14)

嘉庆十一年(1806)六月,陕西闹饥荒,官府克扣军粮,宁陕新兵聚众闹事被鞭笞,陈达顺、陈先伦等为首,同时于左右两营发动兵变,杀代总扬之震,攻破宁陕城。

宁陕新兵兵变后,曾经攻打石泉县城,虽未攻克,但是民心慌乱。同年七月和九月先后两次围攻户县城,西安震动。后在清政府大兵压境下,新兵部分人投降,兵变失败,闹事的新兵和部分官员被流徙遣往新疆,后流徙新疆的新兵也被杀。

陕西肉夹馍主要在什么地方(弄清了陕南这个县的历史)(15)

有样学样,宁陕兵变还引起了西乡新兵兵变,不过很快就被平息。

匪患

说起陕南匪患,最出名的就是“王老虎”、“彭鱼客”和王三春。

王虎山,人称王老虎,河南人,年轻时参加刘振华镇嵩军,民国十四年(1925年),王率20余人哗变逃到宁陕湘峪观音山,后又窜到东江口盘踞,并窜入太山、关口绑票拉肥,掳掠民财,无恶不作。

陕西肉夹馍主要在什么地方(弄清了陕南这个县的历史)(16)

王老虎初到江口,冒充正规部队,笼络绅士无害于民,获得立足,兵力发展到300多人,枪械200多支。后抢劫烟商得烟土三十余挑,当地保团打王老虎不过,还有两名团头被俘在江口被王枪杀。

民国十七年(1928年),国民陆军第七师师长吴新田派两个连驻守江口,王虎山化装山民,在沙坪得胜寨被捕获,同年四月在户县秦镇处决。

陕西肉夹馍主要在什么地方(弄清了陕南这个县的历史)(17)

“彭鱼客”大名叫做彭源洲,原籍陕西镇巴县,光绪年间因生活窘迫,流落到周至县的田峪河和宁陕县两河一带,以打鱼为业,人称“彭鱼客”。

他是“红帮大爷”, 纠结在田峪以背枋为业的红帮弟兄与土匪同流合污,暗算了一些兵匪,啸聚山林,靠抢大烟发财。

1922年盘踞汉中的军阀吴新田给刘镇华运送大烟40多担,彭源洲在田峪黄岗碥抢劫这批大烟,招兵买马,整修山寨。1926年后,彭通过“红帮”贿赂县长被委任为团总和联保主任,省政府主席邵力子还奖给步枪10支。

陕西肉夹馍主要在什么地方(弄清了陕南这个县的历史)(18)

有了官方背书,彭源洲便开始强占良田,杀害无辜,并且还以“通匪”、“种烟”等罪名杀害无辜。后来第二十八军预备师谢辅三师长奉命围剿王三春的时候,前去借粮,彭只同意借给大米5石。

这惹恼了谢辅三,用迫击炮攻陷山寨,收缴山寨库存稻谷600多石, 苞谷300多石,银币1万多元,麝香约半柜之多,彭源洲投降后吞烟自杀。

另一个巨匪王三春,盘踞陕南35年,最盛的时候有4000多人的队伍,设税局自行征税,设铜元局自制货币,游走在各方军阀和土匪之间。

陕西肉夹馍主要在什么地方(弄清了陕南这个县的历史)(19)

后来在国民军的围剿下,在宁陕、佛坪一带活动,1939年底王三春和妻子邓芝芳在蒿沟(有说是户县涝峪)被捕获,省府西安为之震动。据说经蒋介石亲自批准,王三春在天水行营处决。

《一代枭雄》中那个坏事做尽的巨匪王三春就是这个王三春,现在宁陕境内还有很多土匪山寨,宁陕县皇冠镇朝阳沟内就有一个据说就是他当时建的。

四、关中道的后花园

我在宁陕县听到一个段子,说当初建设西汉高速的时候,勘探设计的人在宁陕县城无聊打麻将被抓,罚了款。这设计人员一生气,就把高速路设计的和宁陕县有些距离了,县长来了求情都不起作用。

陕西肉夹馍主要在什么地方(弄清了陕南这个县的历史)(20)

陕西肉夹馍主要在什么地方(弄清了陕南这个县的历史)(21)

这个段子有些政治不正确,但是也说了一个事实:高速出口到宁陕县城得20多公里。但是高速路不可能向宁陕拐个弯,编这个段子的人,也只能是一种调侃罢了。要知道,当年西成高铁途径佛坪,很是拉动了不少佛坪县的房价。

不过宁陕县毕竟和西安地区接壤,从蒿沟到秦岭漂流处,从皇冠镇到筒车湾,还要加上一个和长安区接壤的广货街,这几年发展旅游确实有潜力。

陕西肉夹馍主要在什么地方(弄清了陕南这个县的历史)(22)

陕西肉夹馍主要在什么地方(弄清了陕南这个县的历史)(23)

据说,早已开工的“宁石高速”(宁陕到石泉)如果通车,就完美地连接上了西汉高速。

我逛过宁陕县城的早市,也欣赏过过晚上的夜景,这座小小的县城人不多,对于西安人来说,就是一个休闲的山城。

陕西肉夹馍主要在什么地方(弄清了陕南这个县的历史)(24)

原来的宁陕县城,就是“关口街”,它长不过一里,人只有百十户:“雨天一泡汤,晴天尘土扬,鸡猪满街跑,夜晚当心狼。”现在的宁陕县已经是一个现代化设施齐全的山城,虽然不大,五脏俱全。

陕西肉夹馍主要在什么地方(弄清了陕南这个县的历史)(25)

宁陕宁陕,就是保卫陕西的安宁。现在肉身的安全没有问题了,但是,要让人心灵安宁,还要靠大秦岭,靠大秦岭里的一个个小山城了。

宁陕县算是陕南县城的一个缩影,三秦大地离不开陕南,没有陕南的陕西算什么三秦大地呢?连一个“肉夹馍”算不上。

参考资料:《宁陕厅志》《宁陕县志》

作者:云水终南

信步荒野,访路探幽,乡俗俚语,负暄问道。走向山林乡野,探索身边美景,感受民情风俗。欢迎关注,欢迎转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