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22课《读不完的大书》优秀说课稿,今天小编就来聊一聊关于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说课稿模板?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研究一下吧!

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说课稿模板(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22课读不完的大书优秀说课稿)

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说课稿模板

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22课《读不完的大书》优秀说课稿

22.《读不完的大书》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老师:

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第二课《读不完的大书》。接下来,我将从“教材、学情、教学目标、教学过程、教学板书及上课感想”六个方面来进行今天的讲述。

一、说教材

本单元以“我与自然”为主题,安排了《大自然的声音》《读不完的大书》《父亲、树林和鸟》三篇文章。《大自然的声音》旨在引导学生联系生活体会描写声音的词语的生动;《父亲、树林和鸟》引导学生感受语言表达的丰富性;《读不完的大书》旨在引导学生语言的生动性。三篇课文,层层递进,通过各具特色的语言,传达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情感。

《读不完的大书》是本单元的第二篇课文,整篇课文处处体现了大自然的奥秘和乐趣,具有以下文本特征:

1.图文并茂,结构清晰

文章使用“总分总”的结构方式。第一部分,总起交代“我”在幼时就喜欢到大自然去寻找好玩的东西。第二部分,分述“我”在野外和自家房前屋后找到了玩不尽的材料,麻雀、老鹰、蚂蚁、花草树木,材料丰富,使“我”感到可爱而有情趣。第三部分,概括总结全文,照应文题,点出大自然是看不完的大画册,读不完的大书。配合课文插图,蓝天、绿草、飞鸟……渲染出作者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

2.情理交融,尽显童趣

全文围绕一个“玩”字来写:五六岁,喜欢到大自然中寻找“玩”的地方与“玩”的材料;看到千姿百态的动物,或是蹦蹦跳跳的麻雀,或是雄健勇猛的老鹰,或是搬家有序,战斗勇敢的蚂蚁,感到好“玩”;看到各种各样的植物,颜色丰富,形状各异,有花有果,姿态柔美,也感到好“玩”。字里行间,仿佛让人看到一个幼稚可爱的孩童正在天地之间痴迷地欣赏与探究,极尽童趣,读来不禁使人会心一笑。

大自然“好玩”,但同样富含奥秘,犹如一部看不完的大画册,永远读不完的大书,引人沉思和遐想。整篇文章从细微处着眼,选取了许多富有表现力和张力的事物和细节来写,有景、有物、有情,更有理。

二、说学情

三年级的学生已具有一定的生活常识,对于大自然中出现的一些动物、植物都有一定的认知。

学生正处于活泼好动的年龄阶段,大自然里发生的事情,需要探索发现,对于他们来说极具乐趣。

由于学生缺乏浓厚的生活阅历,文本背后所蕴涵的深刻道理难以完全体悟,情感共鸣会有一定难度。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意引导,由浅入深,层层解读。

三、说教学目标

针对学生认知特点和本课特点,我将本课的教学目标定为:

1.借助字理、图示等方法识记“佩、笋”等9个生字,书写“蚂、蚁”等10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大自然的乐趣。

3.找出课文中描写大自然好玩的内容,体会生动的语言。

4.说说在大自然这本“读不完的大书”中,自己读到了什么,仿照课文写下来。

其中体会生动的语言是重点,仿照课文写一写这本读不完的书是难点。

四、说教学过程

我将本课分为两课时,下面我将呈现本课第一课时的教学设计。我主要将第一课时的教学主要分为五个模块,其中第四模块是重点。下面我将具体说一下本节课的教学过程及设计意图。

(一)设疑,引“自然”之书

学习伊始,出示一系列学生熟知的书籍图片,询问学生这一学期阅读的书籍的数量,以及一本书阅读所需的时间。当学生情绪激昂之时,我便乘机向学生提出“小朋友们,这里有一本神奇的大书,这本书怎么读都读不完,你们想认识认识它吗?”,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好奇心,借此引入课文。

以询问聊天的方式,引入课文,更为自然,学生能够尽快进入学习状态。问题设置之时,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注意到“自然之书”与“普通书籍”的不同之处,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定基,习“文词”之书

出示“麻雀、盘旋、敬佩、千姿百态、秋高气爽”等词语,采取小老师领读、齐读等方式,学习本课出现的生字词语。在学生习读的过程中,要注意总结学生的易错点,由教师再次详细解读。比如“佩”这个字,它的字形比较抽象,学生识记比较困难,我便可以借助字源进行解读。“小朋友们,佩由”人、凡、巾“三字组成。本义是系在衣带上的装饰品。”凡“表声;因为它属于衣着一类的事物,用”巾“表义。《诗经》:“青青子佩,悠悠我思。”引申为“佩戴、携带”,也引申为“钦仰”之意,比如课文中的“敬仰”。

生字词是学生学习的基础,根据学生学情,及时调整字词学习的重点。针对个别难懂易错字,仍要花功夫在课上帮助学生及时消化。对于学生的熟字,易字,可少说甚至不说。识字有法,有详有略,才能形成更高效的识字课堂。

(三)梳理,明“脉络”之书

明确学习要求,引导学生初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再读课文,借助《课堂作业本》中的习题,对课文脉络进行梳理,具体感知“读不完的大书”的具体内容。理解课文是以“总分总”的结构,描写了大自然中飞鸟、爬虫、花草、树木等各种动物和植物,这些好玩的东西,表明了大自然是一部“读不完的大书”。

读写结合,借助作业本梳理文章脉络,有理有据,清晰明了。

(四)体悟,说“生动”之书

本节课是第一课时,向学生明确今日先重点学习野外的飞鸟、爬虫和花草部分,即课文的第1至3自然段。接下来,请学生们带上课后第二题“课文描写了大自然中哪些“好玩的东西”?”这个问题,找出类似的语句。按照学生的阅读习惯,第一部分,描写飞鸟爬虫的三个句子会先被呈现出来。(读三个句子)知其然,要知其所以然。接下来,我会询问学生“为什么这三个句子语言生动又好玩?”我会让学生们交流后,在句子中圈圈划划。这三个句子,特征非常明显。小朋友们很容易能找到大量四字词语,比如“叽叽喳喳,猛扑而下,勇敢忠贞”等等,把小动物们当成了人来写,而这些四字词语,也恰恰是三年级学生需要积累和学习的。在这过程中,我让学生读词又读句子,既积累了词语,又能体会语言的生动。

之后,顺势让学生继续寻找好玩的句子。在这里,我会指导学生使用上一自然段的学习方法,寻找第三自然段中好玩,生动的地方,进行分享和交流。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授学生阅读的方法,可以让学生获得自主学习的能力,为第二课时的自主学习打下基础。

(五)模仿,作“乐趣”之书

经过第四部分的学习,学生已经初步习得了可以借助“拟人、四字词语”等方法的使用,让语言更好玩,更生动。因此在这一部分,我会借助课堂作业本的小练笔,让学生思考,选择大自然中,自己喜欢的动物或植物,仿照着课文中学到的方法写几句话。读写结合,学习感悟才能更深刻。

五、说板书

本课板书,我紧紧围绕“书”这一概念。动物植物无穷无尽,让人感到自然之书的好玩。“拟人、四字词语”等方法的使用,让人感到自然之书的语言的生动,蕴含了大自然这一部读不完的书,无尽的乐趣。

以上是我说课的全部内容,有不足之处,还请老师们批评指正,谢谢!

六、说课感想

这次说课比赛,对于我来说是一个很好的学习机会,收获颇多,感受颇深,我发现很多方面值得自己在今后的学习中加以深思和研究。

一、精心准备,精益求精

说课通知时间虽短,但是也绝不能马虎。除了要写好说课要求的必须环节外,一定要在说课稿的文字上下功夫,尤其对于“教学过程”的阐述必须放在重要位置。不仅要说出“教”与“学”的内容,而且要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具体阐述“我为什么要这样教”。如:教学设计的基本理念是什么?你这样设计的意图是什么?力求达到什么目的?各种问题你又如何引导、解决?内容详实、有效,配以详略得当的课件,能让说课事半功倍。

二、体态大方,从容应对

实际说课的过程和说课稿是会有一定差异的,因为说课稿是静态的,而说课是动态生成的过程,是有听众的,你能否调动他们的情绪和思想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你说课的成败。说课一定要有自信,配上适当的手势,轻重缓急恰如其分。

通过这次的说课比赛活动,让我再一次正视自己。今后,我将会更加努力地学习,在一次次的经历中积累经验,取他人之长,补己之短,成就更优秀的自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