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王熊红建邦初探

鄂王熊红建邦初探(鄂王熊红建邦初探)(1)

熊红又名挚红,楚君熊果的第二个儿子,西周时期人。周夷王之时王室微利,诸候或不朝,相伐。熊渠甚得江汉何民和,周夷王七年(前879年),乃兴兵伐庸、杨粤,至于鄂。熊渠封二子红为哪王,并建鄂王城。鄂王城遗址,在今大冶市金牛镇胡彦贵湾,鄂的辖区约为今鄂东南的鄂州、黄石、阳新、大冶、武昌、咸宁、嘉鱼、蒲圻、通山,祟阳、通城等市县。熊红任鄂国国王,他以鄂王城为都,后该都直传至六世楚君熊粤。

关于楚国在鄂王城几代建邦,历史上颇有争议,有三种说法: -种说法是“三代建邦”,见于南宋武昌县令薛季宜的《鄂墟赋》:“按籍披图乃窥那墟,有邑无民,荒城已芜。鄂渚缭乎其前,樊山峙乎其北,有峰有蛮,有陂有泽,林麓苍苍,环流漾碧,万顷涟漪,际天一色。 吏指图而告日:此三代建邦也。”故鄂州凤凰广场《凤凰台铭》:“西周封邑,三代建邦。”沿用了三代建邦之说

第二种说法是今人邹天福“十代建邦”之说。 见于《鄂王城初探):“自熊挚红起,楚国之都城建在鄂 (即今鄂王城遗址),而不居丹阳,是迫于当时政治形势的压力而作出的正确而明智的决策。

熊果伐庸、扬粵,至于鄂一公元前 879年(周夷王七年)。熊挚红封为鄂王,以鄂为都公元前 879年。熊挚红卒,弟熊执疵代立,曰熊延。熊延卒,子熊勇立。

熊勇元年为公元前847年,末年为公元前8388 年。熊严元年为公元前8387年,未年为公元前828年。熊霜元年为公元前827年,末年为公元前800年。熊得元年为公元前821年,末年为公元前791年。编号为公元年为公元前79未年为公元前791年。焦仪(着放)公元年为公元前790末年为公元前764年,

熊坎(霄敖)公元年为公元前763,末年为公元前758年。熊晌(蚧冒)公元年为公元前790,末年为公元前741年。熊通(楚武王)公元年为公元前740,末年为公元前690年。熊赀(楚文王)公元年为公元前689,未年为公元前676年。

自熊挚红起于熊赀止,这段历史时期,《史记.楚世家》里,再未言及楚有迁都事。那么楚国自熊红始都于鄂后,直到熊货始都郢止,是否直在鄂建都呢?这涉及到楚国在哪建都的时限问题,也是学术界直在探讨的问题。王国维认为楚国在鄂建都始于熊挚红。因为熊挚红被封为王后,对鄂地的地理环境、民情风俗、物产资源、水陆交通都很熟悉。为了避开周王室自西北方向给楚国的压力,为了不断寻求向东扩展势力,熊挚红继承父王之位后,利用其权力及诸多便利条件,特别是占领了铜绿山青铜冶炼场之后,为了加强对其控制和管理,熊挚红便将楚都迁至鄂。维熊挚红之后,楚国有一个政权的巩固和社会经济发展的阶段。宋代时,鄂之近郊有熊号之青铜器出土,即是说至熊粤,楚都仍然在鄂,则是可信的。

楚都自鄂迁出时间下限最迟也是在熊费初立之年。在熊号之后到熊货初立之前这段历史时期,依据有关资料分析,楚国也可能迁都,即离开鄂而迁到其他地方建都。”

以上邹天福的“鄂王城十代建邦”之说,也是有历史依据的。《史记●楚世家》载曰:“文王熊赀立,始都郢。”郢即今湖北江陵县纪南城。这就是说在楚文王熊赀公元前690前后,走出鄂王城,迁都郢(纪南城)。

第三种说法是六代建邦,即熊号时仍在鄂王城。鄂州学者普遍接受“六代建邦”。 综其上所述,楚国在鄂王城建都上限时间应是88年左右,下时间为楚武王熊通时期(前690年),楚国国都在鄂王城下限时期为一百八十年左右。可以说楚国后来的发展强大,与鄂王城地域青铜矿冶战略资源是分不开的,为其楚国走出鄂王城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