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路边野果(路边的野果别乱采)(1)

夏天到了,天气热了,路边的野果也纷纷熟了,看着十分诱人。能不能采摘一些,过过吃货之瘾?

就在刚刚过去的假期,阳光正好,微风不燥,肖女士一家人前往景区游玩。

玩耍时,姐姐和弟弟采了许多红彤彤的野果,想要尝一尝。妈妈和奶奶看着野果十分像小时候吃的野草莓,便同意了姐弟俩吃野果的请求。最终姐姐吃了20颗,弟弟吃了10颗,妈妈吃了3颗,奶奶吃了1颗。

不曾想半小时后,姐弟俩突然都喊肚子疼。

怎么回事?不会跟吃的野果有关吧?妈妈赶紧联系了景区工作人员,得知两天前刚喷洒过农药。

妈妈就带着姐弟俩来到了浙大儿院急诊室。

好在姐弟俩吃的野果不算太多,送医也及时,经过洗胃、补液等对症处理后,没有大碍,当天就出院了。

接诊姐弟俩的急诊科医生陈园园感叹:在急诊科,总是可以遇到孩子们吃各种各样奇怪的东西,因为吃野果中毒的也不是个例。这对姐弟俩虽救治及时,但整个过程也是吃了不少苦,如果不及时送医,可能会发生更严重的后果。

陈园园医生提醒:夏天路边野果纷纷熟了,家长还是要提醒孩子不要乱采乱吃。以野草莓为例,野草莓和蛇莓在外形上比较相似,孩子难以区分,即使确定是无毒的野草莓,也要防范是否喷洒了农药。

吃野果食物中毒,不是个例

媒体报道,贵州安顺多名儿童都因为误食了山上一种叫“马桑果”的野果而中毒。

农村路边野果(路边的野果别乱采)(2)

农村路边野果(路边的野果别乱采)(3)

媒体报道,河南商丘一名儿童因误食路旁类似野核桃的果子,中毒入院。

农村路边野果(路边的野果别乱采)(4)

怎么判断是否食物中毒?

食物中毒多数是因摄入过期或霉变食品、腐败变质食物、有毒食品添加剂或农药毒物、有毒动植物如河豚鱼、毒蘑菇等所致。食物中毒的临床表现最常见为胃肠型食物中毒和神经型食物中毒。

胃肠型食物中毒,相关的症状有恶心呕吐、腹痛(多为阵发性,性质多为绞痛,以上腹部及脐周最为多见)、腹泻等,个别患者可伴有寒战、发热、头痛、肌痛等全身中毒症状。

神经型食物中毒,相关症状有头痛、头晕、乏力、恶心、呕吐等,并出现眼部肌肉瘫痪,表现为视力模糊、复视、眼睑下垂、瞳孔扩大、对光反射消失等。

食物中毒后,怎么应对?

谨记关键一条:一旦发现食物中毒,要立即前往医院就诊治疗!

急救措施通常有:促进毒物的排出,包括催吐或洗胃的方法,以促进毒物的排出并减少胃肠粘膜继续吸收毒素;促进排泄,例如加强利尿,利用导泻的方法,或全肠灌洗等;应用特效解毒剂;维护心、肺、脑、肝、肾等重要脏器功能,防治各种并发症等。

都市快报·橙柿互动记者 俞茜茜

通讯员 祝姚玲 陈梦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