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码头靖远 秦腔史话》(19)
(西部黄河文化走笔丛书·文史卷)
撰文|武 永 宝
1942年春,马鸿逵的母亲70大寿,马鸿逵特意请来西安易俗社演戏祝寿。期间,亲自登场清唱《秦叔宝夜打登州》。众人都听不懂,他解释:这段秦腔乃是他早年跟兰州老秦腔艺人岳麻子(岳中华之父)学的,还是花钱学的……
范振绪(1872—1960)甘肃靖远县人,字禹勤,号南皋,晚年号东雪老人、太和山民,是百年来甘肃文化界代表人物之一,也是知名的书画艺术大家,书画艺术造诣精深,独树一帜,推动了甘肃书画艺术事业发展,在近代甘肃书画艺术发展史上享有很高的地位和声誉。范振绪号称;诗书画三绝。民国时代长期任甘肃省参议会副议长。解放后长期任甘肃省政协副主席。其生平事迹编入《中国画家大辞典》《中国美术家名人辞典》等典籍。
一、旧时代文人地位尊崇 优伶地位极低下
1.读书人地位崇高。稍有历史常识的人都清楚,封建时代,文化人地位极其尊崇,而戏子匠地位极其低下……自隋唐开启科举制度以来,读书人可以通过科举,走向最高统治圈儿。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以及: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满朝朱紫贵,尽是读书人……就说的是这个意思。实际情况,也的确如此。宋代,每一科的状元,都有一任宰相,成为一种潜规则……旧时代,那怕就是一个破落秀才,其社会地位也是很高的。因为,这种家庭有重视读书的氛围存在,其子弟就有走向统治层的潜在可能。故,旧戏剧里,富家小姐私奔穷秀才的故事,可谓比比皆是。
整个社会风尚如此,崇尚读书,以及读书人。中国的科举制度在世界上也是一个创举,它打开了一条市井底层人走上高层统治圈儿的通道。其优势不言自明。据说,现在英国、美国的文官制度,就有仿效中国科举制度影子……
2.对艺人几千年歧视余毒犹在。返观演艺界的艺人,几千年间,却一直被置于社会最底层的境地。几乎与妓女、乞丐一个等级。古代将音乐、舞蹈、滑稽、百戏、杂技、说唱和戏曲表演的所有艺人,统称之为:优伶。别称:俳优、伶人、倡优等。尽管,戏曲界有将楚庄王、唐明皇当做行业祖师爷的传统,这二位最高统治者都曾嗜戏如命,与演艺业关系非同寻常地密切。故,才被后世艺人奉为行业的祖师爷。
说明,几千年来,中国社会的各阶层,那怕是最高统治者,都是离不开表演艺术的。离不开演艺者带给他们的精神文化需求的。甚至,历朝皇帝等高层统治者,一度还沉湎于歌舞声色,为后世所诟病……可是,一旦涉及到具体的演艺者,则整个社会都鄙视之,其地位十分低下……这种渗透于我们这个民族骨髓里的遗毒,至今犹存,并未去除干净。比如,
今天,高层圈子那些超级大腕儿类的演艺者,如赵本山、宋祖英、王宝强等等,辄获得亿万计的赀财收益,为海内外所崇拜、渴慕。这确实不假。然而,人们对于身边最底层的那些艺人,则依然鄙视之。靖远人蔑称一句:戏娃子……傻子听此,都会明白这不是好话。其中的蔑视、诋毁意味明显。还有,今天一些无聊的人,动辄谩骂:戏子误国……等等,其实,都是这类意识在作怪。
笔者查阅近600年来靖远地方历代志书等文献,有关秦腔等演艺事业,以及具体演艺者的事迹等记载,几乎为零……而民间活动或行为,有关秦腔等演艺情况的记载反倒比较丰富。如,清嘉庆12年(1807)靖远西关老君庙所铸造的剧目钟,记录了320部秦腔戏剧的名称。说明,当年,以该庙会为载体的秦腔演艺业,曾经繁盛无比……还有,民间传说,及近代文化人张慎微、张尚瀛等私人的著述里,也记载了大量的秦腔演艺情况的信息。这才为我们今天研究地方秦腔发展史,提供了宝贵的资料。基此,足见,历代统治者对秦腔等演艺行业的歧视和偏见。
3.张慎微笔下秦腔艺人的地位。张慎微著《甘肃秦腔随笔》一文,刊发于《兰州文史资料选辑》第16辑,曾记述,明、清专制时代,秦腔艺人的地位极低。一般都是政治犯,即被剥夺公权者的子女从事的职业。这类人不享有政治权利,尤其不能参加科举考试。一般到三代、四代后,方可。政治犯的后代,严格限定只能做船户、班头、店家、脚户、牙行、银匠、觋公、裁缝、巫婆、屠户、娼妓、优伶……这些行业属于社会的贱业,整个社会对之都进行监督。也颇鄙视。民国以后,虽说秦腔艺人(优伶)的地位有很大提高,然,旧思想意识在有些人心目中依然根深蒂固。
比如,民国时期兰州秦腔三杰之一的文汉臣,陕西人,其家族为北宋名相文彦博后裔,他因爱唱戏,遭族长追杀,遂逃到靖远、兰州……甘宁秦腔巨擘丁振华,父亲系靖远落职的旧警官,他因唱戏,尤其唱青衣旦走红,竟被父亲认为辱没门楣,纠集族人欲将他绑起来,扔进黄河……1956年,王兴隆(1941年生)靖远师范毕业,靖丰剧团的教导员李树秀,与其系同乡,又是亲戚,欲将他抽调到剧团工作,因新收来的学员们文化程度很低,有些,虽说唱戏有天赋,然识字不多,这对于他们深入领会剧情,以及给导演教戏、排戏带来困难。故,李树秀欲让王兴隆来给他们当文化教员……可是,王兴隆父亲竟严厉阻止……可见,既就是这个时候,人们歧视秦腔艺人的意识,依然强烈。
4.辛亥革命至今,艺人地位大幅提升。1912年,辛亥革命后,中华民国建立,结束了几千年封建专制制度。自此,艺人的地位切实地逐渐有所提高……今天,艺人的职业在世人心目中,可谓如日中天。很多人追逐此行业,甚至发疯发癫……与旧时代相比,真是不可同日而语啊。这些,都是基本的历史事实。正是辛亥革命后至解放初期约50年时间,大西北秦腔演艺事业乘大环境、大气候彻底改观之东风,一时人才辈出,大腕明星云集,整体演艺水平也是日渐达于历史新高……这一时期,可以说是整个秦腔史上最巅峰、最辉煌的状态……
张慎微(1908-1995),字子显,甘肃靖远人。兰州第一师范肄业。民国时期历任县长、专员、处长等行政职务。曾任《甘肃民国日报》编辑、《中心报》社长、省政府视察,授八级上校军衔。解放后,任民盟兰州市分部主任、民革甘肃省代表、省委秘书。作品有:长篇小说《兰州春秋》,2000年曾在《兰州晨报》连载半年。自1929年始,在《甘肃民国日报》等地方刊物发表专题采访评论文章等,146万字。
代表篇目:《中山村一夜》、《每日评论》、《三言两语集》、《西行漫纪》、《蜀行日记》。曾编纂《甘肃洮沙县志》并油印保存。此外还著有《红豆诗稿》等。张慎微还热爱秦腔戏剧艺术,于1946年至1948年期间,创作编写了《正阳门》、《博浪锥》、《鸳鸯剑》、《风月缘》、《金玉缘》等大型秦腔剧本。他曾亲身游历黄河上游,对黄河风光情有独钟,1956年创作国画长卷《黄河天险图》。张慎微编撰的《北魏墓志刀刻法研究》,曾受到郭沫若的来信称赞。总之,张慎微先生在文学创作、国画、书法三方面都有卓越成就。尤其遗留下来的系列作品,其中的文史资料价值和意义非凡。为文史工作者所推崇。
张慎微著《兰州春秋》封面。魏晋,系其笔名。
二、文化人与戏子关系之对立与联系
1.不能分割,又矛盾对立。这里有个很矛盾的问题,即,旧时代,似乎是文化人与戏子(秦腔艺人)的地位有天壤之别。互相是对立的。可是,秦腔演艺业绝对是一些有一定文化知识的人,方才能承担起的职业。也就是说,大牌秦腔艺人,都应该看做是知识分子、文化人……若是戏子没有基本的文化常识和才艺,就很难理解戏剧的时代背景和其思想性,以及角色的特点,等等。表演上也就很难达到应有的艺术效果。
反之,历史一再证明,近现代秦腔发展史,社会地位崇高的文化人们,深入地参与了其进程。甚至起到了推泼助澜,使之有代际般提升的革命性作用……比如,近现代出现的成百上千部的秦腔剧本,相当一部分直接系有影响力的文化人创作而成……其余的秦腔剧本,大抵出于演员中的“串班长”(导演、编剧)肚子里所藏,代代口传身教。最后,由他们口述出来,再由文化人整理、记录下来……这是西北秦腔史上剧本产生的一个特点。
2.知名文化人和官人参与秦腔演出轶事。民国时代,高级知识分子,高官,乃至一般官员,这一名流阶层,热爱秦腔,并参乎其中者,多了去。可谓,不可胜数。
(1)马鸿逵嗜戏如命。马鸿逵(1892~1970),赫赫有名的民国大军阀,宁夏省政府主席。西北马家军的代表人物之一。1900年,慈溪太后西逃西安,其父马福祥等陪老佛爷看戏,期间,七、八岁的尕三元(马鸿逵乳名)挣脱马福祥怀抱,在戏园子大喊大叫,差点把其父的魂儿吓飞……马福祥深知,触怒老佛爷,他父子的前程,乃至性命,都会玩完……尕三元的名声自此为朝野所闻。马鸿逵的四姨太刘慕侠,就是戏子出身。张慎微《甘肃秦腔随笔》和《兰州春秋》都曾记述,马鸿逵在宁夏特意供养了一个戏班子——觉民新社。1948年觉民新社艺人集体结婚,马鸿逵与秘书合作还专门集戏名撰写了好几幅对联。其中之一:
软玉屏、送亲、锦绣图、观花、龙凤配;
夺锦楼、考试、春秋笔、醉写、日月图。
1942年春,马鸿逵母亲韩夫人70大寿,马鸿逵特意请来西安易俗社演戏祝寿。期间,还亲自登场清唱了一段老掉牙的秦腔:《秦叔宝夜打登州》。众人都听不懂,他解释:这段秦腔乃是他早年跟兰州老秦腔艺人岳麻子(岳中华之父)学的,还是花钱学的……众人醒悟的同时,都笑了……
此外,民国时期,朝野上下,类似马鸿逵者之类的各级官员嗜好秦腔等戏剧,并亲自能演出、清唱一两折者,比比皆是。
(2)牛剑秋唱戏。牛剑秋,生卒年不详,通渭人。民国时曾任会宁、榆中县长,甘肃省政府秘书。牛树梅,清代道光进士,为通渭硕德大儒。牛剑秋系其曾孙。可谓出身名门世家。张慎微《甘肃秦腔随笔》记载,牛剑秋系诗人,知名文化人,特别嗜好秦腔。1930年,时任榆中县长,在元宵节堂会上,一时兴起,他登台化妆完毕,束发的水纱网子都上头了,欲演出秦腔《满床笏》中的唐王一角,行将出帘,却被幕僚和绅士苦苦劝阻,一番拉拽作梗,不得已卸妆作罢……那时,官员和有身份的文化人,偶尔清唱一番尚可,其官员和文化人身份依然。而若是正经八本登台演大戏,则不可。此举被视为破规矩了。其身份则嬗变成了十足的戏子……可见,封建余毒之深。
(3)张映斗唱戏。张映斗,名:相丞。字:映斗。为清末、民国初年靖远最负盛名的地乐班班主。张慎微《甘肃秦腔随笔》记述,张映斗,原系清末典史出身。即县衙小吏。在靖远地方,也算是有头有脸的人物。1911年,辛亥年,靖远一度无戏班子,张映斗、冯永恒(商人)出面组织人马在城隍庙唱戏。一时心血来潮,张映斗、冯永恒二人亲自粉墨登场,化妆完毕,分别准备演出《调寇》、《重台》二折子戏,结果,被亲友苦苦劝阻,遂作罢。也就是说,他们二人唱秦腔地乐班,怎么唱,都行。唯独欲登台真正饰演角色,过一回戏瘾,则不可。
(4)黄天中唱戏。张慎微《甘肃秦腔随笔》记载,临洮的黄天中先生,知名文化人,曾在元宵节的群众晚会上,抹着大白脸唱过《拜相》一戏。算是真正破例之举。此外,他还写过《十万金榜》的话剧剧本。此外,临洮的文化人李道周先生,也编写过秦腔剧本,有:《六出祁山》、《九伐中原》等。他还把《断桥亭》的唱词另行编写。用四支韵一韵写到底……
三、李干丞 西北最负盛名的秦腔剧作家
李干丞 (1881~1952)名桢,字干丞,甘肃榆中青城人。为有影响的一代大文化人。张慎微在《兰州春秋》中记述,李干丞 西北大学就读期间,因创作《鱼水缘》剧本,加入西安易俗社,成为其编剧。从1915年到1935年的20年间,先后创作了《桃花泪》、《闺阁缘》、《鱼水缘》、《五色棒》、《重圆镜》、《虞侯传》、《白板进士》、《桃花泪》、《柜中缘》等20多部剧本。其中1918年创作的《桃花泪》一剧,1934年在美国芝加哥的赛珍会(世博会)上被评为剧本类第四名,荣获创作四等奖。《柜中缘》剧本,经易俗社演出,顿时风靡全国。此后,湘剧、川剧、桂剧、豫剧、京剧、晋剧无不效法排演之。影响巨大。《柜中缘》剧本故事,据说来自其榆中老乡李美如在西安乡试中举的故事……也有争议说,此剧本系他与人合作。且,剧本别有来历。云云。这里略去。
西安秦腔易俗社创立于1912年,其与莫斯科大剧院、英国皇家剧院并称为世界艺坛三大古老剧社。最初,演出的剧本,宣扬一夫多妻,以及其它封建思想糟粕性东西居多。为时人诟病。据张慎微的观点,李干丞初编剧本《鱼水缘》,宣传穷书生奋进有为,及一夫一妻新思想,获好评。后来,他创作的20多部剧本,思想性倾向进步。从而扭转了易俗社演出的旧风气、旧格局,从而大受欢迎。由此可见,有影响的文化人参与秦腔演艺事业,对于秦腔发展史至关重要。
李干丞 ,1935年回兰州,不久,抗战爆发,他又被宁夏省政府主席马鸿逵邀请到银川,在觉民新社任编剧。期间,创作了《东窗记》、《商人救国》、《马到成功》、《汉奸榜样》等时令色彩强的剧本,号召全民抗日。1948年前后,他离开银川,回到了青城老家。1952年去世。
综上所述,李干丞为近代陕甘秦腔史上最杰出的编剧之一。
张慎微著《甘肃秦腔随笔》。这篇文章刊发于《兰州文史资料选辑》第16辑。为研究甘肃秦腔史重要的资料。
四、靖远近现代文化人创作秦腔剧本轶事
1.范振绪写剧本。据张慎微《兰州春秋》第66回,第513页记述,民国时代,前清进士,闻名全国的大文化人,诗书画巨匠,范振绪先生,曾创作过一部秦腔剧本:《桃花扇》……这部剧本,究竟曾交给哪个戏班子排演?演出的效果,及后续情况如何?如今,剧本还存世否?皆不得而知。张慎微留下的所有资料里,对此,均无多余记述。以致成谜。但是,这一信息,绝对是一则非常重要的史料。反映出两方面的问题。一是,说明秦腔艺术,曾对范振绪先生产生过深刻影响。大文化人如范振绪者,竟然也曾是不折不扣的秦腔迷(铁粉)……二是,这一信息,无疑填补了范振绪先生研究的某方面的空白。故,其意义非同寻常。
2.张慎微写剧本。张慎微先生,乃十足的秦腔戏迷、铁粉。从他的著作《甘肃秦腔随笔》里可知,他自幼就痴迷、欣赏秦腔戏。十二、三岁时(1921年),就借助于自己贵公子哥的身份混进靖远县衙二堂内,观赏唱堂会的大戏。在此,他观看到了关雪亭(关娃)、王文鹏、马娃子、铁娃,以及本土演员白云贵等名动一时的大腕儿、名角的表演……竟然如痴如醉,兴趣浓烈。显然,放眼当时,他成了最年幼的秦腔铁粉……
后来的岁月,张慎微由于对秦腔戏剧知识的久久积淀,还成为放眼西北不可多得的秦腔史研究专家。这方面,其权威、真知灼见的论述和记述文字颇多。散见于他的文史作品,如《兰州春秋》、《甘肃秦腔随笔》、《靖远的烟场子》,等等。
不仅如此,张慎微先生还是直接参与秦腔剧本的创作,成为一名剧本作家。
据《兰州春秋》和《百度词条》,以及原兰州市地方志办主任邓明先生《靖远县张氏三代学人著述考评》(见《白银日报》2016年3月20日)一文记述,张慎微创作的秦腔剧本有:《风月缘》、《鸳鸯剑》、《搏浪椎》、《正阳门》、《金玉缘》、《小翠》,共六部。邓明记述,这六部秦腔剧本创编于1946~1948年间。其中写张良刺秦的《博浪锥》、红楼二尤的《鸳鸯剑》二部,上世纪五十年代由兰州市文化局油印成册。文革查抄劫难后,有人从油印本中抄录下来。故,目前尚存。其余,皆毁于文革破四旧抄家中……其中,《风月缘》剧本,是反映靖远籍清代奋威将军王进宝平定吴三桂叛乱的……
张慎微曾自述,他与著名秦腔剧本作家李干丞先生系20余年老交情,彼此在文字上为莫逆之交。张慎微写秦腔剧本,很有可能是受到李干丞的影响。二人还深入探讨过秦腔剧本的创作心得。李干丞言,爱情戏非常重要,创作剧本时,必须将这一成分适时加进去,并且波澜起伏,方能吊起观众胃口……此外,他又讲述了丑角的重要性。李干丞言,丑角,能鼓起剧情风波,调动观众的兴奋点。一出戏,若是丑角表演平庸,或者,创作时,戏份不足,观众看了,就如味同嚼蜡……张慎微对此观点,深以为然。此信息见《兰州春秋》第501页、515页。
3.张尚瀛写剧本。据王兴隆先生言,1984年左右,靖远、平川尚未分家。时,张尚瀛在靖远县志办应聘上班,编撰了一部秦腔剧本:《血溅御案》。剧情说的是古代,某烈女被冤屈,陷入一桩大冤案中,朝官审问过程中,烈女用头撞击案头自杀,鲜血四溅……王兴隆懂戏,看过这个剧本,认为剧情很好,但由于张尚瀛先生不会演戏,对于场次的安排上,不合规。唱词句子的押韵,也不够通顺。后,剧本交给靖远县秦剧团,经反复讨论,大家感觉不好排演。若是真要排演,须作者与导演坐在一起进一步合作,对剧本进行大刀阔斧的修改、整合,方可。后来,再无下文。
近日,笔者翻阅张尚瀛先生遗著《张萤拾遗集》,发现,他在自序里提到,他除了创作过秦腔剧本《血溅御案》外,还创作过另一部秦腔剧本:《笑春园》。关于这个剧本,所讲述故事若何?目前是否存世?均不得而知。
张尚瀛(1921~2005),甘肃靖远人。毕业于兰州师范学校。民国时期,曾任宁夏省政府参议、国民党靖远县党部代书记长、靖远抗战剧团团长、靖远社会服务处主任、《甘肃民国日报》驻绥宁特派员、《宁夏民国日报》驻甘肃特派员。1990年代,任甘肃省文史馆馆员。一生著作颇丰。为我省有影响的老文化人。
张尚瀛著《冷棒变红人》一文,讲的是秦腔巨匠高天喜的故事。
五、结束语
笔者这篇文章,讲述内容宽泛,涵盖信息量较大。既推介了靖远域外的文化人,如李干丞等,民国时期与秦腔结缘的故事。也重点演绎了靖远本土文化人如范振绪等,他们在秦腔发展史上的贡献、作为,等等。众所周知,范振绪、张慎微、张尚瀛三位,乃是靖远地方文化史上最具影响力的前辈文人,因他们所处的时代,正是秦腔风靡之时,故,他们都嗜好秦腔戏剧。并且,三人都还曾参与过秦腔剧本的创作。这也算是靖远秦腔史上的一段佳话吧。不仅如此,张慎微和张尚瀛二位先生,还著文记录下来其它大量的,有关甘肃和靖远秦腔发展史的信息资料。这些东西,连同笔者所著《靖远秦腔史话》系列一起,必将传于后世,成为珍贵的地方文化资料和历史资料……这些一切,对于后世人研究秦腔发展史,依然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笔者深信这一点。
2022年10月25日辑录整理于平川陋斋
作者2005年秋,时任平川区委宣传部副部长,白银市作协副主席,参与考察长三角经济带活动时留影于南京。
作者简介:
武永宝,1963年生,甘肃靖远人,1985年毕业于西北师范大学历史系。获历史学学士学位。大学毕业后曾在新疆乌鲁木齐市财会学校教书5年。后,调回甘肃白银工作,曾长期从事白银市平川区的基层档案、宣传、文化、文联等工作。分别担任各部门的负责人。曾连续四届任甘肃省白银市作家协会副主席。著有网络长篇小说《独石记》,在起点中文网推出。
长篇小说《黄河远上》,由作家出版社出版发行。中篇小说《虎豹口》、《西部国风》等,发表于《飞天》、《大家》等杂志。创作取向以反映西部黄河文化、黄河人生为主。其中,中篇小说《虎豹口》为其巅峰代表作,曾被某中国作协会员、某地作协主席抄袭重复发表于《红岩》杂志1998年6期,以及收录进其2005年出版的中篇小说集《无羽之鸟》。反映黄河筏子客生存状态的中篇小说《西部国风》,获甘肃省第二届黄河文学奖、白银市凤凰文艺奖一等奖和五个一工程奖。北京等方面有关文化公司曾多次筹划将《西部国风》拍成影视剧……同时,由作者授权,该公司将《西部国风》的名称作为知名文化商标,2018年5月在国家商标总局注册成功。之后,在这一栏目下,开展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
总之,《黄河远上》、《虎豹口》、《西部国风》被媒体誉为西部黄河文化三部曲。近年,作者创作了二三百万字的西部黄河文化题材的散文、随笔,以及纪实文学等。其中,已完稿的50万字的笔记小说《独石方域搜奇记》、30万字的《1958~1961靖远人走洮河纪事》、15万字的《戏码头靖远 秦腔史话》三部专著,在读者中引起较大反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