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龙果怎么吃减脂(天天吃的它竟然会跳)(1)

(华为图片)

跳,跳?对,跳!

跳是什么东西?

跳就是跳!跳就是会“跳的鸡蛋”!!

鸡蛋会跳吗?

会啊!您不信吗?……

星期一下午,女儿放学回到家和我说,“爸爸,我要做跳。”

什么是跳?

我做完了,你就知道了。

看着没,女儿还卖了个关子——先不告诉你什么是跳。

吃过饭,女儿让妈妈帮忙找了个杯子还有醋,神秘兮兮的不让我看。忙乎了半天,女儿回房间写作业去了。我呢,偷偷找到女儿刚才和妈妈一起搞的杯子——还盖着盖儿呢!我拿起盖儿一看,酱红色、一股酸味儿直扑鼻子。哦,我明白了。

原来她做得是中央电视台少儿频道“智慧树”栏目上的实验。用醋把蛋壳“泡”软,还不坏掉——硬硬的蛋壳泡软后和蛋壳内膜一起软软的,加上流体状态的蛋白、蛋黄,会保持一定的弹性,在较低高度自由下落,不会烂掉,还会“弹起”。这就是跳。

这个实验,原来我也做过,关键是醋的浓度要高些、盛放鸡蛋的杯子不要太大,醋液一定要漫过鸡蛋。这样大约40小时,鸡蛋外壳在醋酸的作用下,析出部分钙质后,就会变得软软的。

女儿泡好鸡蛋后,第二天就去看鸡蛋有没有变化。由于蒸发和鸡蛋吸收,醋少了些,蛋壳顶部就露了出来,所以顶部蛋壳有些硬;下面挨着杯子底部的蛋壳也有些硬。我建议女儿再加些醋、把鸡蛋翻个个儿,再盖上杯盖儿。然后,过一天再看看。

这不,时间到了。

女儿放学一回到家,就喊着我看跳。女儿拿着软软乎乎的“跳”,小脸上洋溢着笑意。

“爸,我把它扔下去真会跳起来吗?”

“没试你怎么知道,试一试部就知道了。”

听了我这话,女儿小心翼翼拿起跳,在离地一个鸡蛋高的时候松手——跳像弹力球一样,弹起了一些。我怕她拿的太高一松手掉在地板上,烂掉,赶紧拿来了一个搪瓷盆,还找了米尺。

“这样,欣欣,咱们把跳由低到高从不同的高度放开跳,看看结果怎么样。好不好。”

“好!”

5厘米,10厘米,……25厘米。跳跳球都跳了起来,女儿非常高兴。当把跳放在30厘米高的侍候,女儿一松手——跳烂了。

“我的跳,我的跳呢……”女儿有些伤心。

“没关系的,我们可以再做一个跳的,成功后再来做这个实验。”

笑容又回到女儿的脸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