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俊凯魅力少年(王俊凯A面偶像B面少年)(1)

在超人气偶像王俊凯和普通青少年王俊凯

两个身份中不停切换

构成了王俊凯当下全部的生活场景

王俊凯魅力少年(王俊凯A面偶像B面少年)(2)

王俊凯魅力少年(王俊凯A面偶像B面少年)(3)

在“影响中国”2017年度人物荣誉盛典上,中国新闻周刊总编辑吕振亚(右)为王俊凯颁奖。

“这样才会提醒我,更加珍惜当下”

出道五年,王俊凯觉得自己最大的变化是从容了许多。“以前遇到一点事情,一次考试没考好,一首歌没唱好,就会觉得,天都要塌下来了。现在出了问题,也能坦然接受,下次去完善就好。” 之前上台前会紧张,担心在台上出错,现在,上台前,“蹦来蹦去”,相比之下,他更喜欢现在舞台上从容的自己。

这五年,一边是粉丝们狂热的追逐,一边是质疑和吐槽。对于王俊凯而言,这是一个没有参照系的人生,他只能自己去经历和感受。18岁的王俊凯表现出超乎他年龄的清醒和坚定。“我是一个比较有自己方向的人,大家对我的评价不太能影响到我内心的判断。”他对《中国新闻周刊》说。

年少成名,王俊凯没有回避,自己也有过年少轻狂的阶段。现在他能够以平常心看待这一切,“大家都是平等的。”他说,他觉得成为偶像,得益于很多很多人的帮助以及运气的眷顾。成名之后的努力,是为了不愧对这份运气。“我可以把自己的姿态放得很低,去看这个世界。”王俊凯向《中国新闻周刊》坦言,这是他希望自己能一直拥有的品质。他把这归功于从小到大遇到过的老师和家庭的教育,以及朋友的影响。

从重庆八中毕业后,王俊凯会在某个深夜,给曾经教过他的老师们发去祝福的短信。2016年1月2日,作为当时全中国最炙手可热的少年偶像,王俊凯回到重庆八中,参加学校的新年音乐会。五天之后,他出现在央视春晚的舞台上。

“这一切是真的吗?”一场演出结束,灯光暗淡,人群散场之后,他也有过片刻的恍惚,偶尔他也害怕失去,他愿意把这看成是好的事情。“这样才会提醒我,更加珍惜当下。”

很多人形容王俊凯,用了“纯粹”一词,“经历了一些事情之后,还能够回归自我。”这是王俊凯对纯粹的理解。

2012年,王俊凯13岁,读初二,他在微博上写下当时自己的目标:能像周杰伦一样会超多乐器,写超多歌曲,开超多演唱会。

那个目标一直没变,五年当中,他又给自己增加了新的目标。通常,他会给自己定下短期的目标,一个个小目标,一个个去实现。“今天在舞台上,就好好把歌唱好,明天在剧组,就把要拍的戏拍好。”表演是现阶段他想去突破的领域,唱歌是从小就热爱的事情。如果歌手和演员只能二选一,“我可能会选唱歌。”王俊凯没有片刻犹豫,说出自己的答案。

在电影《解忧杂货店》中,王俊凯扮演小波,一个不经意闯入解忧杂货店,为别人解答烦恼的孤儿。电影对日本作家东野圭吾的原著做了些许改动,在影片结尾处,小波成为了解忧杂货店新的主人。“是一种传承,解忧爷爷的精神的传承,小波从小到大一直是孤独的,他的人生是不完整的,通过解忧杂货店的这段经历,他意识到,用自己的力量为他人解忧,可以让自己不完整的人生变得完整起来。”王俊凯向《中国新闻周刊》这样讲述,他身体前倾,“电影不仅仅是娱乐,它可以让大家感受到生活的魅力。工作不是为了赚钱,希望带给大家东西,让大家感受到生活的美好。追逐自己的梦想。”说这话时,刘海稍稍遮挡住了他的眼角。

和小波一样,这个18岁的少年也有一颗执着的灵魂,在他的身上,也寄托了一个个陌生人的希望和梦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