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人王永彬《围炉夜话》:

人皆欲会说话,苏秦乃因会说话而杀身;

人皆欲多积财,石崇乃因多积财而丧命。

这段话的意思是,世上的每个人都希望自己能说会道,但是战国时期的苏秦因为能说会道,才招来杀身之祸;人人都想自己拥有更多的财富,可是西晋的石崇却因为积攒了财富太多遭人妒嫉,而丢掉了性命。

01 言多惹祸要慎言

语言是思想的外衣,一个人心里怎么想,需要通过语言表达出来,说话是必不可缺少的表达工具。

一个人只要不是哑巴,张口就能说话,能说话不等于会说话,会说话就是表达的不但清楚,让听的人明白而且舒服。

劝人如谋财害命(言多惹祸要慎言)(1)

有时候明明表达的是同一个意思,会说话的人说了让人觉得爱听,不会说话的人说了让人觉得反感,这就是会不会说话的差别。

春秋战国时期,是策士横行的时代,他们不但要有真本事,还要有好口才,要凭着三寸不烂之舌游说诸侯,推销自己的主张,打动诸侯,因而委以重任,取得显赫的地位。

孔子就教育自己的儿子孔悝“不学诗,无以言”,不读《诗经》,就不会说话。他开办的私学中有一门课程就是语言。

孔子的弟子子贡的口才特别了不得,孔子在周游列国的途中得知齐国要进攻祖国鲁国,孔子想拯救自己的父母之邦于水火,爱好打仗的子路擦拳磨掌要去显摆他的军事才能,而孔子却派子贡去摆平这件事。

子贡并没有领兵打仗,而是到齐国、吴国、越国、晋国游说,让齐国和吴国两个超级大国大打出手,齐国大败;然后,又挑动吴王与晋君争夺国际社会领导权而兵戎相见,吴军大败,越王勾践趁机出击灭了吴国。

劝人如谋财害命(言多惹祸要慎言)(2)

司马迁在《史记》详细叙述子贡这一辉煌事迹,感慨地说:“子贡一出,存鲁、乱齐、破吴、强晋而霸越。子贡一使,十年之中,五国各有变。”鲁、齐、吴、晋、越五国的政治命运因为子贡的外交活动而大大地改变了,这全靠的是子贡的语言才能,把语言发挥到了极致。

在子贡之后的战国时期,苏秦比子贡更厉害,凭三寸不烂之舌活跃于列国群雄之间,说服六国诸侯合纵抗秦,促成了一个空前庞大的国际大联盟,从出身卑微的一介寒士成为一人之身而挂六国相印的显赫人物,在很大程度上左右了整个政治局势。

《战国策》这样来描述他:“横立天下,廷说诸侯之王,杜左右之口,天下莫之能伉。”苏秦的口才在当时没有一个人能与他对抗,苏秦因此被称为纵横家鼻祖。

苏秦的纵约却被另一位纵横家张仪所破,苏秦便到齐国做了客卿,与齐大夫争宠,最终却被处以极刑车裂而死,这样一位经天纬地的谋略家,没能摆脱悲剧的命运。

《荀子·臣道》评价苏秦、张仪同属于巧佞之人。“佞”的意思就是巧言令色,八面玲珑,见什么人说什么话,完全属于江湖骗子。

劝人如谋财害命(言多惹祸要慎言)(3)

有人跟孔子说他弟子冉雍有仁德但是不擅长说话,孔子连续两次反问“焉用佞”?孔子就反问道,何必要能说会道呢?能言善辩,逞口舌之快,只有惹人讨厌。

苏秦之死有诸多原因促成的,但口舌之争也是原因之一。对于苏秦这种以口舌之能杀人于无形的谋略家,历朝历代都认为背离了“仁义道德”的正统思想,因而受到严厉地批评。

孔子虽然教育弟子要善于说话,但是并不强调要多说话,反而要求慎言、讷言:“敏于事而慎于言”,“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做事一定要敏捷,但是说话要谨慎,可以慢一点,迟钝一些。

常言说,言多必失,祸从口出。拥有好的口才,能言善辩,固然是一种能力的表现,但也要说话小心谨慎,懂得审时度势,该沉默的时候沉默,说得不好可能惹祸上身,甚至危及性命。

劝人如谋财害命(言多惹祸要慎言)(4)

在五代十国军阀混战的时期,有一个名叫冯道的人,40年间历经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五代,先后在10位君主手下位居将相,《新五代史》上称他为“事四姓十君”的不倒翁。冯道也曾经写作一首诗《舌》:“口是祸之门,舌是斩身刀。闭口深藏舌,安身处处牢。”这首诗道出了他不倒的秘密,告诫人们,说话不慎会招致惹祸杀身,闭口慎言可平安无事。

02 财多遭殃要散财

人要生存,就离不开钱财,它是人的衣食住行的生活保障,如果钱财不充裕,人们的生活就会捉襟见肘,生活得十分憋屈。财富多我可让自己的生活更舒适一些,这也是很多人心里想要的。

天下人都以为钱财越多越好,却不知道物极必反。但是,君子爱财,取之有道,用之有方。如果无厌地索取,贪婪地追求,则最终会因财伤身,甚至丧命。

西晋时期的石崇是当时的大富豪,封安阳乡侯。他的发家史是在荆州刺史任上,劫掠往来富商致富,积聚了无数财产。石崇因不义之财不是自个儿心血汗换来的,挥霍起来也就谈不上心疼。

劝人如谋财害命(言多惹祸要慎言)(5)

石崇从来不怕露富,怎么奢华怎么来,在洛阳置谷金园,屋宇宏伟富丽,家中美妾几百人,个个珠光宝气。

石崇家几乎是三天一聚会、五天一宴请,频繁招待各路朋友,餐料山珍海味,水陆空应有尽有。

石崇家的厕所华美绝伦,客人如厕过后,由十几个穿着华美时尚的美女为其换上锦绣华服,常常会使一些没见过世面的客人错把厕所当卧室,愣是不好意思进去。

石崇与晋武帝司马炎的母舅王恺争富斗气,听说王恺用蜜汁刷锅,石崇命家奴拿蜡烛当柴烧;石崇用花椒香料粉刷墙壁,王恺就用赤石脂当涂料;皇帝把库存一株的两尺多高珊瑚树给王恺,让他与石崇比,他到石崇的仓库一看,那里的珊瑚树比他的高大而且品类很多,让他相形见绌。王恺虽能得到皇帝的支持,仍比不过石崇之富。

《大学》:“货悖而入者,亦悖而出。”用不合理的方法获取的财富,终有一天也会被别人用不合理的方法夺走。

劝人如谋财害命(言多惹祸要慎言)(6)

满则招损,树大招风。八王之乱时,赵王司马伦自立为天子,石崇失势。司马伦手下有个心腹叫孙秀,对石崇的美妾绿珠垂涎三尺,要石崇送给他,石崇视为心肝的人怎肯相送?孙秀跑到司马伦面前鼓动杀石崇。

石崇想反手制人,与他人密谋诛杀司马伦和孙秀,事因情败露被孙秀逮捕而杀,他的钱财也尽数散去。

石崇之死,与官场政治有一定的关系,但他多财而炫富也是重要的原因。石崇富可敌国,骄奢淫逸,夸富显耀,逾越了本分,引人嫉妒和惦记,焉能长久?

春秋左丘明《左传·桓公十年》:“匹夫无罪,怀璧其罪”,意思是财宝本身都没有罪过,当一个人拿去炫耀的时候,不但让人反感,还会遭人嫉妒,招来祸患。

《大学》:“财聚则民散,财散则民聚。”把财物聚集到自己的手里,人们就会离开了你;如果把财物广泛散施于人,人就会聚集在你的身边。

劝人如谋财害命(言多惹祸要慎言)(7)

有钱的聪明人懂得不能为富不仁,也不能富贵而骄,要低调做人,乐善好施,把其中的一些利益都分给了大家,多去做有利于社会的善事。如果石崇散财于民,就不会死于“八王之乱”。

在石崇被押赴刑场的路上,一声叹息说,不就是想吞尽我的钱财吗?押解的兵甲说,既然知道财富会害人,为什么不早点散给穷人?石崇竟无言以对。就算连皇帝都没他富有,又有什么用呢?他依然买不下生死二字,炫富斗富的石崇最终还是死在财富上。

老子说:“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满屋子的金银珠宝,照样守不住;仗着有钱就刻意炫耀,侮辱别人,挑衅别人,迟早会给自己招来无穷的祸患。

赚了钱要舍得散财,热心公益、慈善,就会聚集起人气;当人气聚集起来的时候,就能赢得更多的机会,从而赢得更多的财富。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立删)

读书感悟人生,写文传承文化。欢迎关注@丁小悟典,与你一起领悟传统文化之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