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开封府传奇》收官了,收视率还不错,我也看了一部分剧集,应当讲还算是良心剧。

然而,网上一片吐槽之声,主要是黄维德演的比较另类,大概颠覆了大家对于包公形象的认知。可是,我觉得从一干演员的演技、编剧及剧情铺排来讲,还是不错的。比那些什么玄幻仙侠之类的,强多了。

黄维德饰演的包青天的电视剧(演包青天的黄维德)(1)

其实,你我都没见过包拯,也不能保证他应该就是个什么样子。所以,这些质疑完全是吃饱了撑的。

从正史上讲,包拯没有那么大的能耐和名声,做开封府尹也就一年多,之所以流传下来那么多关于包青天的故事,还是在于大众的喜闻乐见。

很多经典的段子,可能也是后人杜撰的,历史上并没有发生过。当然,渴望清官,盼望社会的公正,这无可厚非。但是未必一定要把包大人弄成一个样板戏。

黄维德饰演的包青天的电视剧(演包青天的黄维德)(2)

一说起此类话题,我就联想起六小龄童。其实,对于中国人而言,有一个极坏的毛病,就是容易先入为主。是的,不管是章老师的美猴王,还是金超群版的包公,都可以称之为经典形象。

然而,艺术的本质在于想象力,更在于鲜明的、排他的表达方式。我们不是要一板一眼的去唱京剧,一招一式皆有规矩。但即使是京剧,那梅派也是突破了传统的。

所以,艺术形象和艺术形式皆为创作者的自由,也是其能力所在。所谓百花齐放,百家争鸣,这样艺术才有无尽的生命力和创造力。

黄维德饰演的包青天的电视剧(演包青天的黄维德)(3)

是故,不要动不动就以代言人自居,观赏者也要与时俱进,别皇帝都推翻了一百多年了,你还在那磕头捣蒜。那就太可笑了,只能说你不是欣赏艺术的水平低,而是,你压根就不懂欣赏。

当然了,话分两头,有些影视剧也确实在毁经典,那就另当别论了。

张锋 戊戌夏写于成都翠彧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