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航探索局出品转载请注明出处,欢迎朋友圈转发 全文共9图,1400字,预计阅读8分钟,今天小编就来聊一聊关于白杨洲际导弹资料图?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研究一下吧!

白杨洲际导弹资料图(NMD惊梦SS-25)

白杨洲际导弹资料图

本文首发于“宇航探索局”微信公众平台,转载请注明出处

宇航探索局出品

转载请注明出处,欢迎朋友圈转发 全文共9图,1400字,预计阅读8分钟

冷战初期苏联战略核导弹大概是十年换代一次,在冷战如火如荼地60年代后期到70年代,这个频率缩小到了五年,正值鼎盛时期的苏联在当时研制装备了著名的SS-17,SS-18,SS-19,SS-20,立项了SS-24和SS-25。

50年代早期研发了SS-6(第一代),SS-7,SS-8,它们在60年代初期开始服役,以相当可观的数量优势支撑了50年代末到整个60年代苏联的核武库;

50年代末60年代初研发了第三代洲际导弹SS-9,SS-10,SS-11和SS-13,它们在60年代末期相继服役,用于替换第二代的SS-7和SS-8;

60年代末到70年代,莫斯科热能技术研究所基于SS-20平台开发了SS-16洲际导弹,尽管产量不多但是机动发射能力极强。这是苏联将洲际导弹搬上卡车机动发射的初步尝试。

与此同时扬格利和切洛勉分别领导南方设计局和中央机械设计局平行开发了SS-17和SS-19,前者开启了分导式核弹头和冷发射的时代,后者威力巨大可靠性极强一直服役到今天作为俄罗斯高超音速试验飞行器载具。井基部署洲际导弹发展更进一步;

1969年开始研发的SS-18将井基部署的洲际导弹推向顶峰,早就了举世闻名的“撒旦”。SS-17,SS-18,SS-19在70年代中后期相继服役,分导多弹头和增强型单弹头型号分别在80年代开发完毕;尽管如此,后续型号仍然分别归属于SS-17,SS-18和SS-19家族;

自冷战开始到1986年,苏联断断续续开发SS-24铁路机动发射“手术刀”,这算是另一支上结下的果实。80年代的苏联,开发的正是本期介绍的SS-25,白杨。

SS-20是一款成熟的中程弹道导弹,在SS-20平台上苏联开发了SS-16,尽管不是非常成熟,但仍旧部署了200多枚。他们是苏联公路机动洲际弹道导弹的初步尝试。尝到甜头之后,苏联国防工业委员会自然把注意力投向了能够投送核弹头的洲际导弹发射平台

在《浅析苏联陆基洲际弹道导弹(中)》我们介绍到了利用SS-20中程弹道导弹,苏联第一次尝试开发移动的洲际弹道导弹SS-16,同期文章我们用1987年苏联导弹团利用SS-20发射的照片,从照片我们能够发现占时士兵可以在极短的时间内将弹头安装在发射平台上进行发射。整个过程简单而快捷。遗憾而又庆幸地是,SS-16受限于第二阶段削减战略核武器条约,而SS-20在签订中导条约的监督下以发射方式销毁。

SS-20(上图左)是苏联第四代中程弹道导弹的鼎力之作,采用了新的计算机和改进的惯性制导系统。SS-20导弹可带单弹头,也可带三个分导式多弹头,每个子弹头的威力约15万吨。SS-20导弹采用末助推系统,以实现多弹头分导和变换射程。装三个弹头时,最大射程可达5000千米;如果装两个弹头,最大射程可达7000千米;如果装一个弹头,射程可达10000千米。右边是美国当时最为优秀的中程弹道导弹“潘兴2”,个头矮意味着射程短,它仅仅能打击1800公里远的目标,但是精度达到了30米,发射时间5分钟,即便是在50年后的今天,采用多种制导方式的现代远距离打击兵器也罕有如此高的精度。潘兴2被部署到西德前沿,覆盖了苏联西部的大部分军事目标,给苏联巨大压力。两国为了铲除对方杀手锏签订了《中程弹道导弹条约》,美国销毁潘兴2,苏联销毁SS-20

然而苏联人不是傻子,这两型导弹销毁之时它们的衣钵(技术)早已经得到了传承,在第二阶段限制战略核武器谈判进行的1976年,“白杨”导弹就在莫斯科热力研究所立项,以SS-16和SS-20为基础进行逐步改进,在SS-20弹体基础上加装了第三级以进一步增大射程,使得一款标准的中程导弹一跃成为洲际导弹。

导弹三级全部为固体燃料,这使得SS-25可以安装在轮式TEL底盘(TEL是Transporter Erector Launcher的缩写,意为运输起竖发射,这类车以越野能力强著称)。该底盘基于MAZ-7917 14x12重型高机动性底盘,这个底盘是专门为这种洲际导弹设计与用作SS-20先锋导弹的TEL的MAZ-547相似,不同的是该车有7个轴而不是6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