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曾共同在儒学大师荀子门下求学,他们最爱喝的是那兰陵美酒,他们曾许诺今生做最好的兄弟,他们无疑是那个时代最为杰出的法家学派代表人和实践者。

在历史的长河里,无论是与非,他们都留下了辉煌,留下了灿烂。

他们就是:李斯和韩非子。

理想让他们相逢,

命运让他们离别,

时势让他们重逢,重逢不是欢聚,却是背后的一刀。

李斯和韩非相遇(韩非笑着对李斯说道)(1)

相逢,我们愿做最好的兄弟

李斯与韩非子本是同门师兄弟,他们年轻的时候,曾在儒学大家荀子门下求学。

相传,在兰陵学习时,二人可是一对铁杆好基友,志同道合,心有灵犀,谈天论地,挥斥方遒。

李斯和韩非相遇(韩非笑着对李斯说道)(2)

李斯

李斯,原本是一仓廪小吏,一名小得不能再小的公务员,但他不愿甘于现状,混吃等死,有着与一般人不一般的抱负和想法。

李斯很有悟性,别人在上厕所的时候都是享受一泄而快,他却看到一只老鼠,并联想到仓廪之鼠。

发出了悟道的感言:

人之贤不肖譬如鼠矣,在所自处耳!

不得不说,这话确实经典,也却很引人深思。

他放弃了安逸的生活,决定外出求学,学习屠龙之术,卖与帝王之家,实现人生理想。

他来到了兰陵,向大师荀子求学,在这里还有一个人在等着他,那就是韩非。

韩非,韩国公子,家世显赫,弱冠之年便才冠四海,名扬六国,成为许多年轻人追逐的偶像。

那时候的人也和现在的人一样,喜欢追星。

不过,人家追韩非是因为韩非文章写的是实在太好,人家是有真才实学的。

不像现在的某些歌星,在台上唱歌时话筒拿翻了自己还不知道,还装着十分陶醉,十分享受地在那哼啊哈啊!

当李斯第一次见到心目中的偶像时,心情激动万分,韩非白衣飘飘,衣冠华丽,优美俊雅,只不过美中不足的是,韩非有口吃。

莫非真是上帝在为你打开一扇门的时候,也会为你关上另一扇门,我看此言不虚。

分别,兰陵酒肆多,却无二少年。

时间总是过得那么快,当我们觉悟的时候,突然发现自己的头发都已经白啦,所以我们要努力追赶时,却发现已经无能为力,已不少年。

劝君努力趁早时,莫待发白空悲切!

年轻人必须有理想有抱负,因为年轻人代表着未来,代表着希望,代表着进步。

李斯和韩非在老师荀子已经7年了,如今他们要走啦!

年轻的李斯对着老师荀子嘣嘣地叩了几个响头,

说道:老师,我要走了,谢谢你这几年的对我的教诲,我将终生难忘。

荀子看着自己这位相对比较得意的弟子说:

你要到哪里去?

是回楚国吗?

不,老师,我不回楚国,

我要去秦国,

那里才是我梦想的国度,那里拥有发挥我才能的土壤。

荀子听了李斯的话,突然打了一个寒颤,他看看了李斯,又看看了天空,天空出现了一团乌云。

走吧,李斯!

你命该如此,好自为之!

韩非紧紧拉着李斯的手,李斯,我也要走,我要回韩国,回我自己的国家去,我想让我的国家变得越来越强大,不再受别国欺凌,要不,你和我一块去韩国,我会向韩王举荐你,让你在我的国家当好大好大的官。

李斯拍了拍韩非的肩,紧紧地做了个拥抱,好兄弟,韩国虽好,但秦国才是寻梦之地,我意已决,勿复多言。

如果我们有缘,我们一定会相见的!

我们今生今世都是最好的朋友,最好的兄弟。

韩非为李斯斟满了一杯兰陵酒,唱道:

兰陵酒肆多,却无二少年。

重逢,不是欢笑,却是背后的一刀

李斯来到秦国,韩非回到韩国。

李斯在秦国混的是风生水起,十分得意,一篇谏逐客令让他得到了秦王嬴政的青睐,也开启了他政治生涯的新篇章。

从客卿到廷尉,他的官位就像那将要开花了芝麻杆,节节高升。

从某种程度上讲,李斯的眼光还是比较独到的,他敏锐的洞察力,政治观察力,让他断定将来完成统一六国大业的必然是秦国。

李斯和韩非相遇(韩非笑着对李斯说道)(3)

韩非子

而韩非,却十分的不得意。

韩国虽是他的故国,他虽是韩国公子,却得不到韩王的重用。

韩非看到日益消弱的韩国,心急如焚,他多次向韩王上书,请求变革,却屡次都是石沉大海,

得到的答复都是:意见建议很好,知道了!

韩非很苦闷,心中有太多太多想说的话,可是他却发现真正愿意坐下来,听他讲,听他说的人真的很少,很多人都是假球迷,只不过拿他充充门面而已。

他怒了,一口气作《孤憤》、《五蠹》、《內》、《外储》、《說林》、《說難》五十六篇,十余万言。

韩非还是没有得到重用,却反而却派往秦国去做使者,他被贬了。

秦王嬴政也是韩非的粉丝,他早闻韩非的大名,也曾经拜读过韩非的文章。

听说,韩非这位学术大咖来了,他亲自接见了一下。

秦王对这位结结巴巴的韩非很感冒,很多想法意见不约而同。

韩非对秦王也大有相见恨晚的感觉。

在自己母国没有受到重用的韩非,对秦王说到:

臣昧死愿望见大王,言所以破天下从之计。大王诚听臣说,一举而天下之从不。趙不举,韩不亡,荊、魏不臣,齐、燕不亲,霸王之名不成,四邻诸侯不朝。大王斩臣以徇國,以戒为王谋不忠者也。

韩非这段话说得很直白,也很真诚,绝对是发自肺腑的。

主要意思就是:大王,你只要听我韩非的计策,我可以帮助你把六国都给收拾了,如果不成功,你就把我给杀了。

他确实也是憋得实在太久了,需要一个用武之地来施展一下他的才华。

秦王听了韩非的话,十分高兴,可高兴归高兴,却并没有任用他。

李斯听说自己的这位老同学来到秦国,表面装作十分高兴,热烈欢迎的姿态,暗地里却在到处打听韩非面见秦王的情况。

李斯十分清楚地自己这位老同学的才华,可惜的是,他不仅没有帮助自己的好兄弟,反而却一把他推向绝地。

李斯对秦王说:

韩非,韩之诸公子也。今欲并诸侯,非终为韩不为秦,此人情也。今王不用,久留而归之,此自遗患也;不如以法诛之。

李斯的理论很奇葩,只因为韩非是韩国的公子,他是绝对不会忠心为秦国的服务,他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韩国。

李斯,你是哥们吗?那有你这样说人坏话的。

而恰恰就是这一点,竟把韩非所害。

韩非稀里糊涂下狱啦!

李斯跟来了!

他掂着兰陵美酒,二人回忆起在兰陵读书的时光,他们想起了老师荀子,想起在一起辩论在一起探讨未来的青葱岁月。

酒喝多了,韩非慢慢地合上双眼,却笑着对李斯说,李斯,来世我们还要做好兄弟。

李斯眼睛地含着泪水,他的内心十分痛苦与煎熬,他知道为了实现他所谓的梦想,他必须这么做,他用尽全力狠狠地把那酒杯摔碎,那碎片如万把匕首刺进他的胸膛。

韩非,你不应该来秦国,李斯跪在韩非身前,痛哭流涕。

黑夜十分漫长又十分寂静,瓢泼大雨之下李斯仰天长啸:既生斯,何生非。

后记

读通鉴,品人生。

那情,那恨,那悲,那泪,都融化在那杯兰陵美酒之中。

李斯,韩非,他们都是那个时代最为杰出的人物。

谁对,谁错。

又何足道!

也无风雨也无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