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过这样一段话:
父母在,人生尚有来处。
父母去,人生只剩归途
以前我们常说,父母是一把伞,为我们遮挡风雨,事实上,成年以后,我们早已在心中与父母调换了位置,我们化身伞,想要为父母遮风挡雨。
而我们却忽略了,无论我们长多大,即使皱纹爬满额头,在父母的眼中,我们永远是他们的孩子,他们永远担心我们吃不好、被坏人骗……
当自己的父母年过六十以后,你应该如何对待?
在中国文化中,二十四孝的故事绵远流传,“忠”与“孝”两者并列道德至尊,而“不孝”更被视为人伦大忌。
每个子女,小时候只要稍一懂事就会被教导“要听父母的话,要孝顺父母”。
孝顺与否,成为社会人际关系,以及家庭亲子关系的指标。
儿童渐渐长大成人,知识阅历愈来愈丰足之后,是该继续听父母的话?还
是可以不听父母的话呢?
虽然大清朝亡了一百年了,但是封建社会里规定亲子关系形态的孝顺文化,如今还一直扎根在许多父母的思想里。
“住嘴!
你还敢跟老子顶嘴吗?”、
“我说不行就不行!”、
“孩子是我的,我想怎样就怎样!”。。。。。。
这样的话语,父母们即便自己没说过,大概也没少听身边别的父母说起过。
对孩子这种肆无忌惮的训斥和责备,听起来很像是父母在对自己的私有财产——对孩子宣示主权:
你得听我的!
你还敢忤逆父母之令?
你违抗父母,就不是一个好孩子,甚至不是一个好人。
这是传统孝顺思想对现代亲子关系的道德绑架。
“孝顺”生长的土壤就是家庭里不平等的等级观念,长为尊,幼为卑。
而现代文明则告诉我们,在安全、生存、尊严、自由等基本人权面前,男女老幼的需求和权利都是相同的。
人,生而平等,哪怕是父母与自己生养的孩子之间,这种平等都是同样生效的。
孩子是独立于我们生命之外的另一个生命个体,显然一种有别于孝顺价值观的“平等之爱”,就更加能创造出健康、有活力的亲子关系。
孩子既不是我们的私产,也不是我们的附庸,他们是有自己独特生命轨迹和自由灵魂的人。
面对老去的父母,第一你要意识到父母看问题开始负面,容易悲观。
容易替你们、孩子们操这心、操那心,这是父母老去的生理决定的。
另外呢,懒得动活了,平常爱早晨起来出去溜溜弯,回来又躺下了,这是父母正常的表现,你要尊重。
父母给你诉苦,就是希望你当个听众,你就老老实实当听众。
当个听众也不能把自己当垃圾桶去接这些,左耳进右耳出。
首先自己心里不要难受,自己心态要阳光起来,把这当成一个游戏,要学会去哄老人高兴。
随着年龄的增长,身为子女的我们,掌握了越来越多的本事,对父母的需要随之变得越来越少。
当我们熟练地玩着手机的各种功能的时候,父母会因为手机上的一些问题来问我们,有时我们的不耐心,会让父母从心里觉得孤独和不被需要。
孤独和不被需要的感觉是最悲惨的贫困。
想让父母安享晚年生活,最好的方式就是让他们感到“被需要”。
接受父母的付出
是一种肯定
人是社会性动物,被认可是人最基本的一种心理需求。
被认可就像是一种存在感的证明,上了年纪的父母却逐渐丧失了这个证明。
随着年纪的增大,父母的身体不断衰老,他们逐渐从社会退回了家庭,回归家庭后发现子女已经长大,已经不需要他们去支撑了,由此会产生一种迷茫,不知道接下来该做什么。
老人并不会时时对你坦白!
他们可能考虑你的感受,你会不会因为他们而烦恼?你会不会因为他们而耽搁?
他们也可能顾及自己的颜面,这样说会不会丢面子?这样说,会不会显得伤自尊?
孩子渴望父母的承认,但父母渴望的,却是永远可以保持成人的尊严。
正因如此,你会经常听见他们说:
“我们都好,你们放心!”
“家里没事,你照顾好自己!”
“最近有点不舒服,不过吃点药好多了!”
他们安慰你,更是安慰自己。
他们想表达的,并非平安无事,而是不到迫不得已,我不愿意麻烦谁。
一对夫妻,六个人物,这六个人都健康,并不容易。
随着年岁增长,几率愈来愈低。
若将每个人状况分为‘健康’、‘疾病’、‘死亡’三种,六个人都属于‘健康’的几率,只有七百二十九分之一。
我爱他们,却没办法和他们独处;
我爱他们,却对他们的关怀询问避之不及;
我爱他们,却无法忍受他们的唠叨;
我爱他们,却从来只是付出了金钱而不是时间。
看着父母一天天老去,心中有越来越强烈的负罪感。
世上最美好的事莫过于,我已经长大,您还未老,我有能力报答,您仍健康。
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
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
你和他的缘分就是
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
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端,
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
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地告诉你:
不必追。
——龙应台《目送》
还有一句话:我们成长的速度,要赶上父母变老的速度。
你连自己的人生都不负责,拿什么孝顺父母?
有一种孝顺,是强大你自己。
只有自身强大的人,才能对父母负责,只有懂得过好自我生活的人,才有余力余爱去善待你想爱的人。
在父母眼里,或许他们从未奢求过荣华富贵,锦衣玉食,他们最本质的期许,大概仅仅只是,你平安幸福而已。
《孝经》有云: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损伤,孝之始也。
最基本的孝道,其实就是呵护好这一身受之父母的皮囊啊。
它凝聚着父母的心血和爱意,你怎么舍得随意糟践?
论语里面说过一句话:“真正的孝顺,是不让父母担忧”,善待自己,才能更好地去爱别人,这也是关心你的人最殷切的期盼。
爱自己,并不是自私;
而是在不损害别人的同时,将更多的时间留给自己,沉淀出一个丰满有力的灵魂。
“你照顾好自己就是最大的孝顺!”
当我们没有照顾好自己,我们说改变世界也罢,我们说帮助多少人也好,那都是一句空话。
直白一点说,当自己没有活好,我们是没有资格去为谁负责,或者说照顾好谁。
这一切的前提都是自己先做到,都是自己有能力了。
我们时常说,在你能力范围之内去支持,去帮助去协助自己的家人,这样来得更务实。
我看见很多把自己活好了,把自己照顾好了,你已经是为家庭做出了最大的贡献。
同时还是那句话,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以及喜悦的情况下,去支持你爱的人。
你安好,他们才好。
你平安,他们才心安。
你幸福,他们才有幸福。
也许,成长的收获就是让我们成为自己的父母,甚至,成为父母的父母。
虽然,曾经有一些那么隔阂那么难,我们会成长到可以医治自己的伤害和别人的伤害。
可以站在盛年,去理解老年,去理解那种彻底失去弹力的老年,彻底关闭。
像西川所写:一个人老了,在目光和谈吐之间,在黄瓜和茶叶之间,像烟上升,像水下降。
黑暗迫近,在黑暗之间,白了头发,脱了牙齿。
要Ta收获已不可能
要Ta脱身已不可能。
成长是一笔交易,我们都是用朴素的童真与未经人事的洁白交换长大的勇气。
用当初父母对你的耐心去对待年老的他们才是真正的长大。
老人老了就变成了孩子,需要我们去懂他们细腻又敏感的内心,愿我们成长的速度赶得上父母老去的速度。
我们无法阻止父母变老,但耐心和陪伴能让衰老来得缓慢、轻松一点。
前二十年,他们是你的大山,给你依靠、给你支持;
往后的岁月,你就是他们的海岸,给他们陪伴,给他们温暖。
父母却是真的在逐渐老去,体力下降、行动迟缓、头发花白,需要别人照顾,我们每家都会有老人,我们每个人也都会有年老的一天,当我们躺在床上,身不能动,嘴不能说,又该如何探寻人生的意义。
为人子女,你认为最好的孝顺是怎样的?
作者简介:贤弘老师
心理咨询师、塔罗牌占卜师、行星能量颂钵疗愈师,自由码字人,培训师。
陋室倾听人冷暖,情卷情舒皆是缘。
红尘来去散无痕,烹煮文字疗人心。
我遇见你,然后遇见我自己,命运如刀,让我和你一起领教。
如需心理咨询、塔罗牌占卜、商务合作,请私信。
转载请注明作者,商业转载及纸媒用稿,请私信留言联系
,